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追问是开展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理解文本重点时追问;在学生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时追问;在学生理解文本出现偏差时追问;在学生品读文本临尾感觉意尽时追问。有效的追问能够达成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正>"追问",就是追究根本地查问,反复多次的问。对于这一教学策略想必教师都较为熟悉。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解读知识文本,教师通常会采取追问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在有效"追问"的带领下,生成对文本的独特深刻见解。追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机智,更是一门行为艺术。笔者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追问"。一、追问需有"着眼点",寸积铢累追问,是将问题聚集在某一内容,通过一个问题的创设,穷追猛打,找出正确理解的过程。追问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延展,从而生成正确理解的过程。不过,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文本细读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追问性阅读,利用各种追问形式梳理文本要义,确保阅读教学顺利进入多元互动境界。让学生在文本细微处追问、在经典处追问、在设悬处追问、在寓意处追问,都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思维冲击,并在不断发现、体验、感受、体悟中形成个性化阅读认知。文本细读有多重制约因素,语言是媒介、发现是桥梁、追问是途径,唯有彼此兼顾,才能构建完整的阅读链条。  相似文献   

4.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或过程中,为了学生能正确、完整且深刻地理解课文,对其进一步提问的互动措施。有效地追问是激趣、质疑、探究的很好途径,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提高课堂效率。精彩的追问建立在教师自身对文本潜心钻研的基础上,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和学识。那么,怎样进行有效地追问呢?我认为一定要把握住追问的恰当时机。  相似文献   

5.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提升学生阅读的“对话质态”,通过“三重追问”,助力学生抵达思维的深处.基于解读视角:在追问中丰富文本感知;基于体验视角:在追问中践行切己体察;基于写作视角:在追问中洞察创作用意.让学生的阅读从平面转向立体、从肤浅转向深刻、从碎片转向统整,在增强认知理解能力的同时,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相似文献   

6.
田翠英 《考试周刊》2013,(93):35-36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培养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阵地。开展互动,对有效问题思考探讨是对文本解读、赏析的重要途径。在有效问题设计与运行中,加强追问艺术的运用,能够解读得更深刻,学生思维更有逻辑性、更深邃,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追问是连续的启发,是引导学生就基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提问方式。在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追问下,文本理解会更准确、深刻。追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怎样才能使追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呢?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追问作为特殊的提问形式,对于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调动学生内在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有效追问艺术,巧妙运用追问策略,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精彩生成。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一、在深度匮乏处有效追问,引导探究,挖掘文本深度阅读是人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效的课堂追问,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从而优化语文学习。利用有效追问,能突出学习重点;利用有效追问,能促进文本对话;利用有效追问,能深化文本理解。  相似文献   

10.
灵活而又恰当的追问,可以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整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情况,适时追问,从而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对话。一、解惑式追问——层层深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理解或者不知从何回答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解惑式的追问,帮助学生搭建思维的跳板,使学生在教师的追问下,层层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学生对课  相似文献   

11.
《夹竹桃》课文质朴文字中寄予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高雅志趣。在教学中可采用三读三悟的教学思路,带领学生三思三疑。初读追问爱从何来;再读探究夹竹桃的内在美;精读基于知人论世的考量,思考文本形式的真实自然。  相似文献   

12.
福克纳在其创作中采取了反讽、多角度叙述、意识流、延宕等多种文体形式颠覆了传统的叙述模式,使叙述活动成为一种自足的本体,其产物就是文本。如此,追问存在与追问语言的活动便合而为一。读者在进入其迷宫般的文本的同时,既参与了一个创作行动,又参与了一个道德行动。  相似文献   

13.
<正>余映潮老师提出在阅读课上要提出"主问题",通过提问的形式将文本的核心知识点转化成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讨主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文本的内容,实现文本语文核心价值。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设置主问题时不仅要注意问题具有目标指向性、整体性、探究性,还要注意其层次性和连续性,教师可以围绕主问题提出必要的追问,用以深化主问题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构建文本细读理念下生成性文言文课堂的要旨,就是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贯彻文本细读理念,精心预设,抓关键词句,以主问题去引领整个课堂教学;设疑追问,巧妙生成,细读深挖,走一步再走一步。《记承天寺夜游》课例,就是一节新课改下贯彻文本细读理念,构建生成性文言文课堂的成功课例,对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追问是语文课堂师生对话不可或缺的环节,能促进知识的向内转化,发展学生的思维,最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在本文中通过追问多余吗,探究写作意图;追问真的吗,挖掘潜藏信息;追问可以吗,赏析精巧布局;追问矛盾吗,理解人物形象,旨在引领中学生向文本最深处推进,提升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下学生审题立意跑题偏题、立意浅表等现状,教师可运用过程写作的方法展开教学实践,在追问中发现逻辑关系,让认知由准确走向深刻;在校准中审视自我观点,让视界由模糊走向明晰;在生成中优化语言形式,让思维由整理走向表现。  相似文献   

17.
“理思”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对文本的内容、形式以及阅读过程进行适度的追问。具体来讲.它又表现为对文本蕴涵的道理,包括哲理、真理及人伦常识等行为准则的关注,对学习方法、策略、规律及习惯养成的重视,对作者的思路、作品的文路以及语言文字的结构特色等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形式上的追问。  相似文献   

18.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依然存在"三字式追问""浅尝辄止式追问"等现象,导致教学浮于表面、学生思维不深的后果。适时追问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一知半解时追问,在学生曲解误读时追问,在文本留白处追问,在学生独特体验时追问,使他们潜心会文,多元解读文本,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文本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内容理解出发、从言语形式出发,同时将文本内容和言语形式结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理解言语形式的表达特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读明白文本的内容,体悟出文本所蕴藏的真情,理解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中语用训练的理念呼吁我们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而文本的言语形式绝不仅仅是单指语言,还应该包括文本中的标点符号。阅读教学应放大标点符号的语用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提升。具体策略有:结合语境,揣摩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紧扣形式,体悟标点符号的内在情感;开辟窗口,想象标点符号的深刻留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