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利》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第三部小说。她的第二部小说《简·爱》曾经获得巨大成功,在我国读书界中也深受欢迎。《谢利》写于《简·爱》之后,一九八一年已有曹庸同志的中译本出版。在夏洛蒂·勃朗特的四部小说中,《谢利》是最难理解的一部。它以女主人公的名字为书名,在书中却描写了一八一二午工人捣毁机器的鲁德运动。书中的情节,自始至终在两条线索上发展,它给统一主题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分析《谢利》一书的复式结构,对理解这本书的主题思想会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致力于书写女性的真实体验,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在《谢利》一书中,勃朗特把对个人的、女性主体性的刻画转向描摩更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并把女主人公分裂为两人。这种做法削弱了作家的女性体验,失去了探索女性内心冲突的机会。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谢利》,揭示出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表达女性自我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致力于书写女性的真实体验,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在《谢利》一书中,勃朗特把对个人的、女性主体性的刻画转向描摩更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并把女主人公分裂为两人。这种做法削弱了作家的女性体验,失去了探索女性内心冲突的机会。从女权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谢利》,揭示出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表达女性自我时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冯学玲 《考试周刊》2014,(91):20-21
夏洛蒂·勃朗特的《谢利》是一部代表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作品通过富有美丽的女领主谢利和贫穷秀丽的寄养女卡罗琳对生活、爱情、婚姻的思考和追求,表达她们在男权社会里追求独立自主,追求罗曼蒂克式爱情婚姻的呼声,展现她们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通过她们在爱情和婚姻现实中,对男权社会秩序规范下意识地融入或消极妥协,揭示她们保守的一面。夏洛蒂·勃朗特在《谢利》中的女性形象集激进与保守于一身,具有双重性。  相似文献   

5.
论《论孔》     
孔子可谓是对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影响最大的人,大概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篇“论孔”,这本无可厚非,但读了周科同学的《论孔》,心里还是有些想法,不吐不快。周科同学认为“中国的强大与孔子的思想有绝对关系”。首先表现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建设”“是  相似文献   

6.
《物色》论——《文心雕龙》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乐论》谈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论》的物使心动说,和刘勰在《文心·物色》篇中所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意思相似。刘勰提出这一观点,可能受到《乐论》的一定影响,但它涉及到创作的思维规律问题,应当引起注意。《物色》篇着重讲自然环境,四季景色、气候物象如何影响诗人的情思,以及诗人的情思和诗创作的关系。《物色》对以后“情景交融”的诗说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动摇》     
茅盾的小说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十分注重,从而形成了其特有的文体.但是,这种描写有时使人感到过于凝重,洋气十足.然而茅盾对女性的描写却弥补了这一凝重感,他作品中出现的女性群像非常有魅力,往往使人再想回味一番.1919年起,茅盾就妇女解放问题开始发表议论.他巧妙地描写了变革时期的妇女,这也不足为奇.我认为茅盾既有对女性关心的一面,还有对女性迷恋的一面.不然的话,就不可能把女性微妙的变幻、好胜的心理以及生理刻划得如此深刻,有时甚至连女性亲友间的同性恋行为——挽住对方的腰,让对方坐在自己的膝上抱紧等等,都毫无遗漏地加以描写,确实使读者为之一惊.  相似文献   

8.
列宁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生前发表过许多指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的专门著作。她还发表过不少关于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文章。《论少年先锋队》就是她的一本关于少先队工作的论文、演讲和报告的荟萃集。全书11万字。内容十分丰富。作者从少先队这一“嫩芽”组织的诞生谈起,叙述了少先队工作的意义、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语言恳切、朴实,文风稳健、生动。这本书对于中小学教师、辅导员和其他  相似文献   

9.
《小五义》同《三侠五义》一样,在中国古典小说里也是一部属于长篇评话系统的作品,历来又同为广大人民所爱听、爱读,因而流传得颇为广泛,影响也颇大。但谈《三侠五义》的文章已有过不少,谈《小五义》的却独付缺如,因此我就来谈谈这部没有人谈过的作品。《三侠五义》、《小五义》和《续小五义》形式上是前后互相  相似文献   

10.
论《女神》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就肯定了“五四”运动以来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文化新军的成绩:“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毛主席还特别强调了这支新军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论权威》     
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不管社会组织怎样,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下,都是我们所必需的。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生产和流通的物质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随着大工业和大农业的发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丝》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语丝派”,因《语丝》(周刊)而得名。《语丝》是比较注重思想、社会批评的综合性文艺刊物。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创刊于北京。前三卷由周作人主编。一九二七年十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查封。同年十二月移至上海复刊,自第四卷第一期起由鲁迅主编。一年后,改由柔石代编。半年后,交还出版所北新书局·由李小峰接编。逮至一九三○年三月,出完第五卷,自动停刊。《语丝》历时五年,每年一卷,每卷五十二期,共出二百六十期。  相似文献   

13.
《职工教育论》是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兼职研究人员陈太运同志的一部论文专集。本书论述了当前我国职工教育的一些主要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价值。《职工教育论》有助于提高领导同志对职工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助于职工教育干部学习有关管理知识,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职工教育的教  相似文献   

14.
《寒夜》论     
读完这部小说,人们也会象书中的女主角一样,情不自禁地打一个寒噤的。这真是一个震颤人心的悲剧! 真正的悲剧,从哲学这个角度来说,是排除一切偶然性的。人物的意外的死亡,事情的不符合生活逻辑的另外一种未能预料的结局,都是不能够在真正的悲剧中占有一席位置的。  相似文献   

15.
论《野草》     
《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散文诗集之一。它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内容集中、以我为主、哲学意蕴深厚,全面反映了鲁迅心目中散文诗的特点。《野草》晦涩难懂,既是现实需要,又是艺术表现上的需要。同时,《野草》也反映了越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六韬》论     
《六韬》提出的兵端启自道德,文治先于武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修德爱民为国务之首要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是较一般兵书更高明的地方。《六韬》论军事以战术研究为重点,并及谋略、组织、兵种、兵器等方面,就其内容广度而言较之现今看到的《孙子》《吴子》《三略》等书要丰富。  相似文献   

17.
论《水浒》     
<正>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至少在两个主要方面发展了中国的小说艺术。其一,它大量采用了现代读者仍喜闻乐道的白话文体。其二,它在塑造人物、铺陈故事时,能不为史实所囿。《水浒》的自话文体受益于说话艺人处甚多,但因而出现的两种倾向却削弱了小说不容置辨的成就。一种倾向是,书中毫无选择地引入说话人的套语行话,例如,在叙述和描写时插入无数的诗词骈文。另一种倾向是,在缺乏信史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的长篇小说《红牡丹》,是继《京华烟云》之后,作者的又一部颇有影响的力作。它被称为是林语堂作品中“最香艳”的小说,是现代华人“伦理家庭”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也许还是林语堂小说创作在艺术上独领风骚,别具一格的颠峰之作。但也有人说这部小说“追求‘性的解放’”,“同西洋的色情作品相差无几。”的确,这部小说写得“香艳”、抒情,颇具浪漫情调,给人以新鲜感。但它绝非浅薄的言情小说与鄙俗的“色情作品”可比,其根本区别,就在于这部小说具有深厚的文化精神与哲理内涵,展现了高雅的审美格调。如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卡夫卡的《变形记》,就其独特性和深刻性而言,着重表现的是人类个体的绝对孤独感。不仅其情节发展服从这一主题的表现,且其中人际关系的安排与描写更是致力于显示主人公格里高尔深刻的孤独体验。格里高尔突然身体变形;那隐藏在可怕形体下的人性意识饱尝了家中亲人在内各色人物对它(他)的猜疑、岐视、误解、虐待。卡夫卡笔下格里高尔人性孤独与人性不幸的由来,是因为陷在双重非人性的夹击之下。人类个体作为血肉之躯,永远回避不了大自然可能给予的伤害。当人遭受大自然非人性的打击时,人类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不仅不能帮助落入自然魔掌的个体成员,反而会落井下石、从背后来残害他。——这就是卡夫卡透过《变形记》的创作所发现、所想象的人生图画——一个生活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分子对人生命运的揭示.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的小说《迟桂花》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是现代小说中的杰作之一,本文从《迟桂花》创作心态、人物形象、艺术匠心三个方面入手评论,认为郁达夫的《迟桂花》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人生、理想境界渴求的强烈愿望;作者笔下的翁莲是理想化的人物,是“美”的化身,外形美和心灵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迟桂花》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体现了郁达夫小说的“自叙传”特色,是“四美”兼备(“自然的美、人体的美,人格的美、情感的美”)的一篇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