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春龙 《中国教师》2013,(14):42-43,56
小学生的"自能作文"能力需要在习作实践中培养,这就要让习作课堂成为"学习的场所",即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性习作实践,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习作教学,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习作方法构建习作体系,具备"自能作文"能力。一、引导学生与"素材"对话,发展"规划习作"能力在习作教学中,"素材"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学生而言,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习作评价应倡导多元结合,注重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社会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从而构建立体的评价体系网络。"习作评价必须得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家长都参与到我们的习作评价中来,随时记录下学生习作成长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习作生长在健康的天地中。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生生  相似文献   

3.
哲人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试问,撬动整体学生习作水平的支点在哪里?众所周知,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其语文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没有好的方法,没能激发学生潜在的习作愿望,不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积累,不让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表述方法,不培养一些良好的观察习惯,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学生习作能力快速提高的"支点"在习作评价,用评价的杠杆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行为和浓厚的习作兴趣。目前学生的习作评价体系五花八门,有的  相似文献   

4.
<正>苏教版教材为了切实帮助教师开展习作训练,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编出了独立的习作训练课文。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不重视习作教学,习作教学低效运作,与此同时多数学生也不喜欢习作。针对当前习作教学的现状,又受"贾(志敏)老师教作文"的启发,我产生了"教老师教作文"的想法,提出了"自悟自构式"习作新概念,以研究苏教版习作教材为己任,研究教师怎样教才能让学生"自悟自构",从而帮助学生建构习作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素芳 《新教师》2021,(1):68-69
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体现了阅读与表达并重的理念,它改变了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重阅读轻习作的状况,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让阅读与习作并驾齐驱.习作单元建构了一个系统有序、内容丰富的教学体系,总共安排了"精读课文" "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习作例文" "习作"五...  相似文献   

6.
构建开放式的作文课堂,能使习作源头"活"起来,从而打开学生习作的大门,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学时应做到:联结课堂内外,让素材积累开放化;贴近学生生活,让内容选材开放化;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作文评价开放化。  相似文献   

7.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获取习作材料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激发观察兴趣,打通观察与写作之间的障碍,并最终实现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构建"明晰目标+课堂习得+课外阅读+观察实践"的观察类习作教学体系,有利于真正达成"文本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为本位的课程理想。  相似文献   

8.
许多专家、教师都在研究习作教学,但对于习作训练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教师对习作训练较为盲目、随意、散乱,不成体系。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从多读多记和多练多写两大部分对学生进行有条理、有系统性的"读-记-写"的习作序列化训练,借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习作评改要从"真"开始,要让习作评改的"真"主体回归,还学生的习作评改权;习作评改要基于学生的"真"生活,让学生真观察、真体验、真感受;习作评改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真"指导,让学生学会评改习作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0.
所谓生活化习作,就是以生活为学生习作素材,以学生需求为习作目的,并把习作过程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过程的习作形式。这里,演化是生活化习作研究的关键。它应包括两个环节的"转化":一是要把学生的习作演化为"生活"即真正的日常生活;二是要把习作演化为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在整个习作实践活动中都是为了实现"生活中某种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强调获取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厚积"大量信息,才可以在关键时候"薄发"。为了让学生喜爱读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进行了通过课外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研  相似文献   

12.
习作评价一直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的习作评价体系中,教师几乎就是学生唯一的读者,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评价,往往关注的是学生成文后的一次性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其内容也以教师的意志为中心,没有关注学生的真正体验.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对学生习作精批细改,却无济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习作仍是一种负担,他们的习作表达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也就更难谈得上有什么"成就感". 一、设计评量表——提供评价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评量表"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习作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想象类习作在学生作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导致教学效果高耗低效。想象类习作应该这样教学:打破惯有思维,让"标题党"渐行渐远;尝试细化表达,让"流水账"销声匿迹;凸显情节价值,让"直肠肚"一去不返;关注自身情感,让"主题荒"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教学课程的目标,对习作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三学段的习作阶段目标启示我们:习作教学要以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适切的训练体系才能达成习作目标。我们不断改进习作教学实践,完善了习作教学的构成体系,形成了童话习作—素描习作—实用习作的习作教学链,从而促进了学习、交往、活动体系间科学地组合质变,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吴灵燕 《文教资料》2012,(24):62-64
学生写着"难",教师教着"烦",是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对习作教学的共识,反映出习作教学的无可奈何。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习作适应学生基础"、"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习作评价激励学生发展"、"多元展示激发习作热情"等方法,激发学生习作的主体积极性,从而让孩子在起步阶段就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6.
长假习作是语文教师在课余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了让学生从"惧怕"习作中走出来,给长假习作"保鲜",在三、四年级的长假习作布置中,可以从课文知识"巧"迁移、习作训练"巧"观察、口语交际"巧"表达这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正>一、构建"阶梯式"习作教学内容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整套教材的编排体系及教学内容,尤其要准确把握各类文体在各学段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根据学情及教学实际,形成一个"阶梯式"的教学内容结构。在此,笔者以苏教版教材习作练习中的写人文章为例。  相似文献   

18.
张桥娣 《广西教育》2014,(41):32-33
正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习作与指导写作同等重要。但传统的习作教学往往重"写"轻"改",或是教师包办代替学生改习作。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习作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权呢?"习作教学应当把教师的修改转变为学生的主动修改,让学生在反复修改的实践中提升习作能力。一、示范评改《论语》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生修改习作前,教师必须进行修  相似文献   

19.
蒋俊彦 《辅导员》2016,(5):28-29
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主题,就是儿童的一个智慧世界。主题探究式习作是有主题地指导学生开展习作,在主题的引领下让学生进行探究式习作研究。在"中华传统节日"这一主题统领下进行传统节日的研究,通过一次作文,让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的学生习作,处于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过渡期,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文章从"主题作文"教学入手,多写、多练,保证学生习作的数量。精心挑选学生习作中典型的作品,通过"谈作文"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修改,提高习作质量。可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办班刊,发奖状,领"稿费",让学生收获习作的快乐,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