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审题要点分析本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是一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实用性练习。内容可以围绕单元主题“保护环境”的问题提出建议,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或自己关心的其他问题写。如何才能写好倡议书并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2.
从头再来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从头再来”是我的口头禅。比如,学生作业写得太马虎,我会毫不客气地让他“从头再来”;值日生没把卫生打扫干净,我也会让他“从头再来”;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在一番批评教化之后,总少不了一句“从头再来”。有时候,我的“从头再来”未免有些不讲情面。但更多时候,“从头再来”体现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有一次,我接管了一个在全校以脏、乱、差闻名的班级。这个班已经换了3个班主任,都不见起色。跟学生第一次见面以前,我认真地思索着:是前几任班主任的水平都不高呢,还是全校的调皮捣蛋鬼都集中到这个班来…  相似文献   

3.
庞昊是天津南开中学高一(2)班学生,中考成绩638分。庞昊认为“议论文是保命的文体”,他认为自己的记叙文写得不够好,就注意在平时考试中常练习一种“散文化的议论文”,也就是写议论文的文体,加上一些文采的渲染,他说:“其实方法很简单,也容易得高分。”  相似文献   

4.
在我任教地班上,“特殊”的学生较多,学生小A就是其中的一个。课上,他一脸严肃(课下也难得一笑),从不玩东西,也不干其他事情,让你感觉他在认真听讲,可是却经常出现连续叫他几次他才意识到,站起来回答问题却什么也不知道,甚至答非所问;平时作业他做得一塌糊涂,考试很难达到及格。许多老师都认为他脑子可能有毛病,大部分学生也不与他来往。我通过观察发现,小A字写得比较工整、干净。抓住这一点,我找到他,对他说:“你有很多优点,知道吗?”他的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摇摇头。“你没发现?你的字写得很好,同学们都比不上你。…  相似文献   

5.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无疑是真理。一是如何看待好学生?“应试教育”只有一把尺子,那就是把能够考高分、升上学的看作好学生。素质教育则认为刘亦婷是好学生,她能够以出色的成绩挤身哈佛;韩寒也是好学生,因为尽管七门功课挂红灯,但具有出类拔萃的写作才能;爱迪生是好学生,因为他痴迷于摆弄小玩意并最终有1300多项发明,尽管只上了3个月的学就被老师赶回了家;爱因斯坦是好学生,因为他做的第三条板凳比前两条强,尽管老师依然认为糟透了。素质教育并非惟分是才,只是在重视学生的文化学习的同时,也注重学…  相似文献   

6.
吴非的博客     
学生寄来贺卡,依着旧例,说了些美好的话,我理解他们的一片真心,但是对他;们花费精力来表达心意感到没有必要。我一向认为,中国人逢场作戏地说点恭维:话、客套话,也是为图个吉利,于人于己,都说得过去。不在意别人是否领情,只怕礼数不到,这是一种谨慎的为人,无可厚非。但也因此就有了令人不堪的繁文缛节,让人感到活得真累。比如送贺卡,纯粹是个形式。况且贺卡上面印的那些祝词,也免不;了一片虚情假意.教师节那天,刚入学十天的学生送来贺卡,上面写的竟也是“师恩难忘”。  相似文献   

7.
王庆欣 《贵州教育》2010,(13):29-30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语文学力发展的基础需要。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每堂课都在进行必要的听、说、读、写的交互活动。因为“听”是“说”的前提,没有清晰的“听”,就不会有得当的“说”;没有恰如其分的“说”,也就不可能有精彩的“写”,也不可能有绘声绘色的“读”。可见,“听”是相当重要与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8.
毛红宇 《师道》2005,(4):33-33
作为一位语老师,“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语得多读、多背、多写”,这样的箴言听得不少。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书上要求背诵的,我要求学生背诵;书上没作要求的,只我认为有必要,依然要求学生背诵。有老师知晓后,惊呼:学生不唱反调呀?我笑眯眯地说:  相似文献   

9.
步步为营     
山田本一是著名的日本马拉松运动员,他在赛前一定要仔细探查赛程,在心中记下每一赛段的路标。在实际比赛中,山田本一总是接着事先预定的目标步步为营,这种方法使他夺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冠军。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山田的这种方法,叫做“目标分解法”,也称“近期目标效益”。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用它来“对付”那些问题生屡试不爽。二年二班有个小男孩号称“懒王”,他一天也写不上几个字,可在食堂吃起包子来他比谁都多。在我的微机课上,我规定完成指法训练任务的学生,可以玩一些益智游戏。看着别人能一个又一个地闯关,这个孩子又着急又沮丧,他怎么也完成不了指法训练任务,我看他一方面是基础太差,另一方面是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心。于是我对他说:只要你能正确输入100个字母,没有时间限制,老师就让你玩游戏,还给你在成绩上加10分。几天下来小“懒王”在微机课上进步飞快,我从100个字母一次次提升,一次次加分,每一堂课他都能看到自己的目标,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我把这个做法同他的班主任进行了交流,别人写一篇“田字格”得100分,他写一行就能得10分;别人写一页“算草”得100分,他算对一道题就能得10分……我们惊喜地发现他变了,一身“懒肉”不见了。他变得招人爱、招人喜欢了。  相似文献   

10.
清人刘熙载在他的《艺概·文概》中这样写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近代吴曾祺在他的《涵芬楼文谈·写景第三十》中也这么说:“更有一种正面不能写者,用旁面写之。譬如欲写水,先写石,欲写山,先写楼是也。”朱自清就是重点采用这一“旁面”写景法写《春》的。春之精神写不出,他就以春天里的草花风雨写之;春天里的草花风雨的精神写不尽致,他就以草花风雨中的人鸟蜂蝶补写之。一、以游春踏青者,写草小草发芽了,春天回来了。所以当人们不经意间发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那心情…  相似文献   

11.
宕子 《河北教育》2009,(7):15-15
在武汉某优质初中政教处,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写的检讨.甚至,将学生按照违反校规的严重程度分级别安排老师帮扶。学校称,“问题学生”屡教不改。甚至犯规情况越来越严重:教育部门表示,适当惩戒很有必要;专家认为,惩戒要讲技巧,不能体罚。  相似文献   

12.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作文教学中的相当一部分命题作文,往往内容一样、命题重复。这些传统命题,诸如“家乡四季”题、“节假日”题、“亲朋师友”题、“劳动学习”题等等,前一届学生写过了,这一届学生还要写;小学里写过了,到中学里还是要写。有些老师认为,这样的作文训练是“老生常谈”,不必大做文章。然而这种“老生常谈”正是训练学生真正学会“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必要的又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基本训练,也是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必要的较切实际的基本手段。试问:没有到过外地的苏北学生,不练习写好家乡平原风光,难道能要求他们写好蜀犬吠日的奇景么? 说是“必要”的“较切实际”的基本训  相似文献   

13.
“用浅近文言给语文老师写一封信,建议减少繁复的教辅练习.篇幅不超过三百字.” 这是南京师大附中语文组供学生选的作文题.我认为是很好的一道实用作文题,推荐给同行,反响不一. 对很多高中生而言,这个题目能激发真情实感,也是个可行的任务,学生有需求,有教学必要.学生每天面对的、时时被困扰的难题,让他写出来,人也痛快了.题目不...  相似文献   

14.
我的星期六     
星期六的早晨,电话铃声把我叫醒,其时才7时10分。来电话的是我的学生大为的爸爸张先生。张先生说,他昨晚仔细地看了大为的答卷,认为我对大为组的“爱情”一词打叉,不大妥当。他说他曾经把大为的答卷拿给邻居一位文学硕士看了,那硕士也说大为组的“爱情”没有错。我向他解释说,对于七八岁的孩子,学校不希望他这么早就知道“爱情、恋爱”之类的词,而是希望他们按照课文,组为“爱护、敬爱”等等。可是张先生坚持说,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创新,不应该把学生思想局限在课本里;“爱情”也没有错,不能扣分。他说因为少了一分,他儿子才…  相似文献   

15.
徐雪明 《新作文》2004,(5):25-26
冰心在《我们这里没有冬天》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南开中学一个学生写的作得了120分,怎么会有120分的呢?他在章中写道:“今天天气十分好,花儿十分香,风景十分美,心里十分高兴”一连用了十二个“十分”.老师给了他个120分。①故事很好笑也很真实。面对学生的作,语教师大都有过同样的皱眉:一个写了多年作的中学生,居然用语单调、语言粗糙。更有的学生。其写作的语言与小学时没有多大的变化和差异,章通篇都是直录口语式的话。生硬枯涩,难以卒读。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作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因而不是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过程.因此在七年级科学课堂中,借助导学稿进行适当引导,培养学生:看得懂的自己看,讲得出的自己讲,想得明白的自己想,写得出的自己写,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总是胜于学生的“学”,教师总是不自觉的越俎代庖,把本该让学生自己做的事统统包办,殊不知,这样长此以往的“代劳”,不仅减弱了学生的学习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思考能力也会下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把本应属于学生的“读”“讲”“想”“写”的时间,留给学生,做到“会”可不教,还课堂于学生.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报载某校有个学生,成绩极差,任课老师都认为他是个“低能儿”,不可教了。数学期中考试时,他竟在答卷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0分我的好朋有你在漫漫的向我靠近0分你如此多情难到你也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棵自遵心再见吧0分”监考老师面对着这无标点、错别字连篇,字迹又歪歪扭扭的“答卷”,气愤至极,把他揪到办公室,交给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当即让他读了这段话,进行面批面改。先帮助他订  相似文献   

18.
找准切入点———《记念刘和珍君》例析浙江/毕人柱《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两次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接着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样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了三次。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找出或直接指明“作品中几乎完全重复的语句...  相似文献   

19.
心情了无痕     
我的外甥拿着他的作文本,满脸疑问地出现在我面前。“阿姨.老师说写事的时候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实心情.这样的作文才有血有肉。我明明写的啊,可为什么老师给我评语还说我的心情是干巴巴的呢?”顺手拿起他的作文.只见作文上好几处被画上了红色的横线。他这样写道:看着老师发试卷,我好担心;马上要发到我了,我紧张得要命;看到自己考试只考了72分,心里难过极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也碰到过学生这样的情况:作文中一到抒发自己感情时,学生每次都有空喊口号的嫌疑。“我真开心!”“我真难过!”这类句子数不胜数。那到底应如何让自己的心情在纸上体现呢?我把外甥拉到身边,准备给他讲一些自己独创的作文小窍门。  相似文献   

20.
陈伟 《中学生英语》2014,(10):43-47
应用文(一) 假设你是李冬,是“某某一中”的学生。请你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根据下面所给出的要点提示,用英语给全省中学生写一封倡议书。 要点如下: 1.人与社会:祖国、家乡、学校,热爱关心; 2.人与人:家人、师长、同学,诚信互助; 3.人与自然:能源、环境、动植物,爱惜保护; 4.你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