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对研究生教育强国内涵的理解,构建研究生教育强国指数评价体系,系统考察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研究生教育强国指数情况。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进行比较,测算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强国指数处于中等偏上位置,但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在教育质量水平和教育服务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受研究生教育人口比例、优势学科均衡发展、国际顶尖大学和人才、原创性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短板,应在持续改善保障条件下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加快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美国联邦教育部、世界银行、中国教育部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在重点研究比较分析了八国集团(G8)、澳大利亚、欧盟和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基本指标后发现,高等教育强国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65%以上;高等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在1%以上;留学生占本国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比例在3%以上;适龄(25-64岁年龄段)人口中的3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全职教师的65%以上拥有博士学位.根据这些基本特征,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描绘了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朱旭东 《人民教育》2023,(20):10-13
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面对时代挑战,基础教育应在持续提升质量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时代的要求,全力培养面向儿童全面发展的新素养。当前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也面临多重问题,包括地方政府亟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数字教育的目标偏差、分科教育模式导致的综合思维缺失、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国家安全与教育的关系未明确、教育过程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思维以及健康教育的不足。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重视基础教育的全面和科学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结合数字技术、科学教育和健康教育为学生创造更为完整、平衡和有深度的教育体验。具体来说,这涉及构建全面发展和学业发展双重评价体系,强化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构筑全面科学教育体系,以及发展综合性健康教育体系,确保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身心健康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培养。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中,建设教育强国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因素。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迫切需要系统理解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主要特征,积极应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问题挑战,努力践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初心使命,特别要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调整布局结构、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等六个方面重点发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路。  相似文献   

5.
百余年来,乡村教育凭借其传递知识、启发民智、培养人才的功能,掀起了“救国”、“建国”、“兴国”三次使命担当的高潮。今天立足新时代,面向教育强国建设,乡村教育既应为强国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又要为强国建设奠定现代科学技术基石;既应为强国建设构筑创新发展文化之魂,又要为强国建设着上靓丽生态文明底色。为此,就要在实践层面构建保障机制:强化公共精神,构建认知机制;强化情怀意识,构建动力机制;加强师资建设,构建人力机制;推进教育治理,构建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教育强则国家强。数字技术驱动全球变革,数字教育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赋能意义。放眼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数字教育变革,从多个方面谋划布局,积极行动,提升国家教育和人才竞争力。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家政策、国际组织报告、重要学术文献、官方权威信息的广泛搜集整理与系统深入分析,整体把握这一世界性趋势,分析各国的战略谋划和行动举措。从国际经验看,各国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作为教育变革核心目标,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教育公平,面向数字时代变革教育内容和模式,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颠覆性影响,从国家战略高度系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开辟发展新赛道,抢占国际竞争新高地。各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谋划和行动举措,能够为我国以数字教育赋能教育强国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是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核心驱动要素。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力量,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引领性作用。面向新时代,要加快构建研究生教育新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筑巢引凤”,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8.
教育发展进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新时期新阶段。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有教育强国来支撑,而教育强国则由教育科研来支撑;建设教育强国可以分三个阶段实施,着力在教育科研投入、队伍建设、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成果的影响力、科研体制和机制、科研信息反应力等发展指标上加强建设;建设教育科研强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破解教育改革难题的引领者和推手,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面向世界,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是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要在“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到“高教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之问中,认清战略定位、把牢前进方向,增强战略自信、把握历史机遇,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战略跃升。  相似文献   

10.
普惠、公平与效益是形成教育强国政策框架的三条主线。通过对教育指标的国际比较和对教育强国政策框架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强国政策框架包括四类增长模块——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新型教育经费资助政策及每万人口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这四类增长模块是我国迈向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和发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落实教育强国背景下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重大部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战略性任务。县级教育是教育强国的基础,县区是贯彻执行此项工作的基层实体。建设县域内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县区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好的任务,更是县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黑山县教育局领导黑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带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探索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县域内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通过不懈探索和论证革新,创建和运行了符合黑山县教育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具有深层逻辑关联。教育强国以文化强国为基础,文化强国以教育强国为动力,构成了教育强国的基本文化逻辑。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文化逻辑,还须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方位,阐明教育强国的文化遵循和文化使命。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引领,以教育强国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成为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文化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方向、增强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自信、指导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实践,教育强国建设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意义体系、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增强扩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力量。  相似文献   

13.
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制高点。研究生教育强国一般有以下突出特征:具有充分教育自信,建立了科学高效的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研究生教育标准,拥有高水平导师队伍,培养出卓越毕业生,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因此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新时代需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更加坚定教育自信,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加快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党的十八大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应对海洋世纪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回应海洋强国战略的呼唤,高校必须加强海权教育。当前高校海权海防教育还存在一些困境。高校加强海权教育必须更新传统海洋观念,强化海洋意识,建立海洋战略思维,建构大学生的科学海洋观。加强大学生海权教育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工程,是提升海洋文化软实力的基石。我国要真正实现从海洋大国到海洋强国的质变与转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教育强国是基于本土教育实践、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是内部自洽性高、外部支撑性强的教育体系,对国家建设、人的发展形成全面支撑,对世界教育形成系统影响,是国家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规模、质量、制度三维框架来看,基于强制性、引导性、能力建设性指标划分原则,分别从自身强、支撑强、认同强的类别,建构本体指标、价值指标、认同指标,形成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监测指标体系。基于时代性、阶段性的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教育强国建设要建立教育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总体布局和步骤安排,教育强国战略建设分成两步走,即建成攻坚期与品质提升期。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视域下,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在于通过强大的国家教育能力,全面确保教育中人的现代性增长。从其内涵特征来看,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教育治理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强大且显著的国家。在决策导向分析框架下,从构建的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中国得分为74.56,在世界主要的60个国家中居第24位,处于准教育强国的前列。基于中国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低投入、高产出"类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综合判断,中国推进教育强国硬实力建设应借鉴同类型教育强国经验,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聚焦教育过程性指标监控和教育产出性指标提升;在软实力建设上应坚持"绿色协调"、"不唯速度"原则,坚定走中国式教育强国新道路;在推进策略上应着重激发国家高等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强教必先强师,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强国建设最基础的工作重心。为保障中国教师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应当从体系布局、全环节建设、内涵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入手,在体系布局上优化教师教育培养结构和供给结构,在全环节发展上完善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在内涵建设上构建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和特色教师教育文化,同时基于数字化转型建构“精量式”数字化教师教育体系,为健全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走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读了王湛的《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笔者归纳梳理出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内涵: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与开放的办学思想;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促进和谐建设;加强教育内部建设,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在国际发展中的竞争力。当前阶段,中国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由一个人口数量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依赖于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部分。优先发展教育更要立体的发展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终生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强国建设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高质量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引领功能集中体现为通过发挥培育新人、推进创新、传承文明、凝聚共识的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主体力量、提供智力支持、厚植文明底蕴、形塑价值引领。充分发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课题,强化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凝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