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通过对《红楼梦》前80回对话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的语境分析研讨,从说话人的性别、神态、体态、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听话人的身份地位、说话双方的语言知识以及交际时的场合、外部世界可以感知的信息、长短期记忆中可以提取的信息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通过对《红楼梦》前80回对话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的语境分析研讨,从说话人的性别、神态、体态、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听话人的身份地位、说话双方的语言知识以及交际时的场合、外部世界可以感知的信息、长短期记忆中可以提取的信息等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由语句内特定词汇和结构表达的命题意义叫言内意义,言内意义对听者或读者造成影响的意义叫言外意义.同时具有言内意义和言外意义的话语叫言语行为,而出于礼貌考虑间接执行请求、拒绝或抱怨等功能的言语行为就是间接言语行为.表示同一言外行为的言内行为,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文章选取一段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台词作为案例,介绍间接言语行为等一系列有关概念及其相互横向和纵向关系,并且探索与言内行为有关的各个翻译原则及其横向、纵向关系,从而从一个侧面展示语言学课程如何解决理论和实践联系这一个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密不可分.本文首先介绍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分类及特征,然后在分析间接言语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解力.  相似文献   

5.
朱珊 《中文自修》2010,(6):60-61
沟通无所不在,与人有效,成功地达成“沟通”,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目的。但我们似乎往往深陷于种种沟通障碍的荆棘丛中,难以走出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自己逐渐丢失了心灵、情感沟通的意愿。  相似文献   

6.
朱涌河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1):36-38,78
间接言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或语言学家都对这种语言间接性进行描述,试图对人们为什么要舍弃直接的表达方式而要采用间接的言语行为的动机作出解释。礼貌因素的考虑是使用间接语言的主要动机。  相似文献   

7.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们在交际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语言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能够帮助交际双方借助语境信息理解说话者真正的意图。本文分析了西班牙语中常见的三类间接言语行为来说明间接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论间接言语行为的认知语用理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现有关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间接言语行为实例的分析,从社会心理规约和关联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其认知语用理据,以揭示关联理论框架下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语用学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来分析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师生互动,得出以下两点启发:1.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可增强师生互动;2.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在有效沟通中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的形式、意义入手,分析了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以及语境对它们的制约限制作用.然后,简单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及其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11.
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Searle)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2.
间接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交际中非常普遍的现象。间接语言有很多表现方式,本文探讨的是两种最典型的方式——间接言语行为和隐喻,在语用学的框架中梳理了各自的发展,分析了它们不同的推导过程。最后,肯定了隐喻化言语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石修堂  姚瑛 《商洛学院学报》2007,21(1):47-50,118
根据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了交际成功,会话中人们总是不断顺应语境、做出选择。选择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人们不仅选择语言形式,而且选择话语策略。会话信息过量和间接言语行为就是人们常常选择的两种话语策略。就功能和受制因素而言,两者有类似之处,但其语言实现形式和社会-心理效果有别。  相似文献   

14.
摘要:日常言语行为是导致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的重要因素之一。奥斯汀“说话就是做事”之观点启发人们要从实际语言交流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语言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如实地把语言看作一种实施行为的手段。美国哲学家塞尔依据奥斯汀的理论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并对奥斯汀的理论作了继承修正和改进。本文主要依据塞尔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探讨间接言语行为与人际矛盾的升级和化解之间存在的联系,并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对怎样运用间接言语行为化解人际矛盾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与他人的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到拒绝言语行为,但是为了达到礼貌的效果,人们都会通过委婉、含蓄、间接的方式去拒绝对方。论文基于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理论,深入分析了《武林外传》间接拒绝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拒绝策略。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学界的标记理论研究表明,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语用标记是一个双向的、任意的、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它受制于一定的语境,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语言特点,可以表达丰富多样的"言外之意",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宋静 《昆明大学学报》2004,15(2):28-30,58
言语行为在言语交际中是非常普遍的,简单地讲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做某一言语行为来做另一件言外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影响问接言语行为理解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背景出发,对影响间接言语行为理解的心理、社会文化模式、社会政治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几方面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说话人言语行为的生成发端于说话人的说话动机。本文以汉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从存在心理学的视角去观察间接言语行为现象,重在从动机的角度去揭示间接言语行为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言语行为的实施,需要借助语用原则及其准则,语用原则既是实施言语行为的工具,又是听话人理解说话人的言语行为的工具,原则及其准则的准确选择是促使说话人的言语行为取得言后之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对话交际提供新兴思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里的间接言语行为是海明威冰山式写作风格下的特有产物。通过解读小说中主人公谈话过程中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女主人公吉格对话时心路历程的转变与故事背后的深刻寓意得以浮现,由此深化了读者对冰山叙事风格小说的认知与思考,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品迷失主旨的理解与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