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以下简称「课本」)第六页到第十页,讲的是「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这里就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遗物,提供一些课本上所涉及的有关资料.一九七三年六月到一九七四年一月,在浙江省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渡村,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发掘面积虽只有八百一十平方米,但是收获的物品与价值都是惊人的.发现了骨耜和大量稻谷(籼稻)遗迹,出土大片木构建筑的遗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和新昌县等10单位发起的“长江下游古文化研讨会”于1987年10月15日下午在浙江省新昌县开幕。来自全国15个单位的考古、历史、旋游专业的8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河姆渡、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长江下游古文化资源的开发”三个问题进行了中心发言和分组讨论。会议历时四天,收到论文20余篇。会议中心发言人首先介绍了河姆渡遗址概况及近年的研究动态:该文化距今7000年。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曾出土大量骨、石、木器和谷物堆积物,依次叠压的四个文化层,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东部。人们最初怀疑其年代上限,认为海象沉积层不可能存在四千年以上人类遗迹,(海象沉积晚于4000年)对长江流域7000年文明持怀疑态度。直到根据炭14同位素测定后,其价值才得到肯定。故此,太  相似文献   

3.
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村东北的河姆渡文化遗址,是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迄今我国所见最早的人工栽培稻以及创造“干栏式”榫卯结构建筑而闻名中外。可是,对河姆渡名称的来由,未曾引起人们的注意。就此,本文略作说明。最近,在河姆渡一座民宅的断壁残墙中,发现一块碑石,高约二米,宽约一米,题为“黄墓渡茶亭碑”,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孟秋立。说明乾隆时,河姆渡称黄墓渡。抗日战争时的当地乡土历史教材,仍称此地为黄墓渡。查地方志,黄墓渡因汉代黄公而得名。  相似文献   

4.
原始先民食用稻米的历史很早,在距今9000年至14000年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上层,就已发现有水稻出现的迹象。迄今国内出土稻谷标本的遗址中,时代早且数量大的当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这里发现了7000年前的稻谷遗存。经鉴定,当时这里人工栽培的水稻中,  相似文献   

5.
三座店石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村北的阴河左岸,分布在一座山包的顶部及南坡,由大小两座并列的石城组成,总面积约12000多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包括大城的绝大部分和小城的全部。清理出石砌圆形建筑基址65座、窖坑49座,以及规模巨大的城墙及其马面等遗迹。  相似文献   

6.
梁太鹤 《毕节学院学报》2007,25(4):F0002-F0002
赫章可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现大量战国至汉代的墓葬及遗址。40年来,这里先后进行过9次考古发掘,其中较大规模的发掘有3次,出土许多重要的文物及遗迹。难怪有人把这里称为贵州夜郎考古的"圣地"。2000年秋天,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赫章县文物管理所在这里发掘了108座夜郎时期土著民族墓葬,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7.
梁太鹤 《毕节学院学报》2007,25(2):F0002-F0002
赫章可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现大量战国至汉代的墓葬及遗址。40年来,这里先后进行过9次考古发掘,其中较大规模的发掘有3次,出土许多重要的物及遗迹。难怪有人把这里称为贵州夜郎考古的“圣地”。2000年秋天,贵州省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赫章县物管理所在这里发掘了108座夜郎时期土民族墓葬,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8.
《毕节学院学报》2007,25(3):F0002-F0002
赫章可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现大量战国至汉代的墓葬及遗址。40年来,这里先后进行过9次考古发掘,其中较大规模的发掘有3次,出土许多重要的文物及遗迹。难怪有人把这里称为贵州夜郎考古的“圣地”。2000年秋天,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赫章县文物管理所在这里发掘了108座夜郎时期土著民族墓葬,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9.
闻名中外的陶寺遗址发掘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年4月至6月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首次发现了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这一发现使中华民族国家起源提前了近千年。 位于襄汾县城东北约10公里的崇山脚下,有一处震惊中外的帝尧时期的陶寺文化遗址。五十年代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78年到1982年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在这里进行了有计划的科学发掘,遗址在陶寺、李庄、中梁、东坡沟四个村庄之间。发掘1200多座墓葬和一些小型房基──陶窑、窑穴和灰坑,出土了陶盘、鼍鼓、特磐等大量珍贵文物。尤其是彩绘蟠龙纹陶盘…  相似文献   

10.
这张历史挂图,是配合《中国历史》第一册“氏族公社”的教学的。为了说明原始农业的发展,编选了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陕西宝鸡出土的石铲,李桦同志绘制的原始农业版画。为了反映原始手工业的成就,选编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划花陶盆,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在半坡遗址发现的陶窑复原图。我国是世界土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大约在一万多年以前,就已开始出现农业。当时,氏族制度有很大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分布地区也逐步扩大。在  相似文献   

11.
赫章可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现大量战国至汉代的墓葬及遗址。40年来,这里先后进行过9次考古发掘,其中较大规模的发掘有3次,出土许多重要的文物及遗迹难怪有人把这里称为贵州夜郎考古的“圣地”。2000年秋天,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赫章县文物管理所在这里发掘了108  相似文献   

12.
梁太鹤 《毕节学院学报》2006,24(6):F0002-F0002
赫章可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现大量战国王汉代的墓葬及遗址。40年来.这里先后进行过9次考古发掘,其中较大规模的发掘有3次.出土许多重要的文物及遗迹。难怪有人把这里称为贵州夜郎考古的“圣地”.  相似文献   

13.
半坡遗址     
在人类发展史上,我们中华民族和世界上许多民族同样,经历了若干万年的无产阶级的原始公社。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是关中地区的一处典型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村落遗址,距今六七千多年。遗址于一九五三年发现。现存面积约五万平方米。一九五四年由考古工作者进行发掘,到一九五七年止,只发掘了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在发掘的基础上,于一九五八年在这里建立了我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半坡遗址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文物古迹的重视和关怀。半坡遗址地处西安东郊浐河东岸第二台地,这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都十分优越。根据遗址中出土的各种动物骨骼和植物胞粉分  相似文献   

14.
赫章可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现大量战国至汉代的墓葬及遗址。40年来,这里先后进行过9次考古发掘,其中较大规模的发掘有3次,出土许多重要的文物及遗迹。难怪有人把这里称为贵州夜郎考古的“圣地”。2000年秋天,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赫章县文物管理所在这里发掘了1  相似文献   

15.
梁太鹤 《毕节学院学报》2007,25(1):F0002-F0002
赫章可乐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发现大量战国至汉代的墓葬及遗址。40年来,这里先后进行过9次考古发掘,其中较大规模的发掘有3次,出土许多重要的文物及遗迹。难怪有人把这里称为贵州夜郎考古的“圣地”。2000年秋天,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赫章县文物管理所在这里发掘了1  相似文献   

16.
<正>一、关于遗址发掘和考古简报西水坡遗址位于濮阳县城西南隅,平面呈曲尺形。1987年发现三组蚌图后,1988年又进行大面积发掘,共开探方、探沟170余个,加上对遗址南端30座东周排葬坑的清理,总计发掘面积6000平方米,文化层自上而下为宋、唐、晋、汉、黄河淤积层、东周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和仰韶文化层。仰韶文化层又分上、中、下三层,发现的遗迹有房子、窖穴、灰坑、窑  相似文献   

17.
罗家角遗址在桐乡县石门公社利星大队,因座落在罗家角村而得名.一九五六年发现、一九六一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七九年配合农田基本建设,在省文管会主持下进行了科学发掘.揭露面积1338平方米.发现了重要的遗迹和遗物,取得了较大的科学成果.不少干部群众前来参观,不少专家学者前来考察.罗家角遗址成了考古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普通的乡村也成了人们注目向往之地.罗家角遗址有什么奇特?又有什么价值!本文就发掘所得,作粗略地介绍.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考古学兴盛,巢湖流域10余处史前文化遗址被发现与发掘。地下古人类化石和遗迹揭露,证明了巢湖区域30万年古人类的历史活动,也证明了文献记载有巢氏的很多故事。和县猿人、银山猿人、薛家岗、凌家滩等遗址,其文化遗存和遗迹,证明了有巢氏“构木为巢”、“筑巢而居”、“编槿而庐”的历史。遗址出土“杉树”、“阳鸟”、“猪首”、“龟”等特有的玉雕,不仅证明了有巢氏生活区域所在,也证明了有巢氏崇拜树木的精神文化,7枚“人俑”玉雕出土,展现了距今5千年的人物形象,其原型就是有巢氏人物。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在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遗迹12处,其中房址6座、矿坑5处、岗哨1座.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类,一般由房址主体、门道、储藏坑、操作台、灶址、活动面等组成.出土有陶器、石器、铁器、玉料及石料、动物骨骼和木炭遗存等.聚落呈现出山顶岗哨、山体两侧矿坑、山麓底部低平处的房址和选料区的分布特征.其内涵划分为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和骟马文化两期遗存,年代为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年.是目前国内已知开采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矿遗址,对探讨中国早期透闪石玉矿的开采利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油坊遗址     
王油坊遗址位于商丘市永城西27公里郧城镇王油坊村东北400米处,北靠浍河(古涣水)支流龙兴沟,东距浍河250米,为旧黄河淤泛之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的厚度一般在3米以上。周围地势平坦,遗址略高于地表,东西和南北向长皆约100米。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油坊遗址于1936年被发现,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与商丘地区文管会联合进行了两次发掘,清理出房基11座,灰坑25个,出土了大批龙山文化晚期的陶石、骨蚌、角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