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10月,我再次造访瑞士,在美丽静谧的瑞士小镇阿特威尔,我认识了年轻的瑞士姑娘玛莉丝。她高大、壮实,长着一双漂亮的蓝眼睛和一头茂密的金发。她是一名瑞士女子业余摔跤手,曾获得瑞士2006年度女子摔跤第16名。从她那里,我获得了许多关于世界摔跤运动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植根于传统文化的瑞士摔跤运动。质朴、漂亮的玛莉丝以及和她有关的瑞士摔跤运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正风景如画的瑞士是欧洲版图上一粒璀璨的明珠。这里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气息浓厚,一年四季到处都有各不相同的自然美景,是一个随便转身就能移步换景的世外桃源。不过,如果让我来为它推崇极致的风光,拉沃葡萄梯田一定是我眼中瑞士风景中的首选之一。拉沃葡萄梯田位于瑞士西部的沿湖地区,是瑞士11处自然文化保护遗产的其中之一,拥有接近900公顷的葡萄园。这里原本只是一片贫瘠荒凉的乱石坡地,到了12世纪中叶时,才开始由瑞士西都会的教士开垦。我想象当时的情景:阿尔卑斯山上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熟知希尔达·罗莎的朋友屡屡向我提及其人,说这位瑞士友人前后来中国70多次,在中国和瑞上两国交流方面做了很多事情。浓厚的好奇心使我于阳春四月的一天,在北京的前门饭店罗莎女士下榻的房间中见到了她。  相似文献   

4.
酒娘醉我     
小时候,我曾用惊惧的目光看外婆:她总是骂骂咧咧地对待外公:长大后,我才看到外婆的另一面,特别是外公长年卧床不起,外婆一方面悉心照料,毫无怨言;一方面还要照顾小舅舅安心学习,以考大学。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外公去世后,外婆总是每天以泪洗脸。按传统习惯,她将外公的棺材停放在家四十九天,每天早晨拿着湿毛巾对着棺材哭,说是为外公洗脸;晚上也这样,说是为外公洗脚。我油然产生一个念头,外公你真该安息了。  相似文献   

5.
李雪涛 《寻根》2010,(1):38-41
<正>20世纪初,清政府为应付方兴未艾的立宪呼声,特别安排了著名的"五大臣出洋"到欧美考察政治。户部右侍郎戴鸿慈(1853~1910年)为五大臣之一,出使美、英、法、德、丹麦、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这次出洋让戴鸿慈大开眼界,认为中国只有走改革、立宪的道路才有出路,主张以立宪政体代替专制政体。  相似文献   

6.
张光琼 《世界文化》2006,(12):33-35
享有世界公园美誉的瑞士是一个由26个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其全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侏罗山区、阿尔卑斯山区和高原区。侏罗山区位于瑞士西部的瑞、法边境,是瑞士钟表业的中心所在。阿尔卑斯山区位于瑞士南部,约占瑞士全境的60%。由于这一地区山势高峻且多冰河,因此仅有1/5的瑞士人居住在这里。而在阿尔卑斯山山前地与侏罗山之间则是一大片有着很多湖泊的高原区。这是瑞士的核心区域,2/3的瑞士人祖祖辈辈聚落于此,在此休养生息。这里阳光灿烂,气候和暖,草木茂盛。在高原区西北部有一个Aargau州,我女儿和女婿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小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缘,我在国际学术场合多次接触到启蒙运动的内涵和评价问题。1995年秋中国18世纪研究会成立后,我有机会参加国际18世纪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年会和研讨会:1996年在希腊雅典,1997年在瑞典乌普萨拉,1999年先在德国萨尔布吕根,后在爱尔兰都柏林,2000年在瑞士洛桑。  相似文献   

8.
王静 《世界文化》2010,(10):24-24,29-31
<正>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一位出生于牧师家庭的德国作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基督教教育;1891年通过邦试,他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之后他游历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当过书店雇员、机工等。1899年,黑塞迁居瑞士巴塞尔,并于1923年加入瑞士籍。黑塞先后出版了《彼得?卡门青特》《在轮下》《玻璃珠游戏》等以成  相似文献   

9.
张畅 《世界文化》2006,(8):45-45
提到世界上最富有的街道,人们也许会想到美国的华尔街。其实,瑞士苏黎世的班霍夫大街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道。班霍夫大街位于苏黎世的利马河西侧,北起火车站,与河道大致平行,由北而南直达湖畔,长1.4公里。大街始建于公元前15年罗马统治时期,罗马人在苏黎世湖畔建城,它便开始发展成为兴旺的商贸中心,成为全城最繁华,最“昂贵”的街道之一。街道两侧多为19世纪的古典式建筑,最高不超过5层。班霍夫大街几乎是欧洲的最中心点,它距离维也纳、罗马、柏林的路程基本相等。班霍夫大街号称“瑞士的华尔街”,世界最大的“金市”就在这里。在瑞士,黄金…  相似文献   

10.
5月4日,我如约来到瑞士驻华使馆,采访了瑞士驻华大使周铎勉先生(Dominique Dreyer)。最早认识他是去年年初,经罗马尼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鲁白安先生介绍认识,那时得知周铎勉是现在在中国工作的老资格汉学家之一,对中国化很有研究。在和他一年的交往中,我发现这位大使还是位音乐家,  相似文献   

11.
名为《HAPPY@60摄影展》是瑞士驻华大使馆、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与北京798大河画廊共同举办的别具意义的展览。在中国与瑞士建交60周年之际,中国摄影师朱英豪与瑞士摄影师佩特瑞·德·皮特分赴对方国家,以"幸福60"为主题,分别拍摄一组60岁中瑞老人的生活影像。在瑞士因特拉肯伯尔尼地区和中国北京,两位摄影师通过各种形式寻访到数位60岁的老人;接受拍摄的老人通过镜头,展示生活中的爱好、宠物及家庭生活,表达各自对幸福和快乐的理解。中文教师。物流经理。  相似文献   

12.
《中外文化交流》2010,(1):94-94
瑞士伯尔尼美术馆正在展出7位瑞士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联展《中国制造》,展品包括油画、雕塑、摄影和录像等形式,展示了瑞士艺术家在中国生活期间留下的印象。本次展览2009年11月20日开展并持续至2010年2月14日。从2005年的展览《麻将》之后,瑞士与中国的艺术家之间交流日益密切。  相似文献   

13.
我的村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把户口迁出去的时候.我就不再属于她了。但我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分别在不同的村庄生存和生活后。我觉得她才是我真正的村庄。那些房子,飞鸟,和牛羊,深深印在灵魂深处,总以最熟悉的姿态在梦里、心里出现。消除了我在异地生活的恐惧感、孤独感,让我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依靠。  相似文献   

14.
“在写作《查尔特勒修道院》的时候,”斯丹达尔说,“我每天早晨都先看两三页《民法》,好使作品的语气对头。”维拉·凯瑟动笔之前必得阅读一段《圣经》。海明威必须削好十几枝铅笔,才站起身来写作(他曾因飞机失事,腰部受伤,痊愈后总是站着写作;他也用打字机,但只打对话部分)。刘易斯·卡罗尔和维吉尼亚·吴尔夫也喜欢站着写作。爱伦·坡常常将他的暹罗猫置于肩头,然后才挥笔作诗。托马斯·沃尔夫往往先散步多时才着手写作;巴尔扎克总是先喝杯清咖啡;许多作家晨起必先喝点较烈性的酒,以清醒神志。吉卜林没有黑墨水就动不了笔,他曾写道:“我用的墨水必须是最最黑的。假如我后来还象从前那  相似文献   

15.
汪利 《世界文化》2002,(5):8-10
一见倾心 40多年过去了,青春婀娜的少女己是两鬓飘霜的老妇。然而,提起与丈夫约翰·尚多尔的初次邂逅,维多利亚·科丘罗娃仍然记忆犹新。 “1956年从外语学院毕业后,我被分到莫斯科宾馆外宾服务部工作。” “那是我第一天上班。一位高大挺拔、有着阿波罗般英俊面庞的美国男子走进屋来。他胸前耀眼夺目的钻石勋章令我眼前一亮。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美国政府授予军人的最高荣誉。” “他微笑着用英语向大家问好。不知为什么,我心里特别紧张,不住地祈祷:他可千万别和我说话,否则肯定会笑话我发音不准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年轻尚未成名的时候曾在巴黎住过。这期间,西班牙出生的画家胡安·米罗也在巴黎。他整天画着卖不出去的画,比海明威还要穷。美国著名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赞扬米罗的绘画艺技超群并将其推荐给海明威。海明威去米罗的画室拜访时,看中了挂在画室里的一幅题为《农园》的画,便决定买下,可是当时他没有钱。海明威先取走画,去体育馆充当拳击教练赚些钱才一点点付清了5万法郎的画款。据说米罗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笔钱才免于挨饿。从那以后,过了40年,今天那幅《农园》的画标价已高达1.5亿法郎。米罗的画同瑞士画家库勒  相似文献   

17.
今年3月的一天,我接到苏黎世渥地出版社黄琪女士的电话,她说,在苏黎世领事馆,她看到了我们的《中外文化交流》,因此,邀请我参观今年4~6月在北京正阳门举办的一个名为“双艺合璧——鲜伊代克镜头中的贾珂梅悌”巡回摄影展。 贾珂梅悌是世界著名的瑞士雕塑家,去年恰值他诞辰100周年之际,世界各大博物馆都举办了有关他的纪念展览。尽管,贾珂梅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但在瑞士可谓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18.
瑞士山多、饭店多、手表多、巧克力多,瑞士还有一多———博物馆多。瑞士共有博物馆和各类画廊600余座,是欧洲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国家。从历史、文化、科技、艺术、音乐到雇佣军史、钟表、烟草、食品和玩具,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历史到名人故居,不胜枚举。瑞士是个多民...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中人才论的现代启示孟昭燕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上百废俱兴,古已有之的人才问题也日益突出起来。我现在就介绍一下为我国古代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们所关注的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人才问题包括用才和成才两个方面。在封建社会中,使人才发挥作用的权力掌握在...  相似文献   

20.
瑞士军刀的创始人为卡尔·埃尔森纳。他是瑞士史威兹镇一位制帽匠的儿子,在德国学会刀具制造技术后,1884年回家乡建立了自己的刀具作坊。几年之后,他开始向瑞士军队供应士兵用的折刀,很受士兵们的喜爱。不过,军官们认为它的外观较为粗糙且笨重。于是,埃尔森纳对刀具进行了改进,制作出一批供军官用的折刀。他在“士兵刀”的主刀、钻孔锥、开罐器及起子外,增加了两把小刮刀和一个开瓶塞钻,注意了整体的轻便精巧,这便是瑞士军刀的雏形。 瑞士军刀的成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驻欧美军在瑞士市场发现了功能变化多端又精致可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