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我总是要时不时地‘怼’一下家长们,但很多时候‘怼’归‘怼’,一切都是从理解他们开始的。”视频那头的李正云老师眉眼含笑,娴雅温柔,即便是听了她的转述,我也依旧很难想象在讲座上、在工作中“怼人”的李老师是怎样的一番风采。并不出我所料,只要在网络上搜索李老师的名字,就会有铺天盖地的讲座资讯和通稿,活动受众从老师到家长,主题也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与自我成长的方方面面。“生活是可以这样子分享的,分享了自己的快乐,也带给他人快乐。”李老师如是说。心育路上,李老师不仅是“知心人”,更是“分享家”。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的理想是发明一种药,这种药有特效,吃了能让人变小或变大。我想把这种药给我们的张老师吃。因为张老师非常厉害。我们班的同学如果因有事迟到了,他会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批评,而且中午还会把同学留下来;如果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有谁做错了或没完成,他就会狠狠地打谁的手板,而且还会罚他重做10遍……我们的张老师太厉害了,我只想能有机会到张老师的办公室,把这种药悄悄放进他的杯中。他喝了这种药,一下就变小了。他对旁边的一位同学说:“杨亮……”“你敢叫我的名字!”“杨老师”严厉地批评了他。“王老师…  相似文献   

3.
事情发生在去年九月初,开学不到一星期,学生Z找到我,又羞愧又动情地跟我说:“校长,我来向您告别的,我决定不上学了,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教育”。还没等我开口,他眼里噙着泪花,转身就走了。 这事情太突然,又太蹊跷。前天班主任工作会议上,他的班主任W老师还汇报了如何做好特殊家庭的学生工作,谈到由于假期工作做得实,Z开学后思想稳定、学习刻苦。怎么还  相似文献   

4.
乡村三教师     
我的周围都是老师,乡村老师。他们的秉性脾气不同,为人处世的态度也不一样,但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他们聚集在了一起就有许多共性,也就有了一些故事。“抠”老师“抠”老师姓区,叫他“抠”老师,一来是乡音“ou”“kou”不分,二来是老师也是真抠。据说初得“抠”名时他还在教小学,有一次众老师凑钱聚餐打牙祭,末了大家要散去,他说把剩下的残羹剩菜分了再走,大家说就那么一口算了。然而他真的用塑料袋分了分,独自拎一份走了。第二天他跟人讲,别看就一口,我放了点青菜熬了一大锅汤,一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顿哩!大家就说他太抠。关于他“抠”的故事有…  相似文献   

5.
“六·一”庆祝会上,校长公布三好学生名单,当我听到“王友军”这个名字时,一个淘气、顽皮的小男孩的形象便浮现在我眼前。 事情还得从一年前王友军刚上学前班说起。那时的王友军淘气、顽皮是出了名的:老师在黑板上写字,他离开座位乱窜;上音乐课,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学一首新歌”,歌名还没说完,他就说“这首歌我会唱”;老师提问,他手也不举就大声说“我知道”;课  相似文献   

6.
<正>当学生说谎的时候,班主任除了要扮演警察和法官,还可以有什么角色呢?新接班的第一天,我的办公室就来了位一进门就哭丧着脸的同学,他喊着:“老师,我现在头晕、恶心,还想吐。”我立刻紧张起来:“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啦?”“我叫小亮,刚才被小伟推倒了,头磕在地上,他还捶了我的胸,现在觉得很难受,我以前就因心脏病住过院。老师,我要让小伟妈妈带我去医院。”说完双手开始来回地抖动。  相似文献   

7.
许多幼儿会以很快的速度做出算术题,背出数首儿歌,而当老师委托他为全班小朋友带操,带头做游戏或完成其它任务时,幼儿就面露难色,犹豫不决,有的当时就对老师说:“我不会”“我不行”,甚至个别幼儿还害怕得哭起来,这都是幼儿缺乏自信心的表现。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他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 孩子的心中有两扇门,一扇叫“我能行”另一扇叫“我不行”。如果老师打开“我能行”的门,看到的将是智慧、潜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老教师坚持要画完美句号按常规,临近学期结束,该考虑下一学年的人事安排了。高二年级的Z老师教学经验丰富,但还有一年多就到了退休年龄。他辛苦了一辈子,也该调整调整了。好在中青年教师都希望到高三毕业班“小试牛刀”,Z老师便被安排到了起始年级任教。轮到通知Z老师了。我对他多年来为学校作出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感  相似文献   

9.
为尊严让步     
李小慧 《师道》2023,(12):40-41
<正>“数学老师生气地说:‘好,你们既然这么气我,那我这节课不上了!’可是我又没犯什么错,本来数学就不是很好,好好的数学课就没了……”女儿打电话来,十分郁闷。说班上有两个男同学当众怼了数学老师,气得她直接罢课了。我只好安慰女儿:“老师还年轻,妈妈当年也曾经不止一次犯过这样的错。”确实,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冲突,围绕纪律问题、学习问题、各种关系。当自己的尊严在课堂上被冒犯,是该缩头退却,还是该冲动发火呢?  相似文献   

10.
“文革”期间的小学三年级课程表上,新增了政治课。我班的任课教师是Z老师。Z老师任学校常务副校长,他在全校师生大会上的一次发言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坏印象。那个时候,学校的集会很多,每次集会校领导总要讲一通“形势大好”,批判一通“走资派”。一天,Z副校长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老师可认真呢!说到做到,说要什么时候背完课文,就一定要什么时候背完。”“我们老师可凶啦!有个同学作业没写完,老师就罚他把课文抄了两遍,还一直守着他抄完。”“……”一天玩耍时,几个好朋友在谈论自己的老师。我没搭腔,因为我的班主任杜老师年纪轻轻,是个“说话不算  相似文献   

12.
咳咳、咳咳     
刘彤瑶 《下一代》2011,(1):29-29
“咳咳、咳咳”,咦?这不是Z老师的声音么?我飞快地转过身,大喊声:“Z老师!”只见他那略见佝偻的身体转了过来,向我笑着挥了挥手,旋即又是“咳咳……”  相似文献   

13.
那年秋天我刚接任一个班,前任老师告诉我班上有个学生叫为为,暴躁、偏激,顶撞老师,打骂同学,随意旷课,但他有一软肋:害怕他爸爸。可我还没来得及观察和了解他,我们之间就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开学后第二天,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不小心碰了为为的课桌一下,他竟恼羞成怒地大打出手,我快步跑进教室,在学生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制止了他。我把喘着粗气的为为带进了办公室大声质问:“你为什么打人?”“我就想打人,我看他不顺眼!”毫不愧疚的回答和满不在乎的样子激怒了我,我提高声音对他吼道:“你打了人,还强词夺理,不可理喻!”“下次看他不顺眼,我还会打他!”他也大声地吼道。我惊  相似文献   

14.
小刚中班时转到我园。当t时,他任性、执拗,想干什么就于什么,只要一到了户外,就很难把他叫回班。他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甚至打老师、咬老师,对小朋友就更甭提了。一次,他又咬了一个小朋友。带班的年轻老师对他没办法,就把他送到教师备课室,让老师们给他讲道理。这边老师讲,他把头扭向那边,那边老师讲,他又把头扭回这边。我试探着对他说:“如果别人咬了你,你爸爸该多心疼啊!”他却狠狠地说:“我爸爸死了!”我说:“早上我还看见你爸爸送你上幼儿园呢。”他说:“送完我他就死了。”可见,他与人的关系比较僵,逆反情绪很大…  相似文献   

15.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儿位老师“抢去”。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再次和李校长相逢时,我真诚地就这些情况与他交流。李校长向我大倒“苦水”。学校安排出去学习、培训的老师的确相对固定,可这也是有原因的!最初他也是尽量多给老师们外出“取经”的机会,遇有活动还把整个教研组拉出去过几次,可历经数次“…  相似文献   

16.
如同野驴:小学时听人说野驴跑得最快,我就在作文里把一个同学比喻成“他跑起来比野驴还快”。后来老师说我不应该这么写,我纳闷,为什么不行啊……换汤不换药:既然老师不让写野驴,下一次作文我写:“运动会100米终于开始了,同学们像一只只脱缰的野狗奔了出去。”老师又说不该这样写,我就糊涂了,怎样写老师才满意?老师的脸:有一篇写老师的,介绍老师的外貌。应该是“老师有一张瓜子脸”,我写成“老师有一张爪子脸。”我们语文老师差点没疯掉。青虫年代:我的一个同学写:“解放军叔叔一个个匍匐前进,就像一条条绿色的青虫在地上蠕动。”顾前不顾后…  相似文献   

17.
一、现象现象一有位在小学数学成绩蛮好的孩子,到了初中却感到学习数学有些困难,成绩在不断下降,于是来找我这个曾教过他的小学老师指点迷津。我猜测他对数学课本可能十分陌生,果然,他说数学课本他从来就没有读过,还说:“学数学就靠听课、做习题。”现象二在一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撂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二、反思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师还在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  相似文献   

18.
【案例】“头疼”的涛涛和廖老师的烦恼下午一到班上,见班上炸开了锅。孩子们纷纷冲到我面前:“范老师,王涛又犯错误了!”“王涛把金鱼弄死了!”“王涛被廖老师关进小房间了!”“王涛中午不睡觉,还把我们全都吵醒!还……”话还没说完,廖老师已经气冲冲地站到我面前,“范老师,这个王涛真气死我了,管他一个人比管十个孩子还累!只要他一来,我的头就疼!哪天他要没来,我保准心情舒畅!”我把小房间的门打开,只见王涛正拎着一根从衣服上扯下来的小线头,用嘴对着吹气。“看,他还像没事儿似的!”廖老师气得肺都快炸了!小朋友们全都堵在了小门口,嚷嚷…  相似文献   

19.
宋老师并不是我的老师,她只是我前去听课的那所小学的一位老师。我听的那节课不是公开课、研讨课,也不是评优课、示范课,只是一节平平常常的课。宋老师上课时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很高,发言踊跃。可是有一个男孩子始终不举手,当宋老师微笑着问谁来把词语读一遍时,许多孩子的手都高高地举着,可她就点了那个没举手的男孩子:“你来试一试!”男孩子读得还可以,只是把“冲锋陷阵”的“陷”(xiàn)读成了“xiài”。宋老师表扬了他读得流利,也指出了他的错误。宋老师没有就此放过,又请他的同桌  相似文献   

20.
乐兵 《广东教育》2007,(3):62-62
学完了《“诺曼底”号遇难记》。“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船长为什么不逃生?他是不是不珍惜生命?”Z给教室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把毫无思想准备的我给难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