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共生及言意共生的内涵"共生",顾名思义即共同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共生教学,就是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激活与共生共长。个性、差异是共生的基础,求同、协调是共生的实质。"言"是形式,即文本本身的魅力;"意"是内容,即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方面,它是情感、思想的合称。情感和思想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教师要和学生一同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深处,实现言与意的转换,进而让言与意融合共生。言意共生是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来的特有之美。它是师生在与文本的情感互动中透彻理解文本的含义,积累运用文本中的经典语言,使得语文课堂言中有意、意中有言,达到言意互补、言意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不仅仅耍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耍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揣摩品味这个“意”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让学生言意兼得,从而获得语言智慧的滋养。语文文本解读,美在言意,贵在共生,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来的特有之美。要想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收到预期的效果,进一步彰显文本的独特之美,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策Ⅲ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不仅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要关注语言表达的形式,揣摩品味这个“意”是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让学生言意兼得,从而获得语言智慧的滋养.语文文本解读,美在言意,贵在共生,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来的特有之美.要想真正让学生进入文本,收到预期的效果,进一步彰显文本的独特之美,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涉及内容众多。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教师对教材文本进行全面解读应成为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注意文本的言意共生探究,用心聆听文本"心声",这样才能顺利抵达文本核心,形成科学的教法应用。  相似文献   

5.
共生阅读教学有师生共生、生生共生、言意共生、文本知识共生、主体和文本共生、主体和作者共生、文本与作者共生等十几种基本课型.本文结合典型课例,具体介绍了共生阅读教学中师生共生、生生共生、言意共生等三种最为基本的课型.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课程。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应该追求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契合,最终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感悟、深入品析、联系对比、迁移运用等途径,引导学生既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又深刻领悟文章的言语形式,从而达到阅读课堂言意和谐共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一门语言学科,故语文教学应有强烈的语言意识。语文教学主张强调语言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言意共生”,认为文本的语言是采用一定的形式来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教学要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要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这样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语言样式和文本意蕴之间的相互置换和融合的过程来实现的。因此,言之外形和意之内蕴牵动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贮存着语文教学的全部密码。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致力于对文本言意之间内在关系的揭示上,致力于言意生成规律的探寻上,致力于言意形式的和谐上。1.言意共融要以文本解读为源头作为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应该拨开文本语  相似文献   

9.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一种吸收,写作是一种倾吐。入选统编版教材的文本不仅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而且契合了语文要素的推进和落实,是学生进行阅读、吸收和借鉴的绝佳载体。因此,教师要善于开掘统编版教材中的范例资源,充分发挥文本的育人效能,让学生在优质的文化中脱离虚无感性、直觉甄别的束缚,在言意共生的教学境界中,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莉萍 《学苑教育》2021,(11):53-54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言意共生教学策略研究,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在诵读、鉴赏、演绎、读写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为言意共生教学创造良好条件,让学生在多重学习互动中形成言意共生学习认知,进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以形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训练,都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其他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细读文本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逐渐走热。文本细读教学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语言和思想的协同发展。本文通过两个案例对文本细读进行探寻,提炼文本细读做法,实现阅读教学的言意兼得。  相似文献   

12.
精致语文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实现“言”与“意”的相互转换,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据言识意→据意识言→以言表意”的过程,带着学生在文本的“言”和“意”之间走一个来回。可以这样说,“言意互转”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准确地实现言意互转,使文本的“言”与“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学才实现它真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本是有思想、有灵性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与文本对话,感受、体验、品味文本所写,与文本同喜同悲、同忧同乐,达到情感的共鸣、灵性的放飞。那么,如何让学生与文本开展对话,在亲密接触中自然地品情悟理、言意共生呢?这需要从备课开始。  相似文献   

14.
语文要素的显性设计是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创新,这给语言文字的运用提供了有效抓手。教学中要基于教材优势,将语文要素落到实处:统整单元内外的联结点,整体观照,立体解读;定位文本教学的着力点,聚焦目标,精准选点;构建语言表达的交汇点,明确序列,巧设支架,实现言意共生。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姜老师好!能否说说您主张的“过‘言意共生’语文生活”怎么理解?姜树华:生活中,一个人能说出得体的话,能说出准确表达内心的话,能捕捉到别人的话意,能捕捉到说话的时机……这些都是“言意共生”的高水平体现,也都是高质量语文生活的表征。在切实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所有学科均应向个体生活的质量提升“发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坚持语文本位,从言语生成的规律出发,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提升学生的言语智慧.言语生成教学的要义有:言意共生、个体内生、活动创生、有无相生、生生不息,据此可以衍生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A4):8-9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情理交融。"情"指人的情感,这里特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情怀。"理"指学生学习中获得的理性的认知和道理。而言意共生则是从文本价值出发,关照阅读教学。"言"即语言、阅读、表达。"意"就是文字背后的文章核心、作者感情、个人见解等。"情理交融,言意共生"其目的在于以情感浸润人性,以理性启迪智慧,在关注文本的内容与形式前提下,让学生愉悦、积极地学习,促进语文素养的积淀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要将文本形式的“言”与内容的“意”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领悟文章的内容,又能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方法,实现言意共生。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也是持之以恒的语文实践。我们教材中不乏言意共生、有滋有味的学习资源,抓住这些资源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学生将拥有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机会,从而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关注文本内容意蕴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通过学习故事内容,让学生在言意兼得的同时有机突破他们语文学习的难点所在,更好地引领学生语言能力地不断生长。教师应引导学生基于整体,提炼文本的表达梗概;基于理解,紧扣文本的情节关键;基于梳理,厘清文本的内在层架;基于表达,揣摩文本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