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大利的高等教育被形象地比喻为“美味可口的匹萨饼”。意大利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很多大学建校都已超过500年,波洛尼亚大学、帕维亚大学、帕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是欧洲发展高等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著名的波洛尼亚大学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帕维亚大学、帕多瓦大学等也均属欧洲最早的大学之列。目前,意大利全国有大学66所,在校大学生150万人,博士研究生1万人。  相似文献   

3.
竹之 《时代数学学习》2006,(9):M0003-M0003
卡尔达诺 卡尔达诺1501年生于意大利帕维亚,1576年卒于罗马.他在数学、哲学、物理学、医学中都有一定的成就,曾经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并曾在米兰的医学院认教.同时卡尔达诺也一直醉心于占星术和赌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今年4月份,我有幸参加中国大学校长代表团到意大利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考察。先后访问了6所大学和一个研究单位。依次是帕维亚大学、米兰大学、米兰高等工业学院、锡耶那大学、维特堡大学、罗马第二大学、以及农业研究财团的IRI公司。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情接待。我们参观了意大利大学的实验室、研究室、图书馆、课堂、农业试验场,同大学校长、学院院长、系主任、教师等进行了广泛交谈,  相似文献   

5.
林革 《今日中学生》2012,(35):25-26
卡当(Jerome·Cardan 1501~1576)出生于意大利帕维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非凡杰出同时也备受争议的数学家。他称不上光明磊落令人尊敬的谦谦君子,但他对于数学的执著、领悟和贡献却有据可查毋庸置疑;他不能算胡作非为欺世盗名的奸诈之辈,但他圆滑诡异的处事方式和亦正亦邪的处世风格,令人们的评价莫衷一是,赞美和恶名在他的身上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6.
一、大学教育意大利的大学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公元45年就已建立了罗马文法学校。公元150年,建立了君士坦堡大学。现在的波洛尼亚大学(L’UniversitadegliStudidiBologna)创建于11世纪,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它和它以后建立的牛津大学(1168年)、巴黎大学(1180年)等欧洲其他大学一样至今仍有很高的名望,帕维亚大学、帕多瓦大学以及后来的比萨大学、罗马大学等也都是欧洲古老而著名的学府。意大利大学有国立和私立两种,除少数几所是私立的以外,其余都是国立的。国立大学的财政和职能是由国家决定的,私立大学为国家…  相似文献   

7.
卡尔达诺     
卡尔达诺1501年生于意大利帕维亚,1576年卒于罗马.他在数学、哲学、物理学、医学中都有一定的成就,曾经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并曾在米兰的医学院认教.同时卡尔达诺也一直醉心于占星术和赌博的研究.在数学界,人们听到关于卡尔达诺最多的就是关于三次方程解法的“卡当公式”(卡尔达诺的英文名字拼写为“Cardan”,一般译为“卡当”).对于“卡当公式”,流传着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当时对于三次方程的解法问题,有几位数学家在同时研究,其中,塔尔塔利亚发现了多种方程的一般解法.卡尔达诺当时也在研究方程问题,并准备写一部专著.卡尔达诺当即向塔氏请…  相似文献   

8.
<正>1801年12月21日,应拿破仑的邀请,伏打在法国科学院对他的发明——伏打电堆进行了演讲。当伏打演讲并演示完毕,拿破仑拉着伏打走向讲台的一侧说:"伟大而神秘的自然界面前的帷幕被天才揭开了一角。天才不多见,对他们仅仅赞赏是不够的,应该让他们得到奖励。因此,我为电学领域中天才的发明者设立20万法郎的基金。第一笔奖金,我授予帕维亚大学的亚历山德罗·伏打教授。"  相似文献   

9.
环绕地球     
意大利 意大利全称意大利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亚平宁半岛和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大岛西西里岛、萨丁岛组成。首都是罗马,全国人口约6000万,其中94%为意大利人,主要宗教为天主教。意大利是一个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民主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而在意大利境内,还有两个主权袖珍国:梵蒂冈和圣马力诺。  相似文献   

10.
如果有人对外国人提起意大利烹饪,大部分人总是想到意大利披萨和意大利细面条。这是一种可悲的过分简单的想法,因为意大利饭菜不仅美味可口,而且丰富多彩。几个世纪以来,意大利经历了独立的王国、公爵领地以及共和国等许多时期,这使得当代意大利人的食谱犹如他们的语言一样绚丽多姿。例如,馅饼(Pizza)是意大利南部的一种地方食品,它集中了勤俭厨师所追求的一切优点——价格便宜,制作方便,营养丰富,而且美味可口。在美国,Pizza被当成主食或零食。而且美国人比意大利人更喜欢Pizza。你可以这么认为许多意大利人甚至从未尝过在外国很著名的馅…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对中国学生开放留学市场这一年多来,行情一直不温不火。意大利方面正通过各种方法,突破中国学生的留学障碍,如意大利教育部推出“马可波罗计划”,为有意留学意大利的中国学生提供7个月的“零起点”语言培训及预科学习,帮助中国学生解决语言问题。外国留学生在意大利换取居留证后,将在医疗、保险等方面享受国民待遇。一些意大利大学还推出了针对中国学生的奖学金计划。相信在意大利政府的推波助澜之下,在未来几年中,将逐步升温。  相似文献   

12.
刘庚 《留学生》2011,(8):38-38
全意大利学联起步较晚,因为2003年前.在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很少.只有40人.2005年中国与意大利签订了教育协议后.当年中国留学生就增加了70人,此后赴意大利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快速增加.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还有一些访问学者,到目前为止.在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已达1万多人。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07,(5)
刚来美国的时候,就有外国朋友对我说,有中餐馆的地方就一定有意大利餐馆。意大利菜和中国菜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味道重且品种多样,意大利也是一个美食帝国。世界上可以与中国餐馆在数量与欢迎度上并驾齐驱的只有意大利餐馆。意大利比萨饼、意大利面,简直就是全球"共通语言"。丰富的食材与高超的厨艺,使得意大利在"吃文化"上丝毫不逊于中国。我当时听了直摇头,只知道意大利歌剧出名,没尝过意大利美食,实在不知道到底有多好。一天,我和一个美国同事到旧金山去开学术会议。我们在街上走着,同事对我说:"你看,那个pasta多有趣!"我以为是一家意大利餐馆,抬头望去,却是一家乐器行。原来同事指的是广告上的乐谱。我顿时明白了,那一个个音乐符号多像千变万化、形象各异的意大利面啊!怪不得意大利的歌剧这样有名,原来他们吃的东西都是音符模样呢!  相似文献   

14.
朱泽培·加里波迪是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卓越领袖,也是近代意大利绝无仅有的民族英雄。在意大利长期遭受外国侵略、分割、统治的情况下,他坚持民族团结,以及用武力反抗外来压迫的爱国革命思想和实践,在争取意大利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史学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是欧洲的一个文明古国。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为古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意大利在长期分裂后,于1870年实现统一。意大利的大城市罗马、佛罗伦萨等都有着辉煌的过去。一、教育制度意大利实行八年义务教育,公共教育经费占政府公共开支的10%左右。教育体制主要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一、国家概况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面积30万平方公里,约为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人口约5700万。 意大利是欧洲的一个文明古国,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为古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意大利在长期分裂后,于1870年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旅游的圣地。亚德里亚海边的绵绵群峰在湛兰的夭幕上划出优美的曲线。触目皆是的艺术瑰宝象娘灿的明珠洒满亚平宁布岛。一方面,黑手党肆虐,政坛又闻迭出。罢工声浪不断,小偷之多令人咋舌2一方面,却是纸醉金迷,歌舞升平,意大利歌剧、意大刮时装、意大利美食向世界展示意大利跷力,而当地人则更痴迷于绿茵场上的狂热,意大利的空气飘漾着浓浓的甜香。笔者曾在1994年作为访问学者在意大利工作过一段时间,利用这一机会,在所到之处,留意于意大利的科学遗迹。意大利的科学文物保管工作相形见细随着岁月流逝,许多史实已无可印证…  相似文献   

18.
蒙台梭利教育法起源于意大利。笔者长期在幼儿园负责蒙台梭利实验班的教学工作.所以一直想到意大利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2008年9月至10月底,笔者利用赴意大利探亲的机会,在意大利米兰、罗马、科莫等市的“儿童之家”进行了跟班学习(一位在米兰的中国留学生给我当翻译)。在此,和大家分享我的跟班经历。  相似文献   

19.
十七世纪法国绘画的三大代表普桑、洛兰和丢凯,都有一个共同的、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几乎是在意大利度过自己的一生,都是在意大利学习艺术的,却又将自己法国的民族特征渗透进艺术创作,从而又直接影响意大利,同时他们又代表了法国绘画的最高成就。他们都离开祖国到意大利去发展,一方面是意大利的艺术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法国在十七世纪中期,君主专制统治非常严厉,宫廷提倡豪华的巴洛克艺术和“绘画必须为装饰服务”,这使有才华的艺术家深感束缚,他们向往艺术创作的自由,就纷纷到意大利去了。洛兰去意大利,则有他自己的特殊经历。…  相似文献   

20.
本篇童话节选并改编自《意大利童话》。这本书是意大利的“格林童话”,由杰出作家卡尔维诺搜集整理而成。这本用标准意大利语重新讲述的民间故事,把一个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今年,2006年,是中国的意大利文化年,让我们在这篇童话中感受浓浓的意大利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