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具有平民化气质、冰清玉洁的仪琳对佛法抱有坚定信念,无论何时何地,她都坚信佛法,并能从中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奢华的生活造就了妙玉的贵族化气质.只是常以“槛外人”自喻的她却很难做到超凡脱俗。仪琳和妙玉都与书中男主人公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可在许多方面,两人的表现却又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的妙玉在金陵十二钗中排名第六,名列王熙凤之上,由此可见她在书中的地位,但曹雪芹在写到其身世来历时却多用隐笔,连家族姓氏都讳莫如深。然而从她带发修行、情趣高雅、生活考究等蛛丝马迹中仍透露其不凡的身世。  相似文献   

3.
勘破红尘与寻找净土者的痛苦抉择—惜春、妙玉出家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家,即宗信佛道,是人们为争取精神解脱的一种选择.惜春目睹了贾府由盛变衰的渐变过程及三位姐姐的不同人生悲剧之后,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看破红尘,无奈抉择,以求一方净土而自慰.妙玉,自幼生活在如同贾府的豪富之家,在幼小的心灵里就对尘世有种种臆度怀想,竟至酿成精神癔病而疗治无效、终被父母送往空门以息尘念、始有好转.进而,生活在贾府污淖之地,欲洁何曾洁,遂使俗念萌生,仍旧逃不脱“风尘肮脏违心愿”的凄惨下场.在封建末世,如花似玉的妙龄女郎无论如何也找寻不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乐园.  相似文献   

4.
庐隐小说的思想主流是揭示理智与情感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作品的主人公个人理想追求与冷酷的社会现实的矛盾之中,还表现在作品人物对爱情的执着与封建意识浓厚的矛盾上面。其思想主流形成的原因是作者坎坷而充满悲喜的人生经历,以及黑暗而多变的社会现实的影响,而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陵十二钗”中的妙玉,对宝玉有一种特殊的情缘。拢翠庵品荼;芦雪庵联诗,罚宝玉乞梅;宝玉生日,妙玉“飞帖祝寿”;观棋时心神荡漾,而其最后之“终陷泥沼中”,则表明了妙玉的感情是一种毁灭的美。  相似文献   

6.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写景抒情散文,不同时代的读者对该散文的解读和研究都集中在优美的语言和意境上,挖掘该散文独特的美学价值。其实从深层次的情感构建来看,本文还具有丰富的矛盾和情感悖论,这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挖掘的内容。在优美的文字背后,潜藏着作者独特的情感内容,通过文本细读,可以更好地探寻朱自清的精神世界,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感受到作者精神的困顿与迷茫。  相似文献   

7.
黄开红 《今日教育》2010,(11):16-16
上午九时.抵达北碚。调研组分别在重庆市48中、重庆市朝阳中学先后听课15节.完成对240位学生和46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对44位学生和46位教师的访谈。下午四时,召开了北碚区教委、教师进修学院和全区8所高中学校领导及相关人员参加的北碚区高中新课程实验初期工作会。  相似文献   

8.
自《呼啸山庄》问世以来,关于这个悲剧的爱情故事和希斯科里夫的多变性格与矛盾情感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希斯科里夫这个人物形象和他的怪异个性就成为了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其中,爱和恨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贯穿小说的一条主线。基于此,主要探讨了希斯科里夫的矛盾情感。首先介绍了学者们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接着分析了希斯科里夫与凯瑟琳的爱情故事,并阐述了希斯科里夫性格扭曲的过程以及希斯科里夫矛盾情感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一天,和同学们在课堂上共同学习,其中一节联系到了杜牧的《过华清宫》,当讲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时,有同学起身问道:"老师,诗句中的"红尘"作何解?为什么叫红尘,而不叫黄尘呢?好像马蹄带起的尘土是黄色,而非红色吧?"笔者想进行讲解,却无从开口,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得打哈哈,对学生说这个问题作为本节课的任务,课后查资料,下节课上解决。说真的,在平时,对这些"小问题"不太注意,也没有认真去了解,结果卡在了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中的小尼姑们作为红楼少女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其实这个群体更能体现女性的悲剧命运。妙玉与惜春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表,她们在出身、才能、性格、情感诸多方面具有鲜明的可比性。文章试图通过对二人不同方面的比较,进一步揭示二人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情感体验是一切音乐能力发挥作用的前提,情感体验的激发与培养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体验场景,使学生通过自然的情感体验获得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完善他们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唐宋词产生的审悲快感入手,探讨为何充斥着悲哀、感伤、愁苦的词作能给人带来审美上的愉悦.一方面,结合中国原有的"以悲为美"的文学传统与文人心态、唐宋的时代特点及词人心态探讨其原因;另一方面,结合西方的悲剧美学理论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学术情怀不仅代表着一个研究者对自身研究对象独特的学术化思考方式与立场选择,也反映了研究者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彰显着研究者的学术品位与现实情怀。本文通过对格兰·A·琼斯(Glen A.Jones)、露丝·海霍(Ruth Hayhoe,中文名:许美德)、比尔·雷丁斯(Bill Reading)三位加拿大高等教育研究者对高等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独特学术研究方式与价值追求的分析,进而展示出加拿大高等教育研究者独特的学术研究视野和人文情怀,以此呈现出一向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不受关注的加拿大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诗学中有为数颇多的情感观,这些情感观在真、善、美三个价值向素的作用下,有合乎逻辑的演进过程。对情感的每一次善性规范,都是对情感本真状态中冲动的约束和压抑,而对情感本真状态的追求,又是对情感冲动的维护,于是出现了“求善”与“求真”的矛盾对立,这一矛盾对立推动了中国古代诗学中求善情感观与求真情感观的发展演变。无论是经道德理性规范约束的情感,还是无拘无束的情感,都可作为审美的对象,不管“求善”“求真”矛盾对立中谁为主导,对情感的审美从未间断,审美观也没有间断生成,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情感审美观随求善情感观与求真情感观的发展演变而同步演进。  相似文献   

15.
负性情绪会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引起高职院校学生负性情绪的原因包括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等。从原因着手,找出负性情绪产生之前的控制方法和负性情绪产生之后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歌声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如果我们所培育的学生只是一个个会唱歌的"机器",缺乏来自心灵深处的真情实感,那他的歌声永远不可能感染孩子们。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是中国新诗运动的主潮,而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臧克家始终坚持将目光向下,在诗歌创作中体现出对底层民众的关注,呈现出诗歌创作中人生感受“悲悯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论视野中的情景论,主要在三个维面上展开:一是对情景交融的探讨;二是对情景主宾关系的考察;三是对情景创造的其他有关问题的论说。上述三个维面,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古典情景之论,将其推到了完善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从感情的基础到感情的温度直至感人的程度都以更加深刻的意义诠释了"至情"的含义。倘若说《牡丹亭》为"至情"提供了一个高度,那么《长生殿》定是在它的高度上自然生发了自己感人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Using the notion of structure of feeling by Raymond Williams, this article seeks to illuminate an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Korean English teachers’ anxiety and deep sense of insecurit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ELT).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how their anxiety is grounded deeply within unequal social relations and how they reframe their anxiety through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bias of their own anxiety, it points out the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emotion; teachers’ emotions are shaped by dominant ideologies that constitute the social structures constraining their position as teachers, while their engagement with those emotions also enables their self-transformation towards gaining confidence as teacher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emphasise the tension between social structure and agency in teachers’ emotional experiences and discus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