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天下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文化根基。传统天下观念有其自身独特的生成逻辑,天下为公、乐忧天下、融通天下、天下大同的追求,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为构建合理的世界秩序提供了重要支撑。囿于时代和阶级局限,传统天下观念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张力,其在近代的嬗变也未能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传统天下观念的精华,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和深入实践基础上,在真实性、现实性、开拓性上实现了对传统天下观念的系统超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必将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坚持胸怀天下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与方法。党坚持胸怀天下,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了肩负的历史使命与任务,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坚持胸怀天下中探索救国之道,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在坚持胸怀天下中寻找建国之路,巩固了国家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坚持胸怀天下中找到富国之策,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党在坚持胸怀天下中构筑强国之梦,引领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4.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和世界视野。“坚持胸怀天下”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历史底蕴,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基石,中华传统“天下”理想是“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基因。“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百年实践历程之中形成并发展。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持胸怀天下,在坚持人民至上、立足自身的同时,也要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在赓续发展中锻造而成的政治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切世界、贡献世界、造福世界的高度深化与全面拓展。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内含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观之中,具有深远的内在意义;从历史维度看,在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演进中,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追寻初心和使命的精神动力,更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奋斗的必然选择;从实践维度看,强化大党担当、壮大综合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继续坚持胸怀天下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6.
胸怀天下的理念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理念有其生成基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其提供思想指引,优秀深厚的中华文化使其具有历史底蕴,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经验总结为其奠定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理念包含了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等核心要义。其既有利于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真理性,又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担当情怀,顺应了全人类对共同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写入《历史决议》,引发了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对“胸怀天下”展开研究,围绕其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价值意蕴、践行路径进行审视,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要把“胸怀天下”的研究引向深入,就要深化学术理论研究、对当前的研究范式进行完善,突破学科局限并丰富研究视阈,从而推进“胸怀天下”研究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包括胸怀人民、胸怀民族与胸怀世界三层含义,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三重意蕴。坚持胸怀人民蕴含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及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坚持胸怀民族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胸怀世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谋求世界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与世界担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坚持胸怀天下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其理论表现是中国共产党提出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自我要求,不断推进对“中国为什么要对人类有较大贡献、中国如何对人类作出新贡献”的思考;其实践成就是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塑造世界新格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彰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其时代要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胸怀天下以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为首要前提,以推进各国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方向,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坚持胸怀天下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独特思维、独特理念和独特智慧,它的生成、总结与提出贯穿着以实践为枢纽的唯物史观逻辑.在生成机制上,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用实践的思维方式认识和改变世界,生成于党百年胸怀天下的历史实践及其历史成就.在使命宗旨上,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进步与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展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努力.在价值追求上,坚持胸怀天下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胸怀天下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理论认识与实践探索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导引。坚持胸怀天下统合“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认识理路,内涵人民至上、民族复兴、人类解放的价值旨趣,体现把握世界大势的历史构序,彰显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历史趋势统一起来、保持自身历史文化主体地位的实践要求。要科学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直面世界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挑战,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具有鲜明的“胸怀天下”特征。习近平把脉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之势、经济全球化之势、中国开放型经济之势,敏锐地指出当前世界存在经济结构、经济治理、生态文明三方面的问题与考验,进而提出以人类社会为立足点、以共同利益为支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支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推动世界经济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世界担当观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自觉,是指党积极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乃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人类的理念、价值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担当观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追求、价值目标、全球视野与人类情怀,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和远大目标。中国共产党世界担当观以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和共同体理论为基础,逐步呈现出“应当”“可能”“必将”“应有”“更大”贡献人类的精神风貌和主体面貌。在不同时期,经过提炼、升华形成了比较完备系统的中国共产党世界担当观。  相似文献   

14.
15.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有着紧密关联的重要时代命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不仅能够造福本国人民,同样也有利于密切全球发展合作、推动世界共同进步。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世界历史意义,可从多个维度进行把握。从发展性质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与西方国家热衷于走“国强必霸”的老路显然不同;从精神状态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民族精神力量的深刻展现,同党和人民坚持团结奋斗的显著精神标识一脉相承;从价值归宿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华儿女大团结的使命和任务在于团结强国;从外部环境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世界人民大团结的崭新高度,与携手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从文明高度上看,中华儿女大团结是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新样态,同资本主义制度下愈演愈烈的党争形成了鲜明对比。总之,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实现强起来、继而进一步加快和谐世界建设进程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6.
胡栋年 《成才之路》2010,(31):81-81
政治学科受高考和中考的学科分值影响,致使其学科地位日益下降,给政治课堂带来严重的影响。政治学科从教材的变化到考试的趋势都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走近生活、走向社会,既然能贴近生活和社会就有其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我认为应该认清政治学科本位,发掘学科魅力,让政治课堂更有张力、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胸怀“国之大者”是习近平总书记直面当下中国主要矛盾对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重要治国修身智慧、理念和要求。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本遵循,是提高“政治三力”的实践指南,筑牢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根基,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能够保障我党血脉永续、根基永固、优势永存。从内涵之“丰”、范围之“阔”、格局之“博”三个方面能够准确理解“国之大者”之所以“大”的现实因由。  相似文献   

18.
双名培养工程的意义实际上是为名校长、名师成长提供舞台。一个好的演员,如果没有机会上台、展示,就得不到观众的认可。我们就是扮演木匠的角色,用木材搭建几个舞台,让校长、教师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示。至于在这个舞台上跳得好不好,能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要靠大家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闪耀着历史主动精神的光辉。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精神标识,其意蕴极为丰富深刻。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千秋伟业,将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既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时代要求;既是树立青年正确价值观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青年攻坚克难能力的实践需要。使历史主动精神转化为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和本领,非一己之力和一时之功所能够实现,它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等多个层面协同发力,进而使当代青年成长为堪当历史重任的人。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辅导员的新担当是指辅导员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主动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具体表现为愿意担当、敢于担当、能够担当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倾向。高校要从积极培育辅导员自觉担当的意识、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善于担当的能力等方面入手,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习,不断提升和培育辅导员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