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明文的教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是传授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通过情境导入、局部研读、掌握方法等策略,让学生走进说明文,感受说明文的特点,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说明文是初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 容,但教好学好却不容易。笔者在对新 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说明文的教学中,根 据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因"文"利导,既 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关注 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 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不但 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增强了学 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说明文是初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教好学好却不容易。笔者在对新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说明文的教学中.根据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因“文”利导.既注重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又关注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追求二者的交融整合,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增强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文革 《考试周刊》2010,(56):34-34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说明文教学难度较大。要使学生把握好说明文,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把握这种语言形象生动美的特点,给人以别样的审美感受,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文化知识,了解科学原理.受到科学美趣味美的熏陶.而且能充分激发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并逐步提高观察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科学理念、渗透历史文化、提升人文素养的基础平台,语文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教材中的说明文,从而达到发展学生认知思考能力、拓展科学实践技能目标,成为关系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成败的关键。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为构建具有语文味的说明文教学提供建议,真正让教师能够有效应对课堂生成问题,为提高说明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教育,说明性文章的教学中,传统上往往把重点放在了知识内容的传授,重在让学生对"说明文"这一文体特点有所把握,但却忽视了它所承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那么在说明性文章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呢?借助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挖掘说明对象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从科学研究的事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精神;从作者的描写中体会科学家们敬畏生命的博大情怀。总而言之,说明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必须融入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7.
说明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文体,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语言逻辑思维和文章结构体系等进行培养,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进行相应的创新,体现说明文在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小学四年级教材为例,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8.
三、说明文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说明文教学中,应遵循哪些教学原则,应采取何种教学办法,这里作如下的阐述。 (一)说明文整个教学过程应以直观为基础。说明文既然是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概括出科学道理,那么,儿童如果不直接接触事物、分析事物,那他们就不可能深入理解这些科学道理。因此,在说明文教学中,特别是有关自然知识、地理知识等文章的敦学,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说明文是教材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标准,通常从阐述性、述说性、文艺性三个角度将说明文分成三种类别。文艺性说明文与其他两种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它通过文学的手段传播科学知识,使得说明文充满文学趣味,让学生在较为形象化的表达中缩小与文本的距离,点燃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体现了文体的理性与文本的感性相结合。基于这样的特点,在教学文艺性说明文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其特点,分析文本的结构,围绕其特点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10.
李建民 《考试周刊》2013,(48):185-185
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最终靠的是常态课教学,增强小学科学常态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避免"满堂灌"式的死板教学,树立"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开放式、多元化教学理念。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应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大纲,通过悟透教材,掌握一整套科学有效有教学模式,真正增强常态科学课堂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说明文阅读教学担负着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以及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能力的重任。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共识,各国面临着科学技术和人才资源的竞争。在这种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强化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目前有不少老师对说明文教学重视不够,认为说明文不值得花时间去钻研品味,对待说明文阅读教学,或只是蜻蜓点水;或只注重课  相似文献   

12.
科普说明文是介绍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文体。在语文教学中,学习科普说明文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以达到提升民族科学文化素养的目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情感,关注语言特点,注重文本拓展,使科普说明文教学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说明文教学高度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使得很多教师长期沿用一种套路,教学愈发僵化。说明文教学意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科学严谨的态度、科学探究的精神、批判质疑的思维和求真的人格。初中阶段的说明文教学,可通过情境的巧妙创设,进行高阶思维训练,将学习变成自我体验;教出单篇语体特色,实现多篇文本组合,将体验变成自我探究;打破思维定式,创新教学方式,将探究变成自我唤醒。语文教师若能站在课程发展的高度,关注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发掘最适宜的教学内容,定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困境,引导学生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14.
分析《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独有的地位和作用,透视出这篇课文所从属的文体即说明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教师从宏观上把握教学的目的。从而科学的安排课时,合理的处理教学内容,采取适合说明文教学的特定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凸显说明文的特点,并且审视通过特定课文的教学能否满足学生对说明文学习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了。所以,说明文的教学也显得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中学在说明文教学方面是有成绩的。首先是经过修订的部编语文课本增大了说明文的比例,其内容涉及到工业、农业、园林、建筑、化工、科技、自然、历史、生产、生活等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基础知识教学;其次是广大语文教师逐步克服了重视记叙文、议论文教学,而忽视说明文教学的偏向,在说明文教  相似文献   

16.
说明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教学能力的一个方面,更是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第一必须克服重散文、议论文教学,忽视说明文教学的思想倾向。那种认为说明文好教,学生易掌握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学生习作中说明文佳作较少就是明显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是一门实验科学,小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配以小实验,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育效果.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正>一直以来,学写说明文都是习作教学的难点。说明文作为一种基本的表达文体,以内容专业、文辞严谨的特点成为学生心中较难的文学体裁。在说明文习作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用清晰的思路将说明对象的特点描写准确,这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基于对说明文特点的理解,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说明文习作的架构,让学生有说明的意识与描述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一篇有理有据、清晰科学的说明文习作。笔者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介绍一种事物”为例,探讨说明文习作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是一门实验科学,小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配以小实验,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育效果。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说明文的教学应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人文内涵;吃透文本,深刻理解内涵;训练学生筛选、加工信息能力;避免学术性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