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功能性纤维在非织造过滤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功能性纤维在非织造过滤材料中的应用和作用机理,并详细列举了当前一些功能性纤维制造的非织造过滤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组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金属基体和增强体。简述了几种增强体(碳纤维、硼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金属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特性:概括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扩散结合法、铸造复合法、粉末治金法)及其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工程中的应用。对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作出展望,为将来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代纤维艺术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当今艺术融合城市,使之孕育出一种崭新的理念。纤维艺术以不同的样式并融合室内设计原理应用于室内空间,能够令我们的生存空间在功能上以及精神上获得满足和提升。纤维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为,还可以加快纤维艺术自身的发展。通过以往传统纤维艺术乃至现代纤维艺术的运用可以看出,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结合现代室内设计理念,能够令纤维艺术在室内设计中获得推广,而且看到纤维艺术融入室内空间环境,真正为了室内设计的需求以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纤维创作的总结和思考,论述了纤维艺术中理性与情感的辩证关系.这相反相成的两部分存在纤维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并指导纤维创作者如何更好的思考和创作,在创作者、作品和观赏者之间形成理性与感性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Lyocell纤维的产生及其主要特点,并对Lyocell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制备并研究了几种超疏水性纳米界面材料,具体包括 :(1)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通过一种新的模板挤压法制备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该纤维表面在没有任何低表面能物质修饰时即具有超疏水性,与水的接触角可高达 1 73 8°。(2)利用亲水性聚合物聚乙烯醇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表面,打破了传统上只有利用疏水材料才能得到超疏水性表面的局限性,扩大了制备材料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这种特殊的现象是由于聚乙烯醇分子在纳米结构表面发生重排,使得疏水基团向外,分子间氢键向内,从而导致整个体系的表面能降低引起的。(3)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通过典型的热解过程,得到了具有类石墨结构的纳米结构碳膜,该膜表面在广泛pH值范围内都具有超疏水的特征,在基因传输、无损失液体输送、微流体等方面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4)利用喷涂 干燥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同时具有超疏水及超亲油性的油水分离网膜。研究表明,网膜表面特殊的微米与纳米尺寸相结合的粗糙结构导致这种特殊的性质,该网膜具有很高的油水分离效率,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纤维艺术逐渐成为各国艺术家们争先施展才华的新领域。本文通过对纤维材料的运用、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的拓展思路,对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探索,旨在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创意与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纺布的纤维参数、纤维配比、密度和厚度等指标是提高无纺布吸声特性的重要因素。采用阻抗管传递函数法对四种不同无纺布进行了吸声系数的测试。测试结果与分析表明:无纺布材料在中、高频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吸声性能;对于纤维线密度相同的材料,面密度大、厚度大的材料吸声系数也大;对于面密度和厚度相同的材料,纤维线密度小的材料吸声系数大于纤维线密度大的材料吸声系数。研究指出,无纺布材料的纤维线密度、不同线密度的配比、面密度、厚度以及表面粗糙程度之间一定存在着吸声性能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0.
关于黑龙江省杨树工业纤维用材林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黑龙江省木材纤维短缺的现状,对黑龙江省进行杨树工业纤维用材林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树种选择进行了分析,表明选用杨树这一速生树种,实行短轮伐期定向培育,营建工业纤维用材林,是黑龙江省解决纸浆原料严重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棕棉、阻燃纤维和驼绒纤维均具有优良的性能,但它们之间的长度、细度以及导电性能等物理指标差异较大,做混纺纱存在混和不匀、条子蓬松、静电现象严重等困难。文章针对混纺产品纤维间抱合力差、温湿度敏感等问题,通过优化工艺配置、加强原料预处理,有效地解决了成条困难、缠绕严重等问题,保证了新产品的顺利开发,提高了新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细特纤维以其高品位和超天然纤维性能与优异的织物风格在现代服饰中显示出无穷的魅力;竹纤维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功能性环保纤维,文章阐述了用细特涤纶纱与竹纤维纱进行交织生产府绸的工艺和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电镜技术观察不同运动负荷下心肌胶原纤维的形态学变化特征。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C组)、一般运动负荷组(NS组)、超负荷(O组),每组各12只,分别给予一般负荷、中等负荷、超负荷的运动训练。8周后,断头处死,取出心脏左心室前壁、左室乳头肌处两组组织块分别作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正常组胶原纤维的形态分为粗纤维、细纤维和微细纤维三种;心肌结构完整。一般运动负荷组,心肌束间或肌束内较粗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心肌细胞体积略显增大,体积增大。超负荷组,心肌细胞间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心肌束间或心肌束粗大胶原纤维过度增生。结论:运动超负荷可致胶原纤维增生,从而导致心肌扩张功能与收缩功能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短跑步频与肌纤维神经类型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测量测验,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短跑步频与肌纤维类型、神经类型之间关系以及训练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步频与肌纤维类型是密切相关的,快肌纤维组成百分比越高,步频越快,快肌纤维含量越低,步频越慢,步频与神经类型关系密切;通过一定手段对步频进行强化训练,可以使步频明显提高,而且使肌纤维百分比组成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训练对步频与肌纤维类型之间的关系、步频与神经类型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实验的方法初步考察了肌肉的快、慢肌纤维对人体基本能力及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影响。在进行单个环节及全身最简单的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力及速度方面。但在进行较复杂的全身基本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才显出对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方面的影响。说明快肌纤维多者 ,对完成复杂动作更有利。另外 ,实验结果也提示我们 ,水平越高的运动员 ,快肌纤维对完成运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验的方法初步考察了肌肉的快、慢肌纤维对人体基本能力及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影响。在进行单个环节及全身最简单的运动时,快、慢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力及速度方面。但在进行较复杂的全身基本运动时,快、慢肌纤维才显出对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方面的影响。说明快肌纤维多者,对完成复杂动作更有利。另外,实验结果也提示我们,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快肌纤维对完成运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格子波尔兹曼气固两相流模型模拟扩散机制下矩形纤维捕集颗粒过程,研究纤维周围流场压降和扩散捕集效率随不同纤维布置方式的变化规律。把模拟得到的值(系统压降与捕集效率)与相同体积分数的圆柱纤维所对应的理论值相比,得到相应比例系数。分析规律,并采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得到相应比例系数的拟合公式。根据已有的圆形纤维压降与扩散效率的理论公式,再结合求得的拟合公式,对不同工况下的矩形纤维系统压降和扩散捕集效率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发现:矩形纤维系统压降与放置角度和长宽比均相关;而扩散捕集效率与长宽比成正比,与放置角度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对大鼠心室肌胶原纤维形态结构和Cx43、Cx45分布和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建立大鼠有氧运动和疲劳运动模型,采用Masson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心室肌胶原纤维形态结构和Cx43、Cx45表达的变化。结果:有氧训练组心室肌胶原纤维分布均匀,结构完整,Cx43、Cx45构型端-端连接多于侧-侧连接且表达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疲劳训练组(P<0.05)。疲劳训练组胶原纤维出现过度增生,扭曲和局部溶解现象,Cx43、Cx45构型改变,侧-侧连接多于端-端连接,且Cx43、Cx45表达显著低于安静对照组和有氧训练组(P<0.05)。结论: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影响大鼠心室肌胶原纤维组织结构,Cx43、Cx45的分布和表达,大强度疲劳训练可造成心室肌胶原纤维病理改变,Cx43、Cx45构型和量的变化,推测与运动实践中室性心律失常及运动猝死的发展、发生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利用肌球蛋白重链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对股四头肌肌肉活检样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分析肌纤维亚型的转变和肌细胞横截面积的变化,同时用电泳的方法观察肌球蛋白重链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ⅡD/A混合型肌纤维的比例在力量训练6周和12周后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Ⅰ/ⅡA混合型肌纤维的比例在力量训练6周和12周后都出现了显著的上升.电泳分析发现在两个训练组的MHCⅡd/x含量的比例都在训练12周后出现显著下降.另外,力量训练造成了Ⅰ和ⅡA型肌纤维的横截面积在12周后显著增加.因此我们得出,不同训练模式后受试者的肌纤维展示了对训练过程不同的适应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