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形与几何"是数学课程标准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建立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习中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要利用问题驱动去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带着数学问题去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优化数学活动策略,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活动情境,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阐述了在实践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有序思考问题,多样性解决问题策略,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主动操作,探索开放教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学生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爱萍 《广西教育》2014,(25):23-23
正构建模型是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图形与图形、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转化,而且数字与数字之间也可以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建模思想不仅可以用于解题中,也可以用于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感知数学建模思想,做到合理、灵活运用,这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隐性"要求。一、增强联想,引用模型虽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基础,数学建模思想较为直接、简单,且多用于解决图形问题,但对于零基础的小学生而言,如何"入门"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如何构建、引入数学模型就成了教学内  相似文献   

6.
对小学生来说,有序思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科素养,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对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大有裨益。有序思考是学生研究数学问题、掌握数学规律、应用数学定律解决问题的一种必备技能。因此,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需要有序思考才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内容,旨在通过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不同解决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利用熟悉的数学问题,使学生认识建立方程模型的必要性,设计有思维层次的问题,加深对方程模型化思想的认识,从背景不同的实际问题中挖掘相同的方程模型,让学生添背景编题,提高应用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结实实践 ,探讨了建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洗衣服中的数学”为例,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探索培育学生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如果学生缺乏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转换思维能力,将很难掌握数学问题的实质,这将影响数学解决问题的效率。因此,从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转化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良好转化思维的形成以及如何更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转化思维展开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12.
数学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眼光去观察事物,利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同时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本文谈谈在教学时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正>解决问题教学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生活环境生发教学内容,利用课堂讲解,正确分析数学问题,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小学数学教学就是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但当前这一效果差强人意。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1.课堂教学不切实际,形式单一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并解决所遇到数学问题的能力。但目前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从解决数学问题的认知过程来看,学生要先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再通过模型的建构掌握数量关系。模型的建构是区分学生水平的环节,教师应在教学稍复杂的数量关系时,结合基本数量关系和常见数量关系建构等量关系模型,帮助学生抓住问题本质,进而建构解决问题的模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小学是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向学生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十分必要。转化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当地渗透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线段图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能够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7.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具体来说就是依托、利用图形进行数学的思考和想象。它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本文强调在"数与代数"及其他非"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研究如何用几何直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表征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表征之后的顿悟与反思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彰显几何直观的价值,促使学生认识几何直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学会用几何直观的方法思考和学习数学,真正让"几何之花"开遍学生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数学本质所在。将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而利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是数学应用于生活的重要体现。本文抽象出地铁票价、乘客量与盈利之间的关系,通过变式引导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应用展开探究,使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9.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如果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和合作,找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技巧,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的模型意识,可以使学生形成稳定的解题思路和策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对解决问题模型课的创建背景进行阐述,从“已知─可知”课型、“未知—要知”课型这两种解决问题模型入手,探讨低年级解决问题模型课的操作和实施策略,以期更好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永峰 《广西教育》2014,(17):103-103
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集中体现。笔者利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相关习题,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抓住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问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思维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