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宋荦是清康熙年间的名宦,又是全国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其家藏之丰,刻书之精,为当时学者文人自叹弗如。尤其承刻三种“御籍”的完成,促进了“康版书”风格的形成。本文就其在藏书缘由和收藏特色、刻书成就及影响等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以晋商、徽商为代表的“十大商帮”。近年来,对于晋商的兴起、发展以及衰落的原因,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包括徽商在内的徽学研究也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文章从明清时期中国商业资本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结合晋商、徽商账簿的会计分析,对晋商、徽商的资本组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黄汴是杰出徽商。《一统路程图记》是明代第一部商书,为明清商书编纂创造了范例。它表示着徽学走向应用和徽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回应了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论徽商与封建宗族势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徽商兴盛之日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产生并缓慢发展之时。然而,徽商在其经营活动中却与封建宗族势力结成了神圣同盟。造成这种历史现象的原因何在?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后果? 一、徽商的兴起得力于宗族势力。由于宗族势力在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使徽人经商之势历久而不衰。明代之前,“徽商”二字虽不见经传,但徽人善贾在社会上已小有  相似文献   

5.
张海鹏对徽学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以战略学术眼光,在80年代初期率先作出研究徽商的决策,成为徽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具奠基之功;二是领导安徽师大徽商研究中心奉献出一批重要成果,他与王廷元主编的《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和《徽商研究》,奠定了他在徽学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三是他带出了一支研究队伍,培养了良好的学风,使徽学研究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6.
“扬州是徽商殖民地”出于民国陈去病的《五石脂》一文:“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扬盖徽商殖民地也。” 明清时期,扬州由盐业而盛,扬州是两淮盐业营运中心,是扬州最为繁华的时期。从明代中期到清代乾、嘉,两淮盐商以徽商为主体。依据《扬州画舫录》一书的记栽,徽州人在扬州经商的就有马、鲍、郑、巴、江、黄、吴、徐、程9个家族、81人,且都是著名的商人。  相似文献   

7.
论徽州商人的义利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徽商崇尚儒家义利观主要是由徽商文化心理特质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决定的。徽商崇尚儒家义利观,主要表现在:徽人经商的目的不在于求利而在于谋生,谋生之意出自仁心;徽人经商坚守“先义后利”、“义中取利”的道德准则;徽商因义而用财,不惜耗费大量商业利润用于“义举”。儒家义利观促进徽商沿着封建商帮的轨迹发展,但对徽商向近代商人的演变则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梁元帝萧绎《金楼子》为魏晋南北朝时一部重要子书,然是书散亡于明季,今本乃辑自《永乐大典》,断篇残简,辗转众手,错讹颇多。今以知不足斋本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百子全书》本等版本;又广泛吸收前人如鲍廷博、朱文藻、吴骞校勘成果;另《金楼子》本文所援据、因袭之旧籍,如《史记》、《汉书》、《淮南子》等,凡有校勘之价值者,并有取资。勘正原文之讹误多处,择其要者列如下。  相似文献   

9.
徽学研究所前身是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成立于1983年。1994年改名为徽商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徽州商人和徽州文化的研究。2000年3月正式成立徽学研究所,主林研究方向包括徽商、新安理学、徽州教育、徽州方言等。研究所主要成员有王廷元,王世华,周晓光,李琳琦教授等,所长周晓光教授。另聘请兼职教授4人,招收徽学方向研究生7人,80年代以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6项以及多项省社科和省教育厅科研究课题。已出版徽学研究蓍作6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文化研究》、《学术月刊》等 国内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明清徽商资料选编》获安徽省第一届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国家古籍图书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10.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是徽商的主要行商地域和侨寓定居之地。徽商积极参与江南地区的各项文教事业:捐资助学,参与各级教育机构的创设和管理;在江南地区藏:传、刻书;扶持与资助侨寓江南地区的家乡士子的科举活动;交结文人学士,举行诗文之会,开展学术文化活动。徽商通过文教活动,形成了商业发展与文化发展相互促进的态势,带动了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整体进步和繁荣。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毛晋汲古阁藏刻书蜚声字内。其兴盛端赖于文化环境、师友襄助、学术底蕴、经济财力诸因素,然毛氏女性戚属之作用亦不容小觑,甚乃居功至伟,藉此可考量其时女性参与文化生产情态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徽商以他独特的精明、能干而盛名于明清。徽学界有徽商萌芽于晋,长于唐宋,盛于明清之说,尤以盐商之崛起为标志,当时有“天下第一等贸易为盐商”“一品官、二品商”(专指盐业)“商贾之最大者举鹾”(经营盐业)之说,可为明证。日本研究徽商学专家藤井宏先生曾说过:“新安商人逐渐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中国商界”。可见徽商在中国商界之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徽商在南宋崛起时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帮。明时已成中国商界的一支劲旅。“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清时,则跃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两淮八总商,邑(歙县)人恒占其四。”“无徽不成镇”,徽州会馆遍天下等等,构成一代徽商帝国。一直统治到清末,徽商能获得如此成功,并  相似文献   

15.
地处皖南山区的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婺源(今划入江西省)6县史称徽州地区。明清时期这个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人才辈出,黄山、白岳、新安江等自然景观丰富,素有“文献之邦”、“东南邹鲁”之称。尤其是源远流长的“徽学”,举凡哲学、艺文、史地,无不自成体系,卓有建树;绘画、雕刻、建筑,无不具有独特鲜明的地方色彩。其中,徽派刻书业可谓是徽州地方文化中最突出的部分。由于徽州地区山多田少,徽州人售艺他乡,负贩大江南北,形成实力雄厚的徽商。徽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两浙盐场是仅次于两淮的全国重要产盐区,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该区域的盐业经营徽商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两浙商籍设立和发展过程看,业盐于两浙的徽商起到了开创和推动作用:一是积极倡言,力请盐运使与朝廷沟通,创设两浙商籍;二是慷慨捐资,兴修书院,培养商籍弟子。明清两浙商籍制度在徽商子弟教育、江浙文教科举兴盛、商人地位提高、商业文化之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自序》的写作时间 《史记·太史公自序》,人们一般都认为它作于《史记》全书完成之后.郑鹤声先生说:“古人作书,必全书完具,然后自述以殿之。《自序》一篇,为《史记》全书提要,必非书未成而先为之者。”然而,如果把《自序》当作全书完成后所作的提要,就有许多问题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明清时期徽商对扬州文化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长江下游、为水运交通枢纽的扬州是明清徽商的重要聚居地。徽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征服了扬州,对扬州的官方文化、刻书与藏书、戏曲艺术、园林艺术、绘画艺术以及青楼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左儒右贾”辨——明清徽州社会风尚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代的徽州,可谓地灵人杰。这里,既以朱子阙里而被誉为“东南邹鲁”;又以商贾之乡而名闻全国。业儒和服贾成了徽人所从事的两项主要职业:“其俗不儒则贾,相代若践更。”论贾,则有藏镪百万、足迹“几遍宇内”的徽州商帮;论儒,则有读书登第的达官显贵、名贤才士。但儒与贾究竟孰轻孰重?孰高孰下?明代徽人汪道昆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古者右儒而左贾,吾郡或右贾而左儒。”“吾乡左儒右贾,喜厚利而薄名高。”汪道昆的话是否反映了徽州社会的实际情况,这关系到我们对明清时期徽州社会风尚能否全面正确的了解,也涉及对徽商性质的研究,故不能不作一辨。  相似文献   

20.
屠本畯是少数亲见《金瓶梅》抄本的读者之一,因此,屠氏所记有关《金瓶梅》之事,是探究《金瓶梅》刊刻之前有关情况的重要根据之一.屠氏之记载,是阿英先生于30年代据明停德堂刊二十四卷本《山林经济籍》勾稽而出,并在其《金瓶梅杂话》一文中公诸于世,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然《山林经济籍》一书传世甚少,颇难获见.王重民先生于1957年出版了《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善本书录》一书,其中介绍了美国国会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