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罗燕 《民生周刊》2020,(2):32-34
"治理欠薪的思路要从帮助讨薪转变为预防欠薪,而预防欠薪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依据法律支付工资。"春节将至,农民工讨薪又成社会热点,不过,今年更热的是国家治理农民工欠薪顽疾的力度。国务院在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推出了大动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日前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
《新闻世界》2007,(2):6-10
岁末年终,又是农民工该拿钱回家的时候。类似农民工遭遇欠薪的报道,又出现于各类媒体。“辛苦一年,让农民工拿钱回家过个好年!”寒冬中,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愿望吸引着上至党和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目光。关注的目光,让许许多多的农民兄弟感到了浸入心田的温暖。然而,温暖并没能让所有的农民工把钱带回家。“欠薪”、“维权”等仍是这个冬日里颇有热度的关键词。据建设部门提供的消息,在各地政府的努力下,截至2006年10月,2003年年底前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7亿元,目前已偿付了336.82亿元,农民工工资历史陈欠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是至2006年底,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显示:目前,全国拖欠民工工资已高达1000亿,建筑企业拖欠工资的比例高达72.2%,仅有6%的民工能按月领取工资。  相似文献   

3.
高压态势、重拳治理之下,欠薪情况得到极大改善。2019年年底,一段河北蔚县信访局长怒斥企业负责人,为农民工讨薪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中,蔚县信访局长李海明斥责欠薪企业负责人,"你们欺负农民工""拍拍你自己的良心",这些为农民工撑腰的话被广大网友点赞。第二天,农民工兄弟们便拿到了应得的工资。  相似文献   

4.
罗燕 《民生周刊》2020,(2):22-24
用法治手段治理欠薪顽疾,这让时福茂更有底气了,"恶意欠薪就是跟政府作对,跟法律作对。""我们这里有7条藏獒,它们可能不太听话……"这是时福茂一次代表农民工维权时发生的一幕,用人单位将农民工和律师拒之门外,还进行人身威胁。作为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15年来,时福茂代理了1300余件农民工维权案件,为农民工讨回工资、工伤赔偿金近亿元。  相似文献   

5.
一口气读完《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一文,心目中立即矗立起一组农民工群雕。作者在1200字的篇幅中,成功刻划了面对欠薪老板,要不到工资却选择看守老板物资的农民工的新形象,使这篇首发在《工人日报》2006年1月24日7版上的通讯,最终脱颖而出,荣膺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章读来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这两年,渐渐感觉身边关于农民工欠薪的案例少了。以往,每到年底,总能收到有关欠薪的投诉。有时,听完投诉人的诉说,心中五味杂陈,倍感无力。今年策划农民工讨薪封面选题时,编辑部门的同事们跟我感受差不多,我们甚至为找到合适的案例而发愁。案例的减少,跟近年来相关政策出台和系列行动息息相关,"农民工工资保障网"逐渐织密织牢。  相似文献   

7.
赵琳 《大观周刊》2011,(32):46-47
“恶意欠薪”行为,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侵犯,也是破坏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为了根治“恶意欠薪”这一顽疾,让所有的劳动者不再受其困扰,让社会公平正义得以彰显,刑法将“恶意欠薪”入罪。但是恶意欠薪又引发的相关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兵 《民生周刊》2020,(2):25-27
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展开后,这个春节,是否能让农民工兄弟们不再因讨薪、追薪而发愁?作为用工大户,很多央企加强农民工合同管理,规范用工行为,开设农民工专用账户,由银行代发工资,优先保障支付农民工工资等,这些做法给广大农民工吃下了一颗定"薪"丸。解决好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也是央企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做人要厚道,要有原则,这是优秀通讯《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向人们彰显的朴实而震撼心灵的主题。作品描写的是四位农民工在欠薪老板逃跑后生计处于困境,依然尽心看守着老板财物的事情。作者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从道德层面深刻透视了农民工  相似文献   

10.
根治欠薪     
《民生周刊》2020,(2):18-19
临近春节,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拿到工资,回家过个好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目前,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行动正在进行中,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行动。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攻坚行动从2019年11月15日到2020年春节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劳动获取报酬,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现实中,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通过劳动付出后,并未获得应得的工资,这就是近年来普遍存在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尽管相关部门为此出台了多项管控措施,但这一问题的症结并不能根除.尤其在每年的岁末年初,农民工欠薪问题更是频频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2.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3,(3):12+14+16
焦点六部门联合督察组赴各地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年关将至,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进入关键阶段。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派出联合督察组,赴有关省市对当地开展专项检查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13.
郭鹏 《民生周刊》2020,(9):66-67
"《条例》的制定,是近年来治理欠薪工作成功经验的制度化提升,是依法治欠的重要体现和制度保证。"今年5月1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下文称"《条例》")将正式实施。我国有近3亿农民工,工资是农民工的保命钱、活命钱、养命钱,所以,保证他们的辛劳及时获得足额的报酬,"劳有所得,天经地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现实中仍存在一些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民工问题日益受到高端决策层的关注.媒体近期一改过去农民工报道上正面少、负面多.肯定少、否定多的报道态度.开始露出要为农民工呐喊和立言的端倪;从小报到大报.从广播到电视。改善农民工劳动生活条件、制止向农民工乱收费、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给农民工建造安乐窝、为农民工回乡往返创造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各种报道不时见诸报端,现于声屏.过去漠视、歧视农民工的现象似乎已经改变。那么.媒体对农民工的解读是否真正到位没有偏差了呢?  相似文献   

15.
一口气读完《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一文,心目中立即矗立起一组农民工群雕。作者在1200字的篇幅中,成功刻划了面对欠薪老板,要不到工资却选择看守老板物资的农民工的新形象,使这篇首发在《工人日报》2006年1月24日7版上的通讯,最终脱颖而出,荣膺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文章读来颇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读者论坛     
不要为欠薪者留情面周英杰新年前后,正是各地民工准备离开城市返回家乡过春节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往往是一些用人单位拖欠民工薪金事件的高发时期。遍览全国的各大传媒,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但是,笔者也发现这类报道的一个“软肋”,这就是一些传媒在报道拖欠民工薪金事件时,往往只侧重于民工如何如何无助和凄惨,却很少让欠薪的老板出来“晒晒太阳,见见阳光”。传媒在提到欠薪者的名字时,一般是语焉不详,常常用一个“某”字就轻轻带过了。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由于追讨欠薪的戏剧化冲突和返乡过年的浩浩大潮,使平常极少被关注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农民工,在每一个农历年的年头和年尾,往往成为媒体追逐报道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苏敏 《新闻窗》2009,(4):105-107
今年召开的两会上,“三农”问题依然是中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民工问题也受到诸多关注。作为首个以农民工为题材进行大型报道的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今年4月份推出新一季的“中国农民工”大型讲述节目,继续以全国视野聚焦农民工这个群体,侧重挖掘农民工的创业故事,更加关注中国农民工实时状况。贵州电视台“农民工”系列节目自2007年开播后,在社会和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其中,第一季《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开辟了国内电视媒体农民工题材大型常态性节目制播的先河,第二季《“拉芳”温暖中国农民工》被誉为国内首档面向2亿农民工群体的电视讲述谈话节目。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中国运动员应有自己的礼仪;恶意欠薪不是劳务纠纷;谁更应“无缝衔接”交通;不妨“绿色销毁”走私汽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游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农民工既适应传统生活方式,又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是传统乡村文明与现代都市文明的享用者和沟通者。农村——城市——农村的循环模式形成了农民工进城后的“受者”与返乡后的“传者”角色。本文认为发挥农民工的传播功能需要各级政府树立“信息社会”理念、大众传媒设置合理全面的“农民工议题”、提升农民工的大众传媒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