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过浙教版《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老师一定跟我有同感,那就是每课只有寥寥几行文字,怎么样才能开展2课时甚至3课时的活动呀?难道是编者没有足够充实的内容可编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样的教材编写恰恰体现了课改的精神——教科书"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它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惟一,不是全部,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这就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合理开发教材。创造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不少教师总觉得课时不够用?除了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能力薄弱外,我觉得课时不够用与教材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3.
王神华 《中学理科》2007,(12):21-22
2006年秋季,福建省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一个学年将近尾声,许多老师反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内容多,课时量不够.回顾自己实践新课程的历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如何才能解决内容多、课时量不够这个问题呢?也就是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课程标准关于教学实施建议指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努力准确把握新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环境,知识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的知识结构进行大胆地改造与调整,而不拘泥于教材的一时一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区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在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按传统教法课时不足怎么解决?如何正确理解教材的要求?如何把握教材的度(深度、广度和难度)?如何精选试题?如何讲评试卷?基于以上背景,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化学教师要适应课改应从以下诸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无需回答。然而,这又是一个必须回答清楚的问题,否则,我们的教育教学便会盲目、无所适从。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在设计教案时,考虑的仅仅是课标、教材、参考资料、补充材料,学生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个有长有短活生生的个体.  相似文献   

6.
张惠坚 《广西教育》2012,(34):34-34
化学新课程实行分模块学习,教材结构变化很大,教材内容涉及面很广。教师怎样才能上好化学新课程?怎样才能达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如《化学(必修1)》涵盖了旧教材中所有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这么多的内容,每周只安排两个课时,  相似文献   

7.
与统编的高中语文教材相比,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篇目多,语文教师普遍感到信息量大、课时紧、任务重的压力。怎样才能做到在不增加课时,而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以单元方式来组织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有序的教学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还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能动地处理教材,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如何根据生物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当前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在教学实施方面,教师们常常受到课时不足的困惑,主要的原因是新教材的容量大。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平均每一个模块就有19篇课文,每个学期约有45课时,除写作训练、测验外,平均每两个课时就要学习一篇课文。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每单元只挑一两篇来教,这未尝不是解决课时不足的方法,但其他的课文放弃了,则是很大的浪费。因此,语文教师应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处理,要把教材进行整合。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关键是依靠学生,发挥生命的自主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点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定位,也是对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的宏观引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具有重学习过程、重亲历体验、重学生感悟、重实践操作等特点,教材教学内容弹性大,给教师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基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相似文献   

11.
不少教师反映,新版《数学》(苏教版必修一)难教,原因:一是新教材课时紧,如集合一章仅安排了4个课时,而4个课时仅仅能完成教材中概念及例题教学,教材中的部分习题,就没有时间指导了.二是课后练习较难.虽然新概念初步建立起来了,并能用它来解决书上的例题,但对于课后的部分习题(一种较为重要的题型),却无从下手,还必须增加课时,进行补充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如第44页第10题,第55页第10题等,尤其是每单元与每章后的习题.三是部分内容要求模糊,不易把掌握教学的“度”,如函数值域的求法及复合函数的有关内容等,教材习题中有所体现,教师讲到何种程度呢?  相似文献   

12.
学习真有副作用? 在教学"面积"与"面积单位"这一内容时,因为两者都是事实性知识,教师一般将其融为一课时。我校使用的北师大版教材将此内容编写为两个课时,在组织老师进行集体备课时,一些老师认为:两课时内容太多,无难度,没必要。  相似文献   

13.
徐云 《考试周刊》2009,(46):16-17
现在,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照本宣科,不敢逾越教材半步。于是就有教师说:课文编得太短,我十五分钟就讲完了,怎么办?也有教师说:要讲的内容太多了.而课时安排得又太少了。另一种则是大刀阔斧地改,往往置“语文教材”于不顾,另起炉灶“自编教材”,或为综合性学习,并美其名曰“大语文”。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精心备好课,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认真对课程进行鉴别。1.认识教材的价值.制定教学策略。备课不是“背课”,不是一字不落地背教学流程。它的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课程的领悟和把握.以课标和学情为依据使之转化为课时教材,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5.
张红梅 《考试周刊》2011,(79):48-49
近期有幸观摩了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在课堂教学比赛环节进行了同教材的第一课时教学,在赞叹上课老师声情并茂的精彩教学的同时,我不禁产生了诸多的困惑:第一课时可以这样上吗?第一课时能这样上吗?第一课时到底该怎样上呢?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爱应该是这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爱。这种圣洁的师爱是教师培育桃李的感情基础,使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并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对于教师而言,热爱学生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不是有了爱就足够了呢?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看法。 一天正在上合班课时,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从教室的后门走了出去。周围的同学告诉我,是班主任把他叫走了。下课后,我急忙赶回办公室,看见他和他的妈妈都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演员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教学精彩的背后,是时间的积淀、血汗的凝结、智慧的融合。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数学教师应具有数学的眼睛和数学的头脑。在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第一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解读,发现教材所提供的素材都是在有限物体个数的范围内来探索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台湾小学数学教学状况如何?他们的课时设置、教师的工作量、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备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活动等与内地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唐果走访了台湾小学教学专家吕玉英博士。(吕老师是台湾小学数学教科书审查委员,台北市芝山“国小”教学主任)这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台湾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有效备课?有效备课就是教师的备课解决好了以下问题:从学科知识教学转换为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教学;从机械地"教教材",转变为自主地开发教材"用教材教";从课时目标的制定,拓展到总体目标、主题目标、单元目标的系列设计;从展示教师的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20.
近段时间“文本细读”成为一种时尚的观点,特别是在小学语文界。本专题讨论的焦点是,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文本有没有必要“钻深钻透”。这个“文本”不仅是指语文教材的课文,而是指所有学科教材的文本材料。到底在教学准备时有无必要将文本“钻深钻透”?这仅是一个操作问题,还是涉及认识问题?甚或存在理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