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同时还要将德育教学贯入语文教学的始终,实现学生智力和品德的双重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对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互渗透的方法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紧密结合,密不可分,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一方面,以美育为主线,以美的形式,美的手段作为教学的载体,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美育也要以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实施教学计划为目的,通过一篇篇情景并茂、曲折生动的课文来达到美育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既是美育的具体内容,也是美育的主要依据和阵地。重点论述后者,详细谈谈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应如何注重在教学中贯穿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既教书又育人。语文教学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进行德育的渗透、品德的教化、情操的陶冶,引导学生品味情感,欣赏意境,逐渐提高审美能力,使他们的审美情趣向着健康、高尚、遵守道德规范的方向发展,培养他们辨别社会的善、美、丑、恶的能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中学生德育品德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本文就针对中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分析,以探求中学生德育品德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开发中学生智力,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创新能力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思维,而中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培养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激励创新意识打破思维定势;(2)培养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3)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6.
科教兴国重在教育,人才培养重在德育。中学生的德育素质直接影响到学习及生活态度,并上升至价值层面。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的就是德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文章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也应该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符合语文学科性质的。只要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用情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语感.语感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必须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在对生活的体验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听、说、读、写训练,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都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即使作为语言材料的词汇、句子也都具有思想性,所以它具有不能忽视的思想性与社会意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突出德育。 1.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是中国教育的本质要求。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德育,只不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罢了。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特别重视德育,他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除“文”以外,都属于品德方面的内容。西方教育家也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具有的基本性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使人的品质更加高尚,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在各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学生集体生活的特点、建立学校和家庭共育体系来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11.
12.
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般是指思想、政治、品德、心理健康等培养人格的教育。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思想品德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它的实效性,它不仅是一门知识性和理论性的学科课程,更是一门实践性和活动性的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的教  相似文献   

13.
浅谈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同时,结合实际,利用多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德。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飞入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它对中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中学生自制力不强。于是,由上网而引发的各种各样的中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新的课题。本文试从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对于福州市发展特点而言,中学生德育的方式主要以课堂培养为主,应当在树立本地特色的条件下,寻找福州市中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把传统的课堂培养改革为实践与活动,真正地发展学校德育。  相似文献   

17.
很多语文教师对学生“有话说不出”很苦恼。小学以及初中前阶段学生在课堂上尚肯发言,到后阶段以至高中阶段就“难以启齿”了。对此,笔者认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必须大力加强口语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19.
遵循认知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诉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们已作出了许多探索。在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形势下,重温元认知理论,将带给语文阅读教学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潘兴元 《现代语文》2006,(10):116-117
在语教学的园地里,作教学是辛苦备至的耕耘工作。然而,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写不好作、不爱写作的现象却相当普遍。根源究竟在哪里呢?学生对作缺乏兴趣恐怕是一条重要原因。许多教师在作教学的实践中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作兴趣是作教学的首要问题。从人的求知心理来看;兴趣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是一个人勤学苦练的最佳动力。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往往是凭兴趣学习的。他们对不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不会主动积极、心情愉快地去学,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也就很难学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