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语文教学的归宿——作文”这句话可以确认,阅读与作文密切相关。从语言学习过程上看,阅读是语言的习得过程,写作是语言的运用过程,阅读在先,写作在后,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从阅读和写作的对象上看,写作是文章的生成过程,阅读是文章的分析过程;从写作对阅读的作用方面看,掌握了写作规律有助于掌握阅读的规律: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从提高写作能力的角度看,阅读是手段,写作是目的,写作必须依靠阅读。读中写、写中读,通过阅读吸收,然后转化为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薛晓 《现代教学》2008,(10):42-42
克拉申和苏安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所揭示的语言学习过程,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石。阅读和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语言活动和技能。要促进语言习得,培养交际能力,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程度相当、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再结合阅读指导学生写作,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写作,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再以写促学,以输出促发更多的输入,即在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整合,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3.
一门语言的学习离不开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过程,说和写则是信息的输出过程。阅读能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写作是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初中生的英语作文普遍存在语言简单、内容贫乏等问题,想要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必须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4.
王芳 《教师》2014,(5):115-116
正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就像人体摄取营养,储存能量那样。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吸取养分,读是写的前提。写作需要通过阅读汲取思想认识方面的精华,提高思想认识,需要通过阅读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写作需要通过阅读获取大量第二手材料作为素材,并从阅读材料中受到感悟和启迪;写作需要借鉴经典文章的架构或组材方式,学习运用前人、别人成功的写作方法技巧。写的过程、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阅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某一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学生在大量阅读中形成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是写作借以表情达意的依靠。而读写结合的方式也有多种:  相似文献   

5.
英语写作是语言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言能力测定的重要手段。笔者现就如何写好英语作文提几点看法。 (一)要写好英语作文平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1.阅读、背诵优秀范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方面下的工夫越深.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要写好英语作文就要读好英语,在语言学习方面狠下苦功,教科书要读透,因为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文笔流畅,语言规范,一些精彩的文章要背诵。再就是要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并记住一些好文章的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6.
英语写作是语言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言能力测定的重要手段。笔者现就如何写好英语作文提几点看法。 (一)要写好英语作文平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1.阅读、背诵优秀范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方面下的工夫越深.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要写好英语作文就要读好英语,在语言学习方面狠下苦功,教科书要读透,因为教科书中的文章都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文笔流畅,语言规范,一些精彩的文章要背诵。再就是要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并记住一些好文章的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学会阅读,是为了使学生学会读书和写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立序列化的语言训练目标体系,充分发挥读、说、写的作用,并采用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读写一体化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看作一个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的互动的整体,紧紧抓住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文本魅力,鉴赏文本的形象、语言和技巧,进而把读的过程转换为写的冲动,把写的体验再融入新一轮的阅读活动中,达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以写助读,以读促写,读写一体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阅读是最主要的手段。根据阅读的目的,我们可以把阅读分为语言应用性阅读和语言学习性阅读。语言应用性阅读以获取知识和信息为主要目的,而语言学习性阅读则以通过阅读提高外语语言水平为主要目的。掌握语言知识(指语音、语法、词汇)和发展语言能力(指听、说、读、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语言、积累写作技巧的过程。以读带写,即以阅读教学带动写作,充分发挥讲读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读为写引路,读为写创造条件。那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以读带写呢?  相似文献   

11.
吴凤梅 《快乐阅读》2013,(10):35-35
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只有学生读得多了,写作时才能思如泉涌,付诸笔端。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是解决学生"有话道不出"的重要方法。语文课标明确规定小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读书不能漫无边际,教师要给学生推荐文字精品、大家名著或有利于积淀语言的报刊、杂志等,以便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课外阅读要强调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吸收,而不是为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或为了写作的生吞活剥,  相似文献   

12.
以读带写     
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语言、积累写作技巧的过程。以读带写,即以阅读教学带动写作,充分发挥讲读课文对写作的导向作用,读为写引路,读为写创造条件。那么,如何提高阅读能力以读带写呢? 对于学生来讲,最基本的方法是从教材中学。叶圣陶先生历来提倡以教材为示范,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指导写作同类文章。他  相似文献   

13.
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阅读。写作是利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外部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深化。本文主要从"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来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阅读。写作是利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外部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深化。本文主要从"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来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陈静 《广西教育》2007,(11B):38-38
整体教学就是对话教学、听力教学、阅读理解教学、语言结构教学与写作教学。它强调巩固基本知识,全面贯穿听、说、读、写,以阅读为主线,以听说为桥梁,阅读中有听说,听说中有阅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与写作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广泛阅读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对英语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目前教学中读写分离的现象非常突出,因此笔者采用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式,尝试设计多样化的读后写作活动,在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技能,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可以说,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是贯穿始终的。因此,我们应该抓住阅读和写作间的内在联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把从课本中学到的语言、章法、技巧自觉地应用到作文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某种程度上看,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读可悟写,写亦可促读。阅读是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过程,是掌握字词句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阅读的积累,写作犹如空中楼阁。写作是阅读的巩固和延伸,是将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语言、词汇等知识调动起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缺少写作训练的阅读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但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分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基于此,江苏省苏州市教科院在英语  相似文献   

19.
谢欢欢 《家长》2022,(8):67-69
<正>随着新高考英语改革的全面发展,一种全新的写作模式——“读后续写”应运而生。英语写作由传统的命题作文发展为“读后续写”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阅读与写作的完美结合,将阅读输入和续写输出融为一体,将以写促读、以读融写、读写结合、写作一体贯彻统一,同步提高高中生英语的读写能力,是新高考英语写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读后续写”包含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要求学生先阅读短文,学生在仔细阅读短文的过程中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基于短文的结构、情节、关键词等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将自己的构思用所积累的词汇和语法将文章补充完整。在续写的过程中要注重续写内容与原文的衔接性,要结合原文的线索,有条理地将全文融会贯通。此外,续写过程中还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以及语法的正确性。学生通过阅读获取输入信息并理解信息,然后运用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加工,进而以续写的方式输出到卷面。这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信息过滤能力、整体构思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还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应对新高考背景下“读后续写”的新题型。本文从...  相似文献   

20.
读是写的基础,写以读为前提,只有学生读得多了,写作时才能思如泉涌,付诸笔端。广泛阅读,积累语言是解决学生"有话道不出"的重要方法。语文课标明确规定小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读书不能漫无边际,教师要给学生推荐文字精品、大家名著或有利于积淀语言的报刊、杂志等,以便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课外阅读要强调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吸收,而不是为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或为了写作的生吞活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