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渔歌子》、《江雪》被安排在苏教版古诗教学的《古诗两首》一课中,显而易见,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一首词,一首诗,但却有相同的主题:垂钓。在这相同主题背景下,笔者尝试了一次对比教学,将两首古诗词放在一起,带领学生品读和领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景物比对,走进诗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  相似文献   

2.
3.
柳宗元的诗《江雪》和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同为垂钓之作,但二人的钓趣和思想精神是截然不同的:一放贬角落与世抗俗,一放浪江湖与世无争;一悲愤难平,一心平气和。  相似文献   

4.
中唐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与柳宗元的《江雪》均是表现隐逸情怀的作品,它们具有相似之处:作者都厌倦官场的纷纷扰扰,向往渔翁自由自在的生活,寄情于山水,表现隐居的乐趣。然而,二人的不同个性与经历使诗中所表现的生活美感不同,展现了作者不同的隐逸情怀,柳诗的隐逸情怀更悲愤孤傲。  相似文献   

5.
师:中国古代历来有“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传统,那么你能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你的头脑中会出现怎样一幅图画呢?  相似文献   

6.
一、四读《渔歌子》 字字落实地读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什么吧?  相似文献   

7.
<正>1.知诗人古诗词时空跨度大,加之学生知识阅历浅,要深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应引导学生凭借书籍、影视、网络等收集相关资料,适当了解时代背景,明白诗歌写的是唐宋,还是明清;诗人处的是盛世之朝,还是衰败之代;诗人是府中之宫,还是深山隐士;受宠信,还是被排斥……借背景,拉近古今距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能收到"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效。《渔歌子》可让学生看诗人头像,读背景资料,明白这首词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放逐江湖时写的,还知道志和这名字是皇帝赐给的,希望他心志平和。走进了诗人心,更易了解诗歌魂!  相似文献   

8.
周和顺 《学语文》2004,(2):37-37
十六即待诏翰林的张志和,谢官之后.辞家而不知归,居江湖而不还,自许烟波钓徒。大历十二年,他在颜真卿席上,首唱《渔歌子》,一曲惊动四方,甚至远播日本,引得天皇臣子,纷纷唱和(事见《新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一和《词林纪事》卷一,后同)。《渔》词五首,尤以第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为妙,堪称天音绝响,融清丽于古淡,情兼雅俗,别是一番风貌。  相似文献   

9.
关于写景与抒情的关系,其实古人已经有很多论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这组古代离别诗时,教师可寻找一个切入口,找到这组离别诗的共同点,运用"景语"这个线索,把这组离别诗不露痕迹地串联起来,引领学生解景语、悟情话、得学法。  相似文献   

10.
陆萍 《小学语文》2012,(10):45-46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一曲《渔歌子》传唱至今,屡屡选人教材,深受孩子喜欢。短短的二十七个字成了中国词史上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1.
正一、学情分析:《江雪》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这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学生对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应该说已经很熟悉了,有一大半的学生课前就已经会背诵,但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这是一首描写冬天的古诗,对诗的内容,尤其是诗人当时的写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相似文献   

13.
【适用年级】六年级。【教学思路】在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教师尝试以"一首带多首——古诗整合教学法",努力落实四个字:读、想、赏、悟。立足"诵",扎根"习",通过诵读达到知义明理,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习得方法。《古诗词四首》中的三首古诗词来自小学阶段人教版教材:《渔歌子》(四下第23课);《小儿垂钓》(三上《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一字诗》(六上《语文园地一》中的趣味  相似文献   

14.
由于儒家重善、道家重真的美学思想的不同影响,《江雪》在艺术上重法度、浓酽,运用“为情造境”之法,“造”出了“有我之境”,表达了诗人的崇高体验;而《渔歌子》则重神韵,淡雅,诗人“缘情写境”,“写”出了“无我之境”,折射出诗人的归依体验.  相似文献   

15.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多是抒发文人内心的情感,其思念诗与《诗经》有相似之处,但在二者对比中可发现仍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本论文主要从二者的思念主体、表现手法与个体意识着手,深入探讨《古诗十九首》。  相似文献   

16.
缪春梅 《广西教育》2011,(19):37+44-37,44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古诗词杰作,它们是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语言文字学习和人文教育的丰富资源,是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增进学生文学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叹许。为了将这些诗作呈现给读者,许多翻译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投入到中国古诗的翻译中。但要想将语言与文化、形式与内容在译诗中统一,甚至达到译诗更比原诗美的境界,绝非易事。本文通过比较唐诗《江雪》的不同译文突出了许渊冲作品的精彩之处,总结了古诗英译之艺术。  相似文献   

18.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同属哲理古诗,编者根据诗意及含义上的联系,将其编排在一起,学生可以根据其中一首古诗理解另一首.我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带领学生展开了探寻比较.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古诗词,一直有可解与不可解之辩。将诗词教学定位于理解字词,疏通句意,显然过于简单,也全然失去了诗歌应有的味道。而抓住一首诗做艰深的探讨,又易于远离学生所能理解的层次,空在他们头脑中贴下一张张标签。在诗歌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寻求突破,让学生能言意兼得,就需要恰当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对比阅读,通过将相似或相对的作品进行比较,在同中求异,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第七单元第23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理念 常见的古诗教学是一节课学一首,或主要学一首,再拓展多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