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电视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自1936年英围正式播放电视节目起,电视便成为了20世纪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如今,中国以电视节目、电视内容和电视评论为主的媒体不下千种,但它们的发祥地都在北京广播大楼内.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主持人个性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节目推出主持人以来,电视主持人这支队伍迅速壮大,同时,伴随着电视节目的细化和多元化,观众需求电视荧屏更加符合个性化欣赏标准和欣赏习惯,所以说,个性化主持人的出现是观众意志的反映,是电视媒介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主持人的个性化发展大致遵循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进入了发展期,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本文以《快乐大本营》为例,分析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和困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视是20世纪诞生的产物,到今天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们感受到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感受到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这其中必然涉及到电视产业存在的根本元素,即电视节目的编辑与制作方式的变化,而这又是影响到电视产业流程及其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故对此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5.
电视节目、电视理念和电视现象是电视批评的主要对象。由于电视节目在电视事业中的核心地位,电视节目批评一直是电视批评中最为活跃的种类。电  相似文献   

6.
电视画面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艺术创作中最灵活、最有意义、最富生命力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当收视率收听率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市场,并与中国广播电视行业评奖晋级等不由自主挂钩之时,收视收听指标逐渐成为中国广播电视最受关注的数据之一。电视收视率一度被视为电视节目评价的硬通货,是唯一科学正确的客观标尺,是电视剧以点定价的基石,置于中国电视的神龛圣殿。对此,有人说,收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后期,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开始出现,并且在电视节目市场上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在市场中只有少数公司能够顺利发展,大多数公司还是处于艰难的谋生中.对电视节目市场的客观分析,有助于民营电视制作机构在市场中把握机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接受心理看电视编导的审美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电视扩大了人类的社会交往。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利用电视为载体而形成的电视艺术,以其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对其他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并左右着受众的艺术审美活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者——电视编导与它的欣赏者——受众之间就构成了一定的审美关系。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电视编导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对象。在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受众是审美主体,节目是审美客体。电视节目就象一架天平,它一端是编导,一端是受众,面对这种现实的审美  相似文献   

10.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言约定俗成的叫法。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利用文字来对新闻进行阐述和叙说,从而达到影响观众的目的,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说词可以提高电视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让声音和画面有机协调的催化剂,电视解说词的好坏,可以直接关系到一档电视节目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益智类电视节目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西方媒体兴起,继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中国电视媒体在20世纪90年代大量引进此类节目。经历了短暂的轰动效应后,电视媒体又把真人益智类电视节目的新面孔呈现在受众面前。以往,这类节目是以娱乐、竞赛、博彩为主要形式;现在,则是通过变化莫测的益智题目、幽默的对话、真实的现场表演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本文从益智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变革谈起,并对其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蒋婕 《今传媒》2012,(3):83-85
方言类电视节目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电视节目样式,多年来方言节目的发展也遇到众多瓶颈,遭遇"俗"、"滥"等恶评。南京电视台十八频道《听我韶韶》节目从2005年开播以来不断适应观众要求,优化节目内容,受到观众和社会好评,本文试以此节目为例探讨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电视包装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今天,包装越来越重要。小到一本书的封面,大到企业的形象设计,形形色色的包装无处不在。电视包装目前已成为电视台和各电视节目公司、广告公司最常用的概念之一。它对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甚至是电视台的整体形象进行一种外在形式要素的规范和强化。识别电视包装的基本要素.是对整体包装定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真实电视到底有多真?文章引用Kavka提出的"媒介化亲密感"的概念,提出电视媒介本身在真实电视节目形态中强大而透明的催化作用,以"真实"标榜和吸引注意力的真实电视,事实上,是最无法实现"真实"和具"操控性"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电视字幕作为电视传播的符号要素之一,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当中,在电视节目中具有自身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电视节目中的字幕主要包括电视片名、电视标题、电视演职员表、电视字幕旁白等,电视字幕是电视国像和声音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由沈力主持的《为您服务》节目,从此中国出现了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概念。近20年过去了,如今“电视节目主持人”已经和“记”“编辑”一样,成了—个大众耳熟能详的称谓。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电视传播方式由宣传教育型走向交流型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对电视传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谈话节目一度成为我国电视节目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观众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本文对《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的节目元素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浅析中国谈话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电视晚会的主持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霓 《新闻窗》2011,(1):78-79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晚会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其中,电视晚会的主持人作为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的编辑艺术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实际播放效果,所以,电视节目的编辑技术对促进电视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电视节目的编辑人员不仅要避免电视编辑中出现的操作误区,调节电视节目之间的编辑节奏,以确保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符合观众的娱乐需求。本文就现阶段电视编辑艺术的实际操作加以分析,以期给相关电视编辑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收视率统计方法和体系。收视率逐渐成为电视台、广告商、研究人员以及广大观众进行电视节目评估和市场分析乃至电视文化研究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