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宣怀,字杏荪。诞生于1844年11月4日,享年73岁。是位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历史人物。1870年经人介绍他进了父亲的世交——北洋火臣李鸿章的幕府。在李鸿章的提携扶掖下,充分展示了他办洋务的才干和胆识。1872年9月,年汉29岁的盛宣怀就参与刨办厂中国第一个大型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从此开始了他的实业家生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先后创办了湖北煤铁开采总局、荆门矿务总局、广生煤铁公司、金州矿务总局,中国电报总局,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等实业。他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盛宣怀正视外力入侵后中国矿权面临的严酷现实,主张在应用西学的基础上同洋商争利,开发中国矿源。他采取一系列保障中国矿权的措施,抵制洋商对中国矿业的垄断、扼杀。在长期办矿生涯中,盛宣怀留下了许多重要的矿务思想,特别是先顾舆情、富寓于民的主张,使其思想跨出传统办矿之道的藩篱。毋庸讳言,盛宣怀的矿务理想与实践存在某种程度的背离,这种悖论,成为19世纪晚期中国新式工业艰难进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19世纪80年代初,清廷筹办奉天金州地区的骆马山、五湖嘴煤铁矿,并且有了人力、物力、技术和资金的准备。但由于经费和煤铁的质量问题,这次筹办矿务的活动最终流产了,在当时社会激起了一股小小的波澜。今天看来,这次筹办矿务总体上带有一定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1.李鸿章在《直境开办矿务折》中写道:“查初定章程,拟招商股银八十万两,开采煤铁,并建生熟铁炉机厂,就近熔化。”下列各项中,与上述“拟”建企业性质相同的是 A.天津机器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D.福州船政局  相似文献   

5.
民初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冶萍公司是盛宣怀1908年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组成的综合商办煤铁企业.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为缓解严重的财政危机,与盛宣怀分别同日本三井、正金财团签订了两个性质相同的汉冶萍中日“合办”借款草约,此即民初汉冶萍“合办”事件.对此,一般观点认为,“合办”系日本与盛宣怀共同设计的圈套,孙中山及临时政府对事件的真相与严重性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最后毅然取消“合办”草约.笔者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以为该看法与事实不尽相符,愿就“合办”经过,孙中山及临时政府、盛宣怀在“合办”中的活动加以探析,以求教于诸师友.  相似文献   

6.
盛宣怀传略     
盛宣怀(1844—1916年),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早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便参与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搞实业的头面人物。由于他集官、商于一身,成了清末办洋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又因他所办洋务实业,比之其他搞洋务实业的人物成绩显著,故被人们公认为洋务界的实业领袖。 盛宣怀出身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盛康,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进士,与同年乡试恩科举人李鸿章有八拜之交。盛宣怀二十七岁时,以世侄之谊投身李鸿章幕下工作。由于他头脑机灵,办事千练,深得李鸿章的器重。时太平天国已经失败,清政府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官僚,便开始搞洋务以图强,盛宣怀因此也跻身其中。在李鸿章的提携下,事业蒸蒸日上。从他搞洋务三十余年间,虽几经沉浮,但其所搞实业都获成功,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项。 (一)参予创办并长期主持轮船招商局,发展近代航运事业。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生前曾多次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为拯救、振兴中国,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一“辛亥”前后的奋斗(一) 探寻上书李鸿章的门径一八九四年二月,孙中山偕陆皓东离广州赴上海,寻找上书李鸿章的途径。这是孙中山为重大政治事由而首次到上海。孙中山在上海见到了盛宣怀的堂弟盛宙怀,并交给他一封由原澳门海防同知魏恒替孙中山写的引荐信,魏恒在信中特请盛宙怀写信介绍孙中山往见盛宣怀。盛宙怀即手书致盛宣怀信,并将魏恒的原信一并附陈。孙中山与陆皓东还晤见了当时在上海的郑观应,以冀进一步打通往见盛宣怀,上书李鸿章的门  相似文献   

8.
中国师范教育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师范教育,实始于1897年4月7日开办的南洋公学师范院。一、清末(一)盛宣怀(1844—1916)盛宣怀以襄助李鸿章办理洋务起家,成为声势煊赫的洋务官僚。1896年,盛宣怀即  相似文献   

9.
一、安源路矿工人夜校的成立安源煤矿在江西省萍乡市境内,该矿是1898年(光绪24年)由张之洞、盛宣怀向法国借款,以“官督商办”的名义办起来的。所生产的煤、焦炭是大冶铁矿和汉阳铁厂的原料来源。当时安源煤矿约有一万三千多人。为适应运输需要,清政府修筑了株萍铁路(从湖南株洲到江西萍乡),株萍路局有职工四千多人。安源路矿是中国封建买办官僚仍勾结外国帝国主义经营的产物,工人们在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下,生活极端困苦,原始的生产方式和极大的劳动强度,使他们在死亡线上挣扎。  相似文献   

10.
张之洞和盛宣怀在中日《煤铁互售合同》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从表面上看,是关于合同内容方面的分歧,其实质是汉阳铁厂在体制上由官办变更为官督商办后,张、盛二人对铁厂利益和经营自主权方面的争夺和斗争。  相似文献   

11.
我在半个世纪前专门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始,即确定以学术界少人间津的洋务运动作为研究重点。与此同时,将与洋务运动关系较深的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三人作为洋务历史人物重点研究对象,其中尤以盛宣怀作为重中之重。这是为什么?这要从1861年至1901年40年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及盛宣怀对洋务事业的巨大贡献谈起。  相似文献   

12.
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系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即安源煤矿)合组而成。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创办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当时日本还没有钢铁厂,(设在日本八幡的日本制铁所创办于1896年)因此汉冶萍公司不但在中国(光绪十五年贵州巡抚潘霨曾办过一个青谿铁厂,第二年即熄炉停炼,以后没有再办,可以不论),即在远东也是创办最早的新式钢铁厂。萍乡煤矿创办于光绪三十四年(1898年)。三个厂矿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合组成汉冶萍公司。公司从成立到解放后结束,前后历时整整四十年,在我国工业史上起过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日本外交文书》等原始资料,揭示日方1899年与盛宣怀签订《煤铁互售合同》的幕后操作过程、真实意图,并考察合同执行后的初期效应及其对于中日两国近代钢铁工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论滦州矿务公司与开平矿务公司的合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2年中国资本经营的滦州矿务公司与由英国资本控制的开平矿务公司实现了联合营业(下称滦开合并),以往学术界均从外国垄断资本侵略的角度来评价这一事件,近年来,学术界同仁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滦开合并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和利权的收回所起到的某些积极作用。笔者从中国民族资本抵抗外国垄断资本侵略的角度做了进一步考察,指出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是考察滦州公司在滦开合并中得失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清政府为了筹建卢汉铁路,举借外债。在选择来源问题上,张之洞极其主观地认为比利时借款无风险,坚决主张向比利时借款,盛宣怀以迁就的态度放弃自己的主张。中比签署借款合同后,比利时在俄、法两国的支持下,不断提出修改合同的要求。在艰难的交涉中,盛宣怀和李鸿章都有明显的分歧,最终无法形成有效的应对方案,被迫使接受比利时的苛刻条件。  相似文献   

16.
1899年11月19日,清政府督办电政大臣盛宣怀向光绪皇帝上奏折,提出大清国应开办电话业务。光绪皇帝回复“电话归电报局兼办,以电报余利为推广电话之需”,任命大清电报局总办黄开文兼任电话局总办,在北京试办电话局。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进入中国的矿业,清政府针对新的矿务形势进行矿务立法。铜官山矿务交涉源于安徽巡抚与凯约翰私定开矿条约,本为凯约翰与安徽巡抚进行交涉,在英国的要求下,清政府介入纠纷并以新的矿务立法为依据与英商斡旋签订了新的开矿合同。新开矿合同签订不久,因英商的屡次延期开采,清政府在安徽和全国民众的压力下重新与英商谈判收回矿权,最终以赎买方式解决。铜官山纠纷历时数年,清政府在铜官山矿务纠纷事件上用矿务立法和机构建设来维护本国权益,中国矿务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善;然而清政府的矿务政策在强国英国面前未能完全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18.
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深切体会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在同外国的交往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师夷长技“的重要性,他办洋务,办外交,整理内政,都是为了替大清“补天“.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就表面上看,已斐然可观,然其“补天“思想的局限性,使其不能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清朝末年,清政府曾向德国借钱修筑胶济铁路,作为代价之一,1898年签订的《胶澳租界条约》其中有一句写道:"沿铁路三十里之煤铁等矿,德国有权开采。"当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中国第一代实业家盛宣怀通过“做事”进而“做官”,通过办大事进而做大官,做了大官再办更大的事的人生之路。着重阐述了常州经世致用学术思想对盛宣怀的影响,以及盛宣怀运用经世致用学术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他办洋务,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近代工矿业及金融、教育、通信事业,走出了一条经世致用、洋务吏治的独特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