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统编版教材编选的写景类课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意境深远,具有丰富的诗意内涵和独到的美学价值。教学这一类课文,教师须从写景类文本的语言之美、意蕴之美和结构之美的不同维度,开掘出丰富而独特的价值点,从诗意的视角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一、聚焦文字之美,感受写景类文本的表达之巧  相似文献   

2.
写景类文本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需要从文本体裁的特点出发,将品析语言、历练表达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从教学写景类文本的困惑迷茫入手,通过观念的更新,重新认识写景类文本的教学价值,更要紧扣语言表达和语言品析,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3.
<正>写景状物类散文,有语言质朴、情境优美的特征。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几篇写景状物类的散文,借助想象、拟人、通感等手法描写景物,以景抒情,彰显动人的情感。因此,开展七年级语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教学时,可以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到情景画面,对写景语言与包含情感进行品读。  相似文献   

4.
写景类文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道境韵悠远的风景线,有着比较独特的教学价值。这类文本大都是以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然风光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写景类文本结构精巧、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远,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习得写作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初步审美能力的绝佳模本。目前,写景类文本教学只注重词句理解、情感体悟和背诵积累的现象仍很普遍,对于文本促进学生能力成长的深层次功效开掘不够,写景类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没有充分凸显出来。笔者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聚焦核心素养,靶向多元目标,对小学写景类文本教学的归旨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5.
<正>写景类文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类型的文本语言优美、描写细致、想象丰富,是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重要载体。这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之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语言里的风景,而忽视了风景的语言,使得很多学生难以穿越语言走近文本。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原有的禁锢,引领学生读出文本之情,品出语言之味,从而为学生打开  相似文献   

6.
赵源林 《江苏教育》2014,(21):39-41
写景类文本的教学,要处理好"语言里的风景"和眼中的"风景"的关系。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地着眼于眼中看到的风景,而忽略了欣赏"风景"里的语言。写景类文本的语言需要"深度解读",需要发掘出能够引领学生阅读需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游记写景类文本,由于其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是学生学习借鉴的重要资源。因此,游记类文本的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也要注重学生的言语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的语言,通过朗读、思辨、想象等形式理解、感悟游记类文本的表达特质,使学生真正掌握游记类文本的言语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写景类文本是语文学习中一道独具韵味的风景线。这类文本文质兼美,描摹细致,情思饱满,想象丰富,是最能够展现语文的语言魅力,也是最值得儿童精读品味的对象。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阅读、理解和体悟写景类文本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地着眼于眼中看到的风景,而忽略了欣赏"风景"里的语言,造成学生很难透过语言文字走近文本,体悟情感。那么,如何进行写景类文本的教学呢?笔者认为,教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比较难的就是写景类课文。其中,走进文本,进行情感体验难度尤甚。作为教师,面对写景类的课文我们要思考: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这首先就涉及到写景类课文的一般教学价值取向问题。笔者认为一般的写景类课文,突出的教学价值有三:意境、语言、情感。那怎样紧扣这三者进行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写景类文本的语言和意境都是美的。教师可从"文本之美"的视角展开教学,引领学生质疑问难,在赏析洞察中体悟灵动之美;紧扣重点,在品析核心中品味奇特之美;设置情境,在形象描述中发现意境之美;表情达意,在想象拓展中表达壮观之美。  相似文献   

11.
小学写景类课文脉络清晰,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是学生写作很好的范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细读文本,品悟语言特点;对比文本,习得写作方法;寻找支点,迁移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大自然美观的同时,培养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正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阅读和理解比较难的就是写景类课文。其中,走进文本,进行情感体验难度尤甚。作为教师,面对写景类的课文我们要思考:学生学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老师怎么教。这首先就涉及到写景类课文的一般教学价值取向问题。笔者认为一般的写景类课文,突出的教学价值有三:意境、语言、情感。那怎样紧扣这三者进行教学呢?一、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黑格尔曾经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促进学生对课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写景类文本。教学这类文本,教师要根据文本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深入品读、感悟,并由读到写,体悟文章的内蕴情感,习得写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这类文本的表达密码,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中写景散文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文体之一,因其语言文质兼美,意蕴深刻,常为学生所不解,尤以短小精炼者为最.以《四季之美》为例,观照统编教材写景散文编排意图,深入解析写景散文之教学重点,并以朗读、比较、想象、联系等多元教学策略,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感悟写景散文之美,从而达成与文本、作者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统编教材中写景散文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文体之一,因其语言文质兼美,意蕴深刻,常为学生所不解,尤以短小精炼者为最.以《四季之美》为例,观照统编教材写景散文编排意图,深入解析写景散文之教学重点,并以朗读、比较、想象、联系等多元教学策略,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感悟写景散文之美,从而达成与文本、作者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统编教材中写景散文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文体之一,因其语言文质兼美,意蕴深刻,常为学生所不解,尤以短小精炼者为最.以《四季之美》为例,观照统编教材写景散文编排意图,深入解析写景散文之教学重点,并以朗读、比较、想象、联系等多元教学策略,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感悟写景散文之美,从而达成与文本、作者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倡导文本教学的同时,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美学元素和诗意灵性的探寻。只有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百感交集的心灵层面,才能触发学生心灵内在的认知体验,打开广阔的学习视域。本文提出要聚焦文字,体悟写景类文本的优美幽雅;聚焦变化,体悟写景类文本的诗情画意;聚焦结构,体悟写景类文本的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18.
魏磊 《课外阅读》2011,(4):219-220
初中阶段文言文中写景抒情类文言小品所占篇目不在少数,八年级上册的《三峡》、《湖心亭看雪》;八年级下册的《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都是写景抒情类文章的名篇。在教学过程中,对此类文章的教学有自己的一点感触,下面以《三峡》为例,谈一谈写景抒情类文言小品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故都的秋》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的散文代表作。作为一篇以写景状物来抒情的散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作者是怎样来写景抒情的"。因此,本文从抒情艺术的角度,探索《故都的秋》的语文核心教学价值。笔者认为,作者为了显示出自己在文本中的情感,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抒情艺术。一、摹绘写情《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摹绘",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采用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学写景散文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兴趣。学习文本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品味鉴赏的探究能力往往是教学写景散文的重难点。文章以《江南的冬景》的教学为例,阐述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意象赏析法、填词法、想象散文化法、比较鉴赏法等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之美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