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良好的运动活动动机是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术、锻炼意志品质的前提条件,运动活动动机就是推动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心理动因。一个人从事运动活动时,既有运动活动的具体感知与体验,也有对运动活动的理解与认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体育知识,参与运动锻炼是增强体质、锻炼意志、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只有把学生的内在需要激发出来,才能树立高尚的运动活动动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多由直接性动机所引起,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利用尽可能多的练习时间和适量的运动负荷来锻炼学生的身体,但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的培养不够,这是因为在大部分教学时间里,教师多是让学生模仿教师或按要求练习,而不是教学生学会自主练习。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往往是随意的,理论上缺指导,方法上欠科学;有些学生自己进行的某些体育活动甚至是有害健康的。因此,要改进高职体育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形成正确的锻炼习惯。一、注意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体育理论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对体育的…  相似文献   

3.
课余体育活动是在校大学生健身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使学生锻炼不辍,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趣味活动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小学体育趣味活动对学生健康体魄、个性发展的作用。然后呈现了小学体育趣味活动的实践领域,包括体育课堂、学校运动会以及课间锻炼等。最后提出了加大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创新趣味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督促教师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的措施。由此锻炼学生健康体魄,培养学生良好的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是针对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体 育锻炼教育,以实践性的手段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运动常 识的培养,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进行适当、科学的锻炼。主要以游戏运动为主,培养兴趣,教学手段以学生自主锻炼、居 家亲子运动和运动习惯养成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是指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启发学生体育活动意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科学地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教材知识和锻炼价值.充分体验运动锻炼的乐趣的一种教学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从运动兴趣入手,谈一谈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一、现状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调查得到以下数据: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男生占81.47%,女生只有52.16%,男生的喜欢程度比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特别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将体育活动成为自己生自学成才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了解到,被调查的北京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康复保健类课程,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动机消极,每周参加体育活动频率少,时间短;锻炼项目以运动量小的有氧运动为主。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差对其参加体育活动影响较大。建议学校领导重视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改革学校体育课程;对不适宜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营造良好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0.
章创 《快乐阅读》2011,(8):85-87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增强体质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终身体育和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应考虑如何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也就是将能力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1.
苑伟波 《新疆教育》2012,(11):181-181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增强体质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终身体育和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应考虑如何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也就是将能力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2.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课外体育锻炼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现代课程和现代教学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学生“每天有一小时活动时间”的规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运动兴趣,注重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课外体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下多元化体育活动,是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和学生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宗旨是让所有的学生活动起来,让所有的学生得到有效锻炼。在运动中成长,在运动中获得健康和快乐。一、开展多元化体育活动的原则1.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实施体育育人功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  相似文献   

15.
唐秦地区普通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唐秦地区普通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上呈现多元化,体育消费意识有所提高,但运动实施度水平较低,运动零参与度比例偏高,总体上参加活动时间较少、锻炼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16.
浅析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玉宏 《教师》2011,(28):9-9
在体育教学中只有正确认识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关系,以《体育与健康》为指导思想,遵循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立足现实,发展小学体育和德育,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锻炼中还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职工教育》2014,(14):182-183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可持续发展及掌握锻炼的方法的培养,在教学中教会学生针对自身的情况科学的开出运动处方,才能在体育活动中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开出处方,可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此,教师合理的对学生加以分类,从而实施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较为可行,本文将探索与《体能标准》相适应的实施策略,研究如何以更好的方法传播运动处方,让每个学生学会主动的科学锻炼方法,更好的评价自我的身体素质和终身运动思想的建立,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51):102-103
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育的任务,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育包括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自我锻炼能力的培育。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育,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学锻炼身体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活动日趋丰富,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同时,学生的运动伤害事故也日渐增多。体育运动伤害事故频发,导致大多数学校取消了运动风险较高的体育教学内容,严格限制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项目,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严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笔者意图从  相似文献   

20.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学习兴趣与运动锻炼习惯的一种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对体育委员与体育骨干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组织与指挥能力、安排活动内容与分组要求、简单的评价与保护帮助等,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