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禹偁谪居商州一年有余,这是他创作历程中最敏感、最辉煌的时期。在这里,他的人生体验、思想境界和创作实践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铸起他诗歌创作的里程碑。王禹偁的诗歌创作在宋初诗坛代表着主流,对宋诗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开启之功。  相似文献   

2.
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他信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积极入世,经世致用。儒家思想作用于王禹偁文化人格的影响是深刻的,可以说,儒家思想和品格是王禹偁文化人格的底色,它决定了王禹偁文化人格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3.
试论王禹偁的“商州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禹偁在谪居商州的“五百五十日”中,写了不少反映商州的具有现实性的诗歌,这在他整个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总起来看,这些诗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从关切与同情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出发揭露社会的腐败;二是从反映人民的劳动、生活及乡土民情、自然风光出发抒写诗人的爱怜之情;三是从谪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出发反映诗人的忧愤与志节.在商州期间,王禹偁写诗有意发扬了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北宋诗歌革新运动起了先驱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王禹偁《小畜集》收录的十三篇记体文,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在北宋初期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其记体文题材广泛,表现范围大,体现出了他重教化的教育思想、直躬行道的政治思想和传道明心的文学思想。在创作方式上,其以记“自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现了士人的浩然之气、责任意识和吏隐观,刻画出了一幅北宋士人精神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6.
基于Lado的对比分析假说(CAH),以商州方言为研究对象,在母语迁移的视角内研究它对该地区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以相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商州方言语音特征的描述。进而将其与英语音段音位系统的对比。找出两种语音体系的异同,从而探究商州方言影响英语语音习得的表现方面。对方言中有助于英语语音习得的起正迁移作用的语音。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方言中阻碍或干扰英语语音习得的起负迁移作用的语音,要通过对比。提高学生对语际差异及其影响作用的理性认识,从根本上避免或克服语音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坛大背景、诗人自身的经历和对诗的理解,决定了臧克家“走向民间”的诗歌倾向,民间精神是一种丰富驳杂、蕴含着生命的精髓与杂质的化精神,它贴近日常人生,对大众表现出真诚的爱。正是这种民间意识的渗入,使臧克家诗作有更多的生活意义和丰富的现代内涵,表现出一种生命活力与内在的质感,民间立场的确定,也使得诗人有意无意地对知识分子的精粹意识。进行了消解,放弃了宏大的叙事体系,有意无意地避开了一些具有震憾性的表现时代精神的命题,在诗作表现的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与个人情感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上留下了某些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向来以格调清新、意境空灵充满了禅趣而著称。同时.他的许多诗歌中也体现了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如重情和渴望建功立业、济世图强,这都是儒家经典文献明文倡导的思想主张。此外,他的一些诗歌中的怨刺内容则继承了“诗可以怨”的儒家诗教说。  相似文献   

9.
冯至是20世纪40年代新诗人中受杜甫影响最大、对杜甫精神领会最深的诗人之一。冯至从杜甫那里继承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继承了把内在生命和外在宇宙对接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继承了在诗歌创作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新精神,并进行了现代化转换,是杜甫千年之后难得的知音。  相似文献   

10.
诗人杨键被许多批评家视为佛教修行者,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常常表达了强烈的对脱离肉体束缚达到灵魂解脱的渴望,对情爱和婚姻的种种怀疑和悲观。这与佛教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屈于身兮不屈其道——论王禹偁道势兼顾的双重文化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王禹偁的文化人格.认为其文化人格具有双重性,即道势兼顾.在实践行为层面上,通过王禹(?)恋禄行为的分析,指出其道势兼顾的具体表现;在意识形态层面上,通过其政治意识二重性的探讨揭示其道势兼顾的双重文化人格的本质.在文化精神层面上,以其诗作为例,印证王禹(?)道势兼顾的文化人格.认为王禹(?)的文化人格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帝王权势异化共同积淀的合果.其积极从道的一面,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宋琬作为"国朝六大家"之一,其诗歌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对于他入清之后即参加科举考试,出仕清朝的行为却很少有人提及。宋琬在清初的身份和经历比较特殊,他以"白衣秀才"的身份参加科举考试,出仕清朝不属于"失节",但其世家弟子的身份和举家被清兵屠戮的灭族之仇对其心态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宋琬仕清的矛盾心态与缘由,并叙述了仕清行为对其诗歌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晚唐宗之后,科场请托奔竞,公道益衰。长期屈抑的寒士,贫困交加,身心遭到严重摧残。随着自尊、自信的丧失,初盛唐寒士笑傲权门的傲岸风骨,为哀伤乞怜的庸俗行为所取代。从而对他们的诗歌创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方言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承载着积淀深厚的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些特殊目的而言,必须保护和提倡方言。通过分析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与方言的关系,并以商州方言为例,概述其承载的地域文化信息并得出结论,方言在地域文化传承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进而提出保护方言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商州方言里有许多逆序词,兼论汉语中的语素颠倒构词以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戴光明 《文教资料》2007,(11):59-60
千百年以来,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文化传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知识分子。郁达夫作为“五四”新旧交替时期的作家,他一方面扎根于深厚的民族土壤,另一方面,又是近代社会民族危机的产物,与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郁达夫的人生经历、个性特征以及他的诗歌创作,都和屈原有着许多相通之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挥之不去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了郁达夫旧诗创作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7.
2泄纪美国著名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是一位很特别的诗人.她的一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就像水一样,永远处于漂流与动荡中.纵观毕晓普一生流放的经历和她的诗歌创作,其中的流放意识揭示了处于中间地带的现代知识分子寻找心灵净土和精神的支点的努力.她的诗歌使人类更清楚、更深刻地意识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追求自身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新诗史上举足轻重的诗人,洛夫以其独特而复杂的生命体验,融合了中西诗艺并不断进行着诗体创新实验.自1949年赴台后,诗人便长期处于漂泊状态,这使得诗人产生身份的焦虑,于是便开始了生命与诗意的追寻及精神原乡的归依,最终在历史的追寻、解构与重建过程中找到了灵魂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9.
曹操是建安文学杰出的代表人物,其诗歌突出的特点是写实,他的诗歌多以时事、政治为描写内容,反映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带给国家和百姓的灾难,也体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这正与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可见儒家思想在曹操的诗歌创作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赋对韩愈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赋中挹取语言资料是韩愈诗歌语汇的来源之一;采用赋法摹写物象是韩愈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从赋体中汲取艺术营养是形成韩愈诗歌"奇崛"风格的原因之一。全面了解韩愈对赋的继承与创新,有助于加深对韩愈诗歌风格的理解,总结其借鉴吸收文化遗产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