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07,22(1):F0002-F0002
潘桂仙,副教授,1966年出生,广西隆安县人。198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99-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师从刘北成教授。现任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法系副主任,《柳州师专学报》编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学者介绍     
熊向阳副教授熊向阳,男,贵州台江人,侗族,副教授。曾任贵州省黔东南州教育学院英语系副主任、黔东南州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黔东南州侗学研究会会员,2002年作为高级职称人才引进到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任外语系副主任。现任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主任,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科带头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督导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研究中心研究员。熊向阳副教授主要从事成人高等师范和普通高等师范教育的英语教学与研究,主讲过《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学者介绍     
蓝海江副教授蓝海江,副教授,广西柳城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带头人,广西高校物理教学研究会理事。曾任物理与信息科学系副主任、主任。1986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理学学士。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在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进修学习,2003年9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参加由教育部师范司举办的高等学校学科教学论国家级培训班学习。蓝海江副教授从事高校物理、计算机及电子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先后主讲了《光学》、《近代物理学》、《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工…  相似文献   

4.
李健林,副教授,广西融水人。1992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曾访问学习于北京外国语大学,2003年9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现任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李健林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和教学管理,曾从事过基础教育初、高中英语的教学工作,承担过中学校长培训、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主讲过高等教育英语专业的《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法》、《英汉翻译》《跨文化交际》等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公开发表论文《英语教学创新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吴建生,副教授,陕西成阳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现为IEEE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神经网络与智能计算专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会员,广西高教学会师专数学教研分会会员。1998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数学教育专业,2004年获得广西师范大学概率论语数理统计专业硕士。吴建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统计软件SPSS》、《运筹学》、《基于Matlab的编程》、《高等数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智能计算、人工神经网络和机器学…  相似文献   

6.
《柳州师专学报》2006,21(4):F0003-F0003
李月副教授.现任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柳州师专学报》编委会委员,柳州师专英美社会与文化研究会负责人.VSO组织合作教师、听说教研室主任和外语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7.
<正>潘桂仙,教授,广西隆安人,198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99年、2009年分别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学习。2004年被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曾任柳州师专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8.
陈利鲜,1968年生,广西融安人,侗族,硕士,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曾到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做访问学者和研究生课程进修,2004年获韩国大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曾任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学科教研部副主任,现任柳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广西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专家。陈利鲜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公共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心理学》等多门课程。长期从事师范教育和基础教…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4):F0002-F0002
莫山洪,男.1969年生,广西忻城人,壮族.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主任,《柳州师专学报》副主编,兼任中国骈文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员,中国柳宗元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4):F0003-F0003
秦发金.副教授,1967年出生.广西临桂人。1989年7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曾担任广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1世纪园丁工程”柳州地区B类培养对象导师,现任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主任、《柳州师专学报》编委、广西高教学会师专数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1.
一唱雄鸡天下白——简评《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研究》梁文杰(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柳州,545003)近日,读了最近出版的吉彦波教授等新著《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受益匪浅。全书共分五编:第一编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研究...  相似文献   

12.
徐江,南开大学副教授,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讲并不陌生,他一向以犀利的语言和对中学语文全方位的批判闻名于中学语文界。尤其是《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我就是要搅乱中学语文教学》、《评语文“课标”的缺陷》等文章的发表,使徐江成为争议很大的公众人物,各种评论扑面而来,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们也一直关注着徐江先生。早在2003年本刊就曾经发过一篇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从徐江副教授讲读〈改造我们的学习〉说开去》的长文,  相似文献   

13.
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教学中去王朝文《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这门课,是高校文科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修课。利用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发挥这门课的特点,有意识地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接受世界政治经济与...  相似文献   

14.
学者简介     
覃逸明副教授覃逸明,男,1968年7月生,广西象州人,博士,现任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副教授,校级学术带头人,校级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感学会会员,广西植物学会、柳州植物学会会员。从教十多年来,主要从事生物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人的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这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儿童心理、对教育的诠释,充分揭示了当前我们教育探讨的热点问题: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我们自然教学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呢 ? 1在观察中发现   观察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生命之必不可少一样。它是儿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自然教学要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中去发现。如教《种子的构造》一课,课前我给每组…  相似文献   

16.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李景文副教授主编的《师范生语文基本功训练教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89年10月出版),虽仅大体上浏览一遍,却产生了新的认识,初则觉得这本书可读,继则觉得它确实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必读的书,进而想要谈点看法,以引起更多的人去读它。我认为这本教材,对于培养合格的高师学生、中学青年教师的提高、高师的教学改  相似文献   

17.
学者介绍     
石道明教授石道明,教授,1939年出生于重庆市,祖籍江西省武宁县。现任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西物理》及《柳州师专学报》编委会委员,广西专科物理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曾长期担任柳州师专物理系主任及广西物理学会理事等职。195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现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随即分配到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1963年下放到广西大苗山县(现融水县)中学任教,1978年调柳州师专任教至今。石道明教授长期从事基础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原子物理学》、《光学》及《近代物理》等课程,还先后为物理专业…  相似文献   

18.
朱宝骧,副教授,广东南海人。1978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数学系,工作后曾先后到重庆大学应用数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进修学习应用数学及硕士主要课程,2001年10月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毕业。曾任《广西教育》理事会理事、广西高教学会师专数学教研分会副理事长,广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1世纪园丁工程”柳州地区B类培养对象导师,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副主任、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现是中国科技协会中国数学学会会员、广西数学学会理事,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柳州师专学报》编委,柳…  相似文献   

19.
学者简介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4):F0002-F0002
吴建生,1974年生,陕西咸阳人,理学硕士,教授。1998年7月至今任教于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教学,教学成果突出。在教学中,大胆引入现代教育理念,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我执教的《春》与《安塞腰鼓》分别获得山东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和全国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观摩比赛一等奖。回顾这两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领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眼看、耳听、口说、手写、熟读、深思、联想中活跃起来,自己去思考,去辨别,去分析,去归纳,去领悟,去创新,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独创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