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认为俄国近代文学是中国作家的“导师和朋友”。考察中国现代作家,常常可以发现他们与某个俄国作家的某种联系。有的表现为对某个俄国作家的偏爱,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艺术上接近之。如巴金选择了屠格涅夫,而茅盾则接受了托尔斯泰的影响。茅盾说:“我爱左拉,我亦爱托尔斯泰。……可是到我自己来试作小说时,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直到晚年他还明确地说:“我更喜欢托尔斯泰。”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提到托尔斯泰的名字、作品、艺术经验等次数之多,也是罕见的。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茅盾创作和托尔斯泰创作的联系:茅盾与托尔斯泰的创作的共同点表现在什么地方?茅盾在艺术上是如何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取托尔斯泰的经验的?茅盾在接受托尔斯泰的巨大影响时表现出一些什么特色?在这里有没有表现出茅盾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作家的创作标志着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他“不仅创作了俄国生活的无比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的第一等作品。”(见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高尔基对这位伟大的作家也有极高的评价:“伯爵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可以说是我们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艺术创作,是俄罗斯文化的珍宝;他的文学遗产,具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今天去访问托尔斯泰故居。这是我心仪已久的地方。到了俄国,能不去拜访托尔斯泰吗?他给了我们那么伟大的作品,这些作品让我们激动,引发我们思考,给我们无比美好的享受。我们怎么能不心存感激?  相似文献   

4.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位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史上成绩卓著的艺术大师。他继承和发展了俄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并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天才的艺术家”。托尔斯泰一开始步入文坛就抓住了沙皇俄国的基本矛盾——贵族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进行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文艺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由于受卢梭影响,托尔斯泰形成了与卢梭相同的自由教育理论,而他的这种自由教育思想在他早期写的《自传三部曲》中初见端倪。从尼古林卡性格的演变可以窥见托尔斯泰对俄国贵族教育的不满与批判,并了解托尔斯泰自由教育思想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系列杰出作家的光辉代表,是矗立在世界文学高峰上的一座丰碑和作家们景仰、学习的榜样,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和“文学艺术中世界性的学校”。他长达约60年的创作生涯贯穿了俄国解放运动的三个时期。他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的变迁和革命的进程,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发生变化,由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的进步青年发展成为宗法制农民的代表。他的矛盾和他生活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也和他独特的个性分不开。他的真诚、执著、勤奋造就了他的成功。托尔斯泰网站是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之一,它的建立将为人们了解和学习托尔斯泰提供一个园地。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的创作是俄国文学发展中的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以无与伦比的高超的艺术技巧展示出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然而托尔斯泰最重要的革新还在于现实主义的心理描写.由于他的独到的探索和惊人的才能,人的心灵——这个隐秘的、深奥的又是无比广阔的世界,得到了真切细致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再现.本文以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为代表,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进行了简略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8.
约150年前的俄国,有一个伟大的作家步入文坛。他身材魁梧,金黄的头发和浓密的胡子衬托着那副庄严英俊的面孔, 一双炯炯有神的淡蓝色的眼睛,充满着人生阅历和情感。他就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1825年8月28日,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图拉城附近的雅斯纳·波良纳。托尔斯泰2岁时,母亲就去世了,还不满9岁时,父亲也离开了人间,于是托尔斯泰成了孤儿,从此困苦生活的阴影笼罩着他。就在这样万分困窘的时候,一位好心的远房亲戚收养了他。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成就,远远超出了俄国国界,达到了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如同其他资产阶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样,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也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矛盾,并且越到后期越尖锐,终于导致了他弃家出走、病死异乡的悲惨境地。他的不可调合的世界观的矛盾,当然也明显地表现在一生的文学创作上面。恰如其分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地分析他世界观的矛盾性及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探求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反映,对于我们批判地继承列夫·托尔斯泰留下的宝贵文学遗产,对其毕生的文学道路作出公允的评价,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托尔斯泰从贵族立场转变到农民立场之后,俄国农民心理对他的创作个性和艺术思维有着重要影响。托尔斯泰创作的独创性同农民心理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他的作品所体现出情感的真挚和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的现实主义,是来自俄国农民心理。同时,由于托尔斯泰的心理渗进了农民心理,内心充满不安和愤怒,在他的后期创作中艺术思维由客观型转向主观型,作品中主观色彩加重了,讽刺和政论的因素增多了。叙述形式和心理描写也相应产生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如俄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托尔斯泰所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虽然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热爱事业,也不热爱学生,他就算不上一个好教师.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一○年十月二十八日(俄历,公历十一月十日)黎明前,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以八十二岁的高龄,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庄园离家出走。由于一路上饱受风寒和辛苦,终于在十一月七日(俄历,公历二十日)清晨六时零五分,以肺炎和心脏衰弱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长逝。托尔斯泰逝世的噩耗立即传遍全世界,引起各国文艺界人士的震惊,因为他的逝世,不仅是俄国文学的一个重大的损失,同时也是全世界文学的一个重大的损失!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给予托尔斯泰以很高的评价,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并且说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在托尔斯泰逝世以后,列宁还又写了好几篇文章,其中指出:“列夫·托尔  相似文献   

13.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如果不算他的前辈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话,所有伟大的俄国作家可以这样排一个名次,第一名是托尔斯泰,第二名是果戈理,第三名是契河去,第四名是屠格涅夫。教师大概会这样教导学生,并使他们相信,陀思妥也夫斯基和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是不可能从他这儿得到赞赏的词句。思想的毒素,即所谓作品的思想性(这是现代那些冒充内行的批评家发明的术语)在上世纪中叶渗入到俄国小说中,并在本世纪中叶使它走向衰落。初看起来,可能会觉得,托尔斯泰的小说中渗透了他的学说。实际上,他的说教远离政治,十分…  相似文献   

14.
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托尔斯泰1908年80诞辰和1910年忌辰期间曾写过一组评论托尔斯泰的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科学地论述了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世界观和创作的矛盾以及形成这种矛盾的根源,高度评价了托尔斯泰在俄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并号召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要接受”“要研究”托尔斯泰的文学遗产。为无产阶级的文学评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5.
[作者档案]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之一,在对全世界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俄国文学中,他的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也最高。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1840年进入喀山大学, 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后来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63-1869年他创作了  相似文献   

16.
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托尔斯泰1908年80诞辰和1910年忌辰期间曾写过一组评论托尔斯泰的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科学地论述了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世界观和创作的矛盾以及形成这种矛盾的根源,高度评价了托尔斯泰在俄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并号召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要接受""要研究"托尔斯泰的文学遗产,为无产阶级的文学评论树鼢立了光辉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列夫·托尔斯泰是最复杂的文学家之一。他是个有名望的贵族,却维护农民(奴)的利益;他反对专制制度,却又宣扬“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列宁科学地揭示了这种矛盾现象产生的根源:托尔斯泰是“宗法制农民的代言人”,因而也是十九世纪最后四十年间“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这种复杂性,在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中反映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18.
<正> 聂赫留朵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晚年创作的小说《复活》中的主人公。这是一个忏悔的贵族形象。一方面,通过他在法庭、在监狱、在乡村、在彼得堡的所见所闻,愤怒地揭露了沙皇俄国法律、经济、政治等种种不合理、不人道的现象,体现了托尔斯泰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和对现实不可调和的态度。另一方面,又通过聂赫留朵夫的精神探索,露骨地宣扬托尔斯泰主义,暴露了托尔斯泰可笑的一面。列宁尖锐地  相似文献   

19.
1997年4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来到俄罗斯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访问。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在这个庄园生活了近60年,他的命运与这块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传世之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在这个庄园里写成的。托尔斯泰去世后,他的家人根据他的遗  相似文献   

20.
1.王菊珍的百分数我国科学家王菊珍对待实验失败有句格言,叫做“干下去还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2.托尔斯泰的分数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谈到对人的评价时,把人比作一个分数。他说:“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则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