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新场景和种种挑战,提升网络新闻舆论阵地引导力是信息化时代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在当前社会多元化趋势下要充分运用党的网络新闻舆论阵地有效地引领思想舆论和凝聚社会共识。网络新闻舆论阵地要通过内容呈现、方法适应、共同治理三个层面的优化和有机统一共同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释放网络引领正能量,使之成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前沿高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微博作为国内主要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其信息传播实时快速,去中心化,成为网络舆情传播 的重要媒介。面向微博进行舆情中心人物的识别以及公众情绪的挖掘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方法/过程】本文以新疆棉花事件为例,使用生命周期法对微博舆情演化过程进行划分,使用word2vec和k-means 模型提取事件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舆情中心人物,采用一种结合词典与LSTM深度学习模型的情感分析方法,对各 舆情中心人物相关的评论情感进行极性分析。【结果/结论】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挖掘面向特定事件的微博舆情中心 人物、公众的情感类型及情感强度,得到能够使舆情转好的引导方法。【创新/局限】本文创新性的将主题挖掘方法 运用于微博舆情中心人物的提取。在情感分析方法上,结合词典和深度学习方法,解决了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情感 分析时需人工标注的局限性。此外,本文进行情感值计算时没有考虑到表情符号的作用,后续研究会进一步考虑 更加细粒度的情感分类。  相似文献   

3.
在合成生物学的叙事中,隐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隐喻以形象的语言和图式帮助公众理解合成生物学所涉及的复杂的学科内涵;另一方面,由于隐喻的特征,易于引起人们的误读、误解,进而影响公众对合成生物学的价值判断。文章借助对隐喻理论的解读,分析隐喻在合成生物学的公众认知和价值判断方面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指出在合成生物学隐喻的使用及其诠释之间存在的间距,是造成人的价值判断偏颇的主要原因。认识到隐喻在合成生物学叙事中发挥的双重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在科技传播中谨慎地使用隐喻。  相似文献   

4.
In the period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millions of people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of COVID-19 on the Internet, which can easily trigger public opinion and threaten social stability. This paper creatively proposes a multi-stage risk grading model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f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public opinion risk grading analysis, the model continuous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risk level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based on the time scale of regular or major information updates. This model combin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ort II (AHPSort II) and Swing Weighting (SW) methods and proposes a new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CDM) method – AHPSort II-SW. Intuitionistic fuzzy number and linguistic fuzzy number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 to evaluate the criteria that cannot be quantified. The multi-stage model is tested using more than 2,000 textual data about COVID-19 collected from Microblog, a lead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 in China. Seven public opinion risk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from January 23 to April 8, 2020.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early COVID-19 outbreak, the risk of public opinion is more serious on macroscopic view. In details, the risk of public opinion decreases slowly with time, but the emergence of important events may st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public opinion.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Comparat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e improved method is proved to be superior and effective, sensitivity analysis confirms its stability. Finally, management suggestions was provided,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public opinion risk assessment and provide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相似文献   

5.
马颖  丁周敏  张园园 《科研管理》2015,36(6):168-176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依靠网络获取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因此,网络舆情在推动突发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本文基于传染病模型理论,构建了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演变中的模仿传染模型,研究网民在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模仿传染机理和行为,并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对模型进行仿真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以期为食品安全事件利益相关者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网民的传染行为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庄媛 《情报科学》2023,41(2):150-156
【目的/意义】企业和国家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部门和政府通过舆情信息监控系统应对网络中爆发的群体性事件和舆论压力,在此环境下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进行监控可以方便舆情危机的处理。而传统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方法为构建词项识别体系,存在监控效率低、监控效果差等问题。为此,本文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策略进行研究。【方法/过程】构建的ISM模型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建立词项识别体系,并通过K-means算法处理突发词项完成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的识别,获取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影响因素集,构建舆情信息监控影响因素的直接关系矩阵,结合布尔代数运算规则和推移规律建立可达矩,从而构建出舆情信息监控影响因素关联矩阵及解释结构模型,完成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舆情热度、舆情关注度、舆情影响力、舆情敏感度和网民情感都会对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的监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控策略。【创新/局限】为有效地防止网络恶性事件突发,需要全面、及时地掌握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网络热点话题舆情信息监...  相似文献   

7.
刘耀煊  马书琴  赵丹 《情报科学》2022,40(4):179-185
【目的/意义】探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动态演化,了解短视频用户的影响因素及 动态演化过程,有助于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为相关机构或部门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 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方法/过程】以计划行为、信息行为理论为基础,以新媒体机构官方账号为研究案例, 获取短视频新闻对应用户信息数据,设置影响因素指标权重,构建新媒体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因素模型;综合 信息因素、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信息主体等多个维度测算短视频传播影响因素权重,分析其传播影响效果;同时 构建短视频传播行为的动态演化模型,并做出仿真动态演化过程。【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因素对新媒体 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有显著影响,信息技术对新媒体短视频网络舆情传播影响较低,动态演化过程说明传播易感 者的数量与未被感染的易感者逐渐趋同,最终即使有新媒体的不断加入,舆情传播也不再继续。【创新/局限】从多 维角度构建用户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用仿真法对短视频传播的动态演化进行分析,为正确引导短视频网络舆情 传播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未来的研究将获取更广泛的数据源进行更深层次的网络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Web2.0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虚拟社会越来越呈现出小世界网络的特性,英国伦敦骚乱以及刚刚爆发的俄罗斯游行事件,煽动者均借助社交网站进行舆论散播.网络舆论愈发成为影响国家利益、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若不对网络舆论给予及时关注和正确引导将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如何进行网络舆论引导是新时期对完善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提出的新挑战.本文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1)是否需要引导?(2)如何加以引导?为此,首先提出网络舆论事件是否需要引导的3种研判方法,若加以引导,则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舆论领袖及潜在关键人物进行探测和挖掘,给出引导策略,为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网络舆论引导提供科学和定量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协商货币评估法通过在调查过程中引入协商环节,在提高环境物品估值有效性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同时协商过程中受访者的参与不平等使其估值结果面临质疑。本文以胶州湾海域围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为例,探讨协商货币评估法中参与不平等的存在性及其对估值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协商过程中,受访者参与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是否为意见领袖是导致协商参与程度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收入水平、年龄对协商参与程度差异也具有一定贡献度;②协商讨论过程使得受访者的支付意愿水平显著下降,在协商后,海洋生态环境对受访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程度、受访者对于围填海造地的态度、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等变量开始对支付意愿产生显著影响;③协商讨论过程将促使受访者获取额外信息,并通过小组作用机制使个体偏好收敛于小组集体偏好的惯性重心,上述两个因素共同驱动受访者在协商讨论后改变其初始偏好,意味着协商环节为受访者形成真实偏好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支持,但也因协商参与不平等的存在使得最终估值结果更多反映个别参与者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商货币评估法的估值有效性。研究结论对规范协商货币评估法估值流程以提高估值有效性具有指导意义,为协商货币评估法在中国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studies how people reason about and make sense of human-made global warming, based on ten focus group interviews with Norwegian citizens. It shows that the domestication of climate science knowledge was shaped through five sense-making devices: news media coverage of changes in nature, particularly the weather, the coverage of presumed experts' disagreement about global warming, critical attitudes towards media, observations of political inaction, and considerations with respect to everyday life. These sense-making devices allowed for ambiguous outcomes, and the paper argues four main outcomes with respect to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es: the acceptors, the tempered acceptors, the uncertain and the sceptics.  相似文献   

11.
The transmission of online emergency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n active means of expressing public opinion and has vitally affected societal emergency response techniques. This paper analyzes interactions between three groups in time and space using a classic SIR (susceptible, infected, and recovered) epidemic model. Through social network theory and analog simulation analysis, we utilize data from China's Sina Weibo (a popular social media platform)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on 101 major incidents in China that occurred between 2010 and 2017. We divide these emergencies into four types—natural disasters, accidents, public health events, and social security events—and conduct a simulation using three examples from each group. The results show that government control of public opinion is both cheaper and more effective when it occurs at the initial stages of an incident. By cooperating with the government, the media can facilitate emergency management. Finally, if netizens trus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edia,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make cooperative decisions, maintain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online public sentiment.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指标体系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从指标设计、分类、构建等方面,在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分析、预警的工作流程中,按照主题将信息分门别类,统计、计算出若干指标值,对舆情进行横向、纵向的监测和评估,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帮助舆情工作者对舆情突发事件进行研判及态势预测.同时,对指标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多维度、多元化和基于人际关系的特点,构建一种基于用户相对传播能力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对社交网络传播模型研究中缺少实例验证和用户层次分类的问题进行补充分析和证明。通过调查收集"平江火电厂重启事件"中公众对火电项目的态度变化数据,对政府相关宣传内容的传播过程、方式和效果进行归纳总结;采取K-Means方式对抽样的数据节点进行分类,构建以节点传播能力为划分标准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分析模型中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特征及权重关系。研究表明:(1)基于用户相对传播能力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更能真实地体现社交网络中信息传递的特点;(2)意见领袖层节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其网络影响程度约为普通群众的4倍(意见领袖节点的平均权重为2.6,普通群众节点的平均权重为0.6);(3)用户网络地位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政府在提高公众支持度的问题上应该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社会信息传播网络仍然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难点,信息传递的方向、节点出度和入度都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李扬  滕玉成 《情报科学》2021,39(12):113-117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适应网络舆情环境的变化,提升政府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本文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 融合与政府信息协同效应测度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网络计算学与动力学间的协同效应构 建了协同舆情演化模型,通过计算政府相关性,并以Deffuant模型为基础框架建立逆转模型,实现对政府网络舆情 治理融合与政府信息协同效应的测度。同时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舆情为例,对所提出的的协同效应测度方法 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测度方法能够准确分析出政府信息下发前舆论的导向,并 且验证了在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与政府信息结合后对于舆论的治理效果更好。【创新/局限】由于本文选取的案例较 单一,因此实证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日后可选取多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使测度方法更加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5.
Worldwide deliberation and public use of reason onli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hreefold: (i) to trace the idea of deliberation back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and establish the link to the Kantian concept of public reason; (ii) to pave the way for rhetoric as a constituent part of public deliberation; (iii) to undertake an applied ethical approach to worldwide deliberation online. The two former aims are treated in part one of the paper, whereas the applied analysis is undertaken in part two. One important task is to demonstrate in what ways the internet as a new and powerful venue for deliberation both challenges the old theories of public deliberation, and also points in the direction of certain revisions of our basic ideas about deliberation.  相似文献   

16.
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意见领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影响舆论的走向。目前已有的意见领袖相关研究多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识别方法研究,未能对识别出的意见领袖根据不同特点、功能、地位等进行阐述划分。本文针对已有研究现状,首次将动态网络分析法应用到网络意见领袖的识别研究中,详细介绍了网络舆论动态网络元矩阵和各个子网络层的建立,并应用相关测度指标识别出网络舆论中的六类不同特点意见领袖:焦点人物、传播人物、活跃人物、潜在活跃人物、讨论帖独占人物和关键词独占人物。最后通过实例应用,证明动态网络分析法在意见领袖识别研究中具有可靠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王英杰  胡漠  张津赫  丁磊 《情报科学》2021,39(11):38-44
【目的/意义】为避免预警信息疫情下短视频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维护正常、有序的短视频网络环境,本文 对信息疫情下短视频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方法/过程】首先,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 合的方法,析出信息疫情下短视频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其次,采用层次分析与专家调 查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本文所构建的信息疫情下短视频网络舆情预 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可应用性。【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信息疫情下短视频网络舆情预警指 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应用性。【创新/局限】本研究遵循指标可度量原则、指标个数精简化原则、指标参数易获取 原则构建了信息疫情下短视频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使其在现实应用中具有更强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讨网络舆情事件中群体观点的演变规律,构建有效预测其演变趋势的方法。[方法/过程]参考物理学中场的思想和信息科学中数据场的方法,引入观点场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观点势的观点潜在影响力评估模型;然后将该模型运用到微博评论的群体观点演化分析中,建立了微博评论的观点趋势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当前评论的观点势分布来预测未来评论的观点分布,在观点势计算时,以既有评论的排序值代表新的信息受众所处的参考场点与观点场中既有评论之间的距离。[结果/结论]通过实际的微博舆情事件数据实验表明,该网络舆情群体观点趋势预测模型能较好地评估已发表的显性观点对后来网民观点形成的影响力,具有较高的网络舆情观点趋势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舆情当事人作为舆情事件中关注度较高的节点,其观点的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群体观点的分化和一致程度,该研究可为把控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舆情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有界置信模型,引入了信息质量变量和个体信任阈值,构建了两阶段观点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以及案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观点信息质量、观点发布时间和频率对舆论的不同影响作用。[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论据越充足、态度越温和的观点,越容易影响公众的舆论走向;舆情当事人持有的观点及其信息质量不同,选择介入舆论的时间不同;舆情当事人观点发布频率对最终舆论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