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难在哪里?——关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问题认识的调查与思考江苏省射阳县教师进修学校王近人逢超我国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可转轨的现状告诉我们:这转轨太难太难了。难之一是应试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它似乎已经和我们...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伴随着21世纪的脚步悄然迈近,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高素质人才所采取的战略性调整。北京、烟台等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在十五年前就开始了素质教育,已取得了巨大成绩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在近两年才起步,且举步艰难。推进缓慢。表现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讲的素质教育的话,管的却是应试教育的事;学校素质教育喊得响响亮亮,应试教育却抓得扎扎实实;教师唱的是素质教育的曲,演的却是应试教育的戏。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  相似文献   

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也是我们面向21世纪的教育战略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为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坚定了信心。但在实际操作中 ,常感到困难重重 ,校长们嘴上讲素质教育 ,实际上还是在实施应试教育 ,假期补课、休息日补课 ,减负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是复杂的 ,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升学竞争给中小学带来的升学压力。一、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升学竞争升学竞争是指为了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而展开的升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高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培养新世纪人才,高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当前影响高校素质教育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中小学应试教育;二是激励机制;三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四是教学主渠道优化不够。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几个误区谭为发,韩东初素质教育的实施,给中小学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有些现象是不容忽视的,诸如普通班大搞素质教育,毕业班苦干应试教育;一边唱素质教育的调子,另一边片面强调智育;宣传素质教育时,大张旗鼓,评价学校工作时...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从三个方面简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国民教育一直致力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意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小学生的素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然而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实施过程中存在缺陷。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及其内容1.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概念。中小学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其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素质,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注重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能力、学生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对部分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的调查□林松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一次重大改革。笔者在对一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对此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近年来,这些学校认真贯彻《纲要》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全...  相似文献   

9.
建立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初探河南油田教育处处长杨光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任务,从此,向素质教育转轨就成为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  相似文献   

10.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钢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现就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以下意见: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的紧迫任务(一)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ZI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要摆脱“应试教育”影响,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不仅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总对策,也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我们结合具体实际,在“减负”和实施素质教育总体思路和确立工作重点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们主要抓了四个思想观念转变:一是明确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体适龄学生的素质,把培养少数英才的观念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培养观,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三是增强办学效益,办出特色,努力向“学…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阶段,推进素质教育并非不要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法。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直接影响着普通高中特别是高三年级的教学。勿用讳言,目前高三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考取得好成绩而努力,基本上属于应试教育,但应试教育并非排斥素质教育,其中也包含很多素质教育的内容,特别是高三历史教学,素质教育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于我们对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认识和把握,是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对我国教育  相似文献   

15.
要理直气壮地实施素质教育本刊编辑部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和主攻方向,也是21世纪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项重大课题。实施素质教育,是关系到基础教育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时至今日有关素质教育研讨与实施都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为使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健康有序 地向更深层次发展,全社会仍必须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必革,急需各方面的人才。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就必须打破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实施素质教育,避免“高分…  相似文献   

17.
加强教学的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那广旭素质教育是在时代的呼唤和期望下而产生的新事物。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往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已很难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必须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目前我国中小学的现状而...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庞玉锁耿彦忠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如何通过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如何进入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算是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摆在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想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分清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所谓“应试教育”,指的是特定意义上的应试教育,它是相对于素质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是传统教育中一种以应试为目的应试化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它具有以下特点:①以应试升学为轴心设置课程,重视智育课程及考试科目。②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扼杀了…  相似文献   

20.
摆脱“应试教育”束约,走上素质教育轨道,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这是因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讲步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在21世纪世界范围激烈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地位的迫切需要,也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提出使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轨道,正是针对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同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的严重矛盾所采取的对策,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针对性。有些同志不理解,为什么在强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同时,还要提出使中小学摆脱“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