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反应C(固) H_2O(气)CO(气) H_2(气)在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压缩容器体积,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如何变化? 有人认为,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增大;有人认为,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必增大。  相似文献   

2.
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在近几年的高考及各种化学测试中多次出现。它既可以考查阿佛加德罗定律,也可以考查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笔者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A)保持体积不变,外高温度,体系中混和气体的密度一定减小 (B)增大压强,降低温度,体系中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一定增大 (C)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增加CO_2,达到新平衡时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一定增大 (D)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增加CO_2,达到新平衡时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依然如前 3、某氯原子的质量为a克,1个~(12)C原子的质量为b克,若用N_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4.
高中教材《化学平衡》一节中有这样两段不一致的文字表述:“在500℃、压强为1.01×10~5帕斯卡时,如果把2体积的SO_2和1体积的O_2的混和物,通入一个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里,结果能得到含91%(体积组成)SO_3的混和气体。这时候,容器里的反应物SO_2、O_2和生成的SO_3在混和物中的浓度就不再变化”。“如果不是从SO_2和O_2的混和物开始反应,而是使纯净的SO_3,在同样的温度(500℃)、压强(1.01×10~5帕斯卡)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起反应,SO_3分解为SO_2和O_2,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混和气体仍然含有91%(体积)的SO_3。”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化学计算中,常遇到气态物质的平均分子量的求法,为此,对中学化学计算题一些常见的平均分子量计算作如下介绍:一、已知混和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求平均分子量。1摩尔的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是22.4升,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22.4升的质量在数值上就等于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平衡移动的有关计算题中,常常涉及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的变化,就此类问题的解题归纳如下:M^-=m(总)(g)/(m(总)(mol)即混和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量.  相似文献   

7.
混和物的解题中,有许多方法,本文就如何运用平均值解题谈一些看法。当二种物质混和反应时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和,总是有一个平均值,解题时抓住这个平均值(平均分子量或原子量、平均原子数、平均耗氧值……等),就能避繁就简,迅速解题。 例1:在体积为V升的干燥烧瓶中用排空气法充入NH_3后,测得烧瓶中气体对氢气的  相似文献   

8.
高中化学里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混和金属与某些物质反应,计算有关量.对相同价态的金属混和物来说,这样的题型比较简单,而对于不同价态的金属,如果采用变换金属的价态的方法来计算,则会显得同样地简捷.例1、有金属混和物50g与Cl_2反应,共消耗Cl_271g,则混和物的可能组成为A:Na和Al B:Fe和Mg C:Ca和Cu D:K和Zn解:假设该金属混和物均为二价,平均分子量为(?)  相似文献   

9.
[例题]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2NH3(气)+CO2(气)BC(固)+H2O(气)CO()+H2(气)达平衡状态后,若其它条件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将如何变化?对此,许多参考书是做如下分析的:可将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各看作一种气体,分析化学平衡移动后两气体所占的比例变化而判断:如果分子量大的气体所占的比例增大,则平均分子量增大,反之,则减小.用此规律来讨论A、B这两个化学平衡使得出如下的结论:对于A:反应前的气体物是NH3、C()。,且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见中P尘…  相似文献   

10.
“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概念,课本中没有专题讲解。但近几年有关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计算的题目颇多,这是因为对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的考查,既可以检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又可以衡量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将此类计算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有关混和物组成的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历年高考题和各地会考试题中均有这类试题出现.现结合实例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解答.一、十字交叉法(杠杆原理法)若知混和物总量(总质量或总的物质的量)和混和物的另一个化学量(如平均密度,分子量、参与反应后产物的量),可用此法解答.  相似文献   

12.
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的移动,这一基础理论已为中学毕业生所熟悉。“化学平衡状态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度相等,反应混和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若要深入研究反应处于平衡时的体系状况,了解化学平衡更本质、更深入的内涵,则要从热力学与化学动力学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为了说明问题,以反应为例。 若反应向右进行,则NO_2、N_2O_4的物质的量的改变必须满足下列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 ,尤其是化学平衡计算 ,缺乏思维深度的同学们尤为畏惧 ,究其原因就是未能掌握“等效平衡”这一重要的思维方法 .现就有关此类问题导析如下 .1 等效平衡的涵义在一定条件 (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 )下 ,只是起始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 ,任何组分的分数 (体积、物质的量 )均相同 ,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为等效平衡 .2 等效平衡的分类2 .1 恒温恒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1)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 ,由于投料量不同引起气体压强不同 ,进而影响平衡 ,所以 ,物质投料的量转化…  相似文献   

14.
例题:有两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有一个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保持恒压,B容器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人等量的体积比为2:1的SO_2和O_2的混合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在保持400℃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2SO_2 O_2(?)2SO_3,请填空:①达平衡时所需要的时间,A容器比B容器化学平衡____。A容器中SO_2的转化率比B容器中____。②平衡后,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比B容器的。  相似文献   

15.
<正>化学平衡常数K的计算是化学反应原理试题中常考的一个知识点。而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又常以Kp的形式考查,Kp即以平衡混合物中各气体的分压代替各组分的浓度进行化学平衡常数计算。该计算的依据是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1]:在等温等容下,各气态物质的压强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p分压=p总压×该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而此时容器的体积是恒定的,因此平衡体系中各气态物质的分压之比也等于它们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便可以用平衡体系中各气态物质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来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6.
对反应物的摩尔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系数比的化学平衡计算中,常涉及到转化率,压强等的计算,用一般的方法,繁琐易出差错,若采用差量法,则简捷、迅速、准确。而正确找出“理沦差量”,是“差量法”的解题关键。 例1、将8摩SO_2和4摩O_2混和于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剩余有20%SO_2。若反应前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为3个大气压,求平衡建立时的压强是多少?(反应前后的温度相同)  相似文献   

17.
在中专化学教学中,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怎样讲授好?一、做好演示实验,初步形成概念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的演示实验,难度较大,成功的关键是:1.注射器密封要好(针头端用橡皮塞封闭,其余漏气处涂凡士林).2.推压、拉开活塞的距离要大,即混和气体体积变化要大,最少要超过一倍.演示时,最好用二支注射器进行,以便对比气体颜色的变化,以引导学生对演示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时,要突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实质上是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增大或减小压强,NO_2和N_2O_4的浓度均随之改变,V_正和V_逆亦随之改变.但它们改变的程度并不相同,否则平衡不会移动.  相似文献   

18.
有的化学高考题出得巧,若用常规法解较难入手,耗时误事,这类题称得上特殊题。解这类题时一定要设法找出题中的巧,然后巧解,从而化难为易。 例1 (87。四、1)有A、B、C三种一元成碱,它们的分子量之比为3∶5∶7。如果把7摩A、5摩B和3摩C混和均匀,取混和碱5.36克,恰好能中和含0.15摩HCl的盐酸。试求A、B、C的分子量各是多少? 分析:题中巧在三种一元碱的混和物和一种一元酸反应,故三种一元碱的混和物中的总物质的量与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故可用平均摩尔质量求解,既简单又巧妙。  相似文献   

19.
化学平衡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同学对化学平衡中典型问题的分析把握不好而出错,下面对化学平衡问题分析中的常见错因归纳如下,供参考.易错类型1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确定例1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 Y(g)2Z(g),减少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错解:误选选项A,减小压强时,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  相似文献   

20.
一、等效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虽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却又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相等的可逆反应中,增大或减小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2.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的速率,其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3.在气相或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固态物质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