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集中在园林中。中国园林也可以视为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包括美学精神的感性显现。中国园林的美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儒道兼得,取格“清雅”。儒家思想有两个基本点:家庭文化本位和人生价值本位。中国的园林总是营造出浓浓的家庭意味,但是儒家的等级思想以及由礼仪体现出来的法度井然,也从园林中处处见出。为了励志,园林的风物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怀。中国园林造园的基本理念是“法自然”,从本质上看,园林是退隐的精神寄托物。这些充分体现出道家的思想。从整体来看,中国的园林,其文化精神是儒道兼得,而重在“道”意。园林宜雅,雅而脱俗;园林宜清,清而出尘。“清雅”可以视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品格。第二,气韵生动,重在“韵味”。中国园林的美学品味尚“韵”,也就是尚“含蓄”。中国古典美学关于“隐秀”的理论在园林中有突出的表现。第三,众美荟萃,趋于乐境。中国的园林是一种综合的美。它有自然的美、人工的美。人工的美中,最为突出是艺术美。中国园林造园的最高理念是音乐的。中国园林所追求的是类于音乐却又超越音乐的境界。第四,天人合一,人间仙境。中国园林最高精神是天人合一。中国园林在物质上是现实的,在精神上却是理想的。它是人间的仙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中各构园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关系,而整个园林以及园中各构园要素与人之间也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诗化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深受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生态美和文化生态美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诗化的结构,这也意味着中国古典园林是人们实现诗意地栖居的绝佳所在.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人地关系思想史上的精粹,长期以来,它一直沿上下两条脉络演化发展。儒、释、道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三大代表,对“天人合一”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述,而园林或建筑景观的设计也深受其影响,表现出同中有变的差异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探讨“曲”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路径、山水、植物方面的应用,指出“曲”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重要特点,并指出在现代园林中应充分利用“曲”,使现代园林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意在阐明道家“贵柔”思想和文人园林以及隐逸文化的关系,论述了隐逸文化存在的必然性以及道家“贵柔”思想对文人园林的指导作用。旨在阐明我国古代造园活动与古代哲学一脉相承,为研究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古典哲学思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邹玲平 《教师》2010,(2):124-125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美学观。人和自然的关系是美学探讨的首要问题之一。西方美学固守人类中心主义,力倡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人和自然的矛盾日益恶化,美学也因此渐入困境。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科学地阐释了自然和人的关系,自古重视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受到了中西美学家们的推崇和肯定,也承载了西方美学走出困境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在“总序”中,作者指出:“人类的一切宗教都是人类的文化创造,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是这样。这是一条为全部人类历史、思想史证明了的普遍原理。”在中国,“宗教鸦片基石论”和“宗教落后论”曾长期流行,“文革”之后,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的反思,从宗教人类学和宗教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宗教,深入把握宗教的民族性和文化性,重新给宗教做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8.
王琳琳 《科幻画报》2022,(6):223-224
中国园林有“园林之母”的称号,足可见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位置。当代的中国与时俱进,园林的设计也融入了世界性的美术理念,仅靠传统的美术教学,已经很难满足现有的专业需求,如何在有限前提下,更快、更好地掌握美术基础知识、衔接专业课桥梁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需求,本文从素描、色彩、构成的三个角度剖析当代中国园林专业美术教学的现状,从中找出更具有科学性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北宋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园林已成为当世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记的创作也表现出作者主体意识张扬,园林书写雅致化等艺术特质.与此同时,士人“桃花源”式的书写范式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失乐园”情结.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园林史上独具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代意义上的“园林”一词,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有过很多称谓,既有“供帝王游憩的宫苑”之称,也有私人的“山居、别业、林亭”等称谓。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园林”一词称谓的变化,探究其从皇家贵族逐步面向文人士大夫,从帝王狩猎、游赏的境域到自然山水园,再走向城市宅园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凝聚着人类向往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愿望和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匠心独运的布局安排、独特意境都体现出古代造园中诠释"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上的表现影响深远,对当今造园艺术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克己复礼”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最具东方特色、也最重要的命题,它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命题。“克己复礼”是一个非常重要、特别深刻的哲学命题,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建立在人类深刻认识到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的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并利用这个原理来科学地调整各种关系,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强烈要求道德的支撑,而建设良好的社会公德,也就是“复礼”,无不是建立在“克己”的基础上,无不是从“克己”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本文通过对东西方园林风格的比较和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园林典型的“天人和一”、“追求自然”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园林中的政治意识和儒家意识,以及园林中所呈现的文学现象和其极具自然的造景手法,从而突出了中国园林物质和精神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园林作为人类了解其社会生活的独特视角,它所表现出来的形态无疑是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文化所支撑和驾驭的。我们中国的古典园林曾经是非常灿烂辉煌的,正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的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园林保持其独特外在魅力的最坚实的内在因素。就像基因是体现生物外在特征的内在密码一样,是中国的文化构建了中国园林独特的形态,并且,我们永远不能割断文化基因的遗传性与延续性。  相似文献   

16.
书院园林以造园四要素当中的地形地貌、建筑构建、植物造景、筑山理水作为主要元素,形成了“景有尽而意无穷”的园林境界。书院园林作为人类栖息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生存状态,具有跨时代的研究价值。江西古代书院营造以中国古典文化和江西独特地质地貌为依托,巧借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设计理念,形成独居风格特色的地域特征与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本文通过对宜春地区古代书院的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园林营造,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剖析,进一步了解宜春古代书院园林独特设计理念及艺术特色,为当地园林建设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山水园强调与绘画的互渗与交融,往往将绘画原则转借到园林的建造上,使园林艺术与山水画艺术有机地统一起来。中国古代山水园讲究诗情画意,通过“画境”、“生境”和“意境”来营造园林的境界。中国古代的山水园林侧重“水石入画”,对水石极为重视,对水石的处理手法非常丰富,掇山叠石形式多样。中国古代的山水园林被称为“文人园”,它将诗文、词曲、书画、金石、戏曲等摄入其中。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综合美更突出地融入绘画、文学和书法因素。正是这些艺术因素的介入,才丰富和浓化了中国园林的景观艺术和美学意蕴。因此中国山水画理论在古代的山水园林设计中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会了绘画、书法、建筑等多门艺术成就,与文学更是密不可分。清代钱咏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这说明了造园与文学创作的相通之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文,文实园”口l。其中,中国古典园林更是把园林与文学这种盘根错节的特殊关系发挥至了极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东方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世界的园林史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几千年华夏文明的传统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环境关学。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之处在于“法师自然”是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是环境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它在明清时期古典园林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从园林的意境、布局、环境等方面.对明清古典园林中所体现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