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了“作文与做人的统一”,警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力戒“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情;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圈子,接触外部环境,培养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前进和发展,在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双重目标下,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和全方位的引导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张扬学生的个性,提升语文教学的魅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够使学生的语文作文意识更加强烈;小学语文课堂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想和方法还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下对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写作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刘春霞 《考试周刊》2013,(75):36-36
<正>教育贵在育人,育人如养花,花开千朵,万紫千红,形差味别。教育不是用模具铸出产品,而是要让人人之中有他人,但每个人都有个性,个性应该像岩石一样坚固,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建筑在它上面。在作文教学中,要彰显学生个性,让学生在作文中认识个性,并加以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  相似文献   

4.
所谓个性化作文,就是要解决学生作文模式化的问题,其基本内涵就是“需要”、“自主”、“真实”、“创意”。把作文变成学生的一种需要是前提,没有需要,就没有个性化。把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素,教师不宜以一些条条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强调习作的“真实”,意在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作文之本就是“求真”。鼓励学生有创意表达,是个性化作文的理想境界,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励学生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文,这就是在表达上有创意。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进行日常的词汇积累,通过组织一些成语接龙等游戏活动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因为仿写句子段落可以使他们更容易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记日记不仅可以使学生养成练笔的好习惯,而且也让他们发现了生活中更多的细节、更多的美,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理应重视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7.
刘毅 《成才之路》2013,(26):67-67
为进行初中作文的有效教学,广大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语文教师更应该致力于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研究和探索,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这也是作文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由之路。一、张扬个性是初中作文教学的本质要求《新课标》提出了写作个性化的目标:"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一目标的指向是要求学生的写作首先是自己需要写作,完全是自主的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的个性化,就是指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作文,写创新的作文,自主、真实、创新就是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适度的夸张、虚构、润色是允许的,但文章应是真实的;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的作文具有个性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卢琼娥 《考试周刊》2013,(28):72-73
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作文本质的回归,强调作文训练要从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出发,与学生的生活挂钩,用充满个性的语言表达,写真体验,抒真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文章提出了促使学生个体化写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为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个性化作文正是从“以人为本”的认识论出发,破除一切陈腐的传统和现实中不利于“人”的独立生存与自由发展的束缚,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个性鲜明的基础和才华恣意施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在《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探讨个性化作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个性化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式。开展个性化课堂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了解,同时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因此,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从个性化角度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年龄增长,高段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有所发展,不但兴趣、爱好变得广泛、稳定,而且渐渐形成看待事物的标准,连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也得以发展,这正是个性作文教学的前提。因此,笔者在拓宽学生思维空间基础上,从"优化教学指导、丰富学生言语、激活学生思维、感悟表达独特、活化个性评价"着手,努力实践研究促进高段学生个性作文发展的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作文"个性化"、"写主观感受"成为作文教学的方向.个性化写作是指学生在天赋所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因此在新课堂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写作主体个性的自主发展.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展示个性的平台,放飞他们的童心、童真、童趣,促使完满个性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教育家奥苏伯尔说过.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知晓学生所知。实现作文个性化,就应当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写自己想写的话,以其手写其心,以其心抒其情。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逐步养成个性化作文的习惯.这样才能发挥其写作专长。张扬其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母语教学的语文课,对于我国国民的生长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不仅教会我国的人民认识和掌握母语,还通过各种方式,比如作文、阅读等来锻炼我国国民的理解、阅读和表述的能力。因此,我国在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重点的真对我国的语文课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非常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想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个性化教学模式是不错的尝试。本文将结合相关教学实例从不同层面分别谈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展开应当首先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作文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表达,表达内容的来源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许多学生在作文时都言之无物,或者完全不知道如何下笔,这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不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写作习惯与写作理念的时期,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习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想写、有东西可写、会写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历来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写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课程。学生怕写,教师怕教。相信许多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写作教学应贴近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学生生活在广阔的蓝天下,辽阔的原野上,可感知的新鲜事物是非常丰富的,这些都可以是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走进生活,利用农村特有的素材,就地取材,积极挖掘,努力打开作文新局面。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树立他们作文的信心,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杨转琴 《学周刊C版》2020,(2):116-116
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千篇一律.学生的写作素材有限,写作思路又容易受到作文书的影响和局限,因此个性化的作文比较罕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个性化写作,对学生的创新式写作活动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抒发自身的情感体验,将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文题目,打造契合班级学生语文学情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礼云 《双语学习》2007,(7M):20-21,23
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具有极其丰富的潜在的创造性因素。但是由于受到应试现象的影响,小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作文缺乏个性,作文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套话、假话连篇。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实施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