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资的均衡化是实现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区域内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间、校际间教师数量与质量的不均衡。在促进师资均衡化的政策实施中,形成了以促进教师流动为主的"配置式均衡"模式。"配置式均衡"旨在通过对现有师资的分配和再分配实现"均质化",却存在着实践困境和根本性的难题。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需要形成一种能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教师愿意"扎根"学校的"发展式均衡"路径。应通过加大扶持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发展的政策倾斜、立足于本校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增强教师对区域和学校文化的认同等政策变革,形成基础教育师资的"发展式均衡"新路向,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均衡。  相似文献   

2.
资金投入不足、规模效益低、管理不善、教师结构不舍理是农村基础教育经济现状最为突出的表现。要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前提,布局调整和教学条件的均衡是基础,教师资源的均衡是关键,良好的经营管理是突破。  相似文献   

3.
资金投入不足、规模效益低、管理不善、教师结构不合理是农村基础教育经济现状最为突出的表现。要实现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前提,布局调整和教学条件的均衡是基础,教师资源的均衡是关键,良好的经营管理是突破。  相似文献   

4.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核心是师资均衡配置.在借鉴国内师资均衡配置管理实践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好地从制度层面把握,推进教师流动工作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加快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县城内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并且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学校校长以及教师在师资配置中发挥其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也强调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和均衡性,规定了教育经费和教师均衡配置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职责和任务。开展从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县级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到一些教育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均衡发展的研究和尝试,提出可供参考的机制改革的依据和实施操作的办法,能够加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最终为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孩子”的素质教育目标提供前提和保障。“本期关注”选择关于教育均衡不同层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以期为读者呈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H省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该省在教师负担学生数、师资队伍结构以及校际师资均衡达标数三方面均存在差异。这是由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重点学校"政策的影响及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促进H省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应从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推动县域教师联盟帮扶共进、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H省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差异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该省在教师负担学生数、师资队伍结构以及校际师资均衡达标数三方面均存在差异。这是由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重点学校"政策的影响及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促进H省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应从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推动县域教师联盟帮扶共进、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西部中小学师资不均衡配置配置,导致农村学校的弱势地位和农村学校学生受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其师资的不均衡配置,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推动西部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促进城乡学校公平发展,必须从政策上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师岗位异动制度,并进一步规范培训体系,内涵发展,切实提高现有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相关政策文件指导及前人研究基础上,初步建构了包含5个维度12个观测指标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发展指标体系。指标涵盖了工资待遇、结构配置、交流培训、生师比、学科教师配置五大要素,并将构建的指标体系在H地区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了H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期待构建的师资均衡配置指标体系能为后期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向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常彦 《教书育人》2012,(13):4-5
一、我国中小学发展不均衡的核心因素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国家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建设,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比较而言,目前中小学之间的差距,并不在设备、校舍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师资不均衡配置,而师资均衡配置的根本措施不应是以"交流"等形式为主的"截取法",而要注重"补短板",即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建立专家进校制度,既能有效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师资水平问题,又能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提供创新的平台,是解决中国教育不均衡问题、推动中国整体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近百位县市教育局长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的基础上,指出:县域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执行效果一般;县域师资配置不均衡;存在增量流动、城乡交流和组织内部流动三种师资均衡配置模式。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执行受到教育行政部门人事管理权限有限、政策工具使用单一和非正式制度规约等方面阻碍,建议从目标、运行和保障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化的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师资均衡配置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三个层次,即宏观层面的师资配置系统、中观层面的学校生态系统与微观层面的教师个人系统,三个系统上下互通、层层相扣,实现着能量输入与输出。立足三个层次的系统,研究发现郑州市师资配置存在配置结构失衡、学校生态环境落差明显、教师个人生态被忽视的问题。原因在于限制因子阻碍导致资源配置系统失衡、配置制度欠佳导致违背生态适度原则、花盆效应凸显导致教师交流机制不健全、单重分配结果导致边缘效应负向发展。因此,郑州市师资配置应从整体性、可持续发展性、动态平衡性等原则出发,打造互通互融的外部教育生态圈,创设协同可持续的学校教育生态圈,建立关怀为主的教师个体生态圈。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积极推进教育均衡的背景下,一些农村学校办学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为:实施素质教育与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评价的矛盾,推进教育均衡与支教和交流教师的地位不高的矛盾,突出学校特色与按城市优质学校标准办学的矛盾,减轻学生负担与一些学校不按游戏规则办事的矛盾,拓展教育内容与学生发展平台的构建不力的矛盾,控制辍学与新读书无用论的矛盾,提高教学层次与无力提升农村学校教师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矛盾,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与大量教师在编不在岗或歇岗的矛盾。解决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应科学定位办学目标,创新校本课程模式,扩大实践教学渠道,革新学校评价体系,强化教育法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要缩小各校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更要缩小各校在教师水平方面的差距。从2006年开始,辽宁沈阳市五城区教师开始进行大范围的、制度性的、"人走关系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各地教育工作的重点。在海南,文昌市是2012年底前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四个市县之一。2013年5月海南省政府对文昌市开展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各项结果均达到海南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认定标准,义务教育校际间综合差异系数均达到国家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文昌市形成了"强化责任,科学规划"、"落实措施,扎实推进"、"抓好评估,助推发展"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吕淑芳 《安徽教育》2012,(12):29-31
<正>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以区域推进为重点,优先解决好县(市、区)  相似文献   

19.
教育国际化是当前教育领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汉英双语教育催生了双语师资培养,而双语师资培养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国际化战略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章明确指出,到2020年,国家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2013年11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仅就"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涉及高中教育问题,其它则未作说明。问题在于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否应当如同义务教育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