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中感悟已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通过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让学生感悟文本,培养语感,积淀语言,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已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学生能否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就成了检验朗读教学乃至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尺。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感情朗读更难。学生为什么读不好?  相似文献   

2.
刘桃红 《考试周刊》2011,(80):52-52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抓好学生的朗读,使学生从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记忆、理解和赏析,从而受到美的熏陶?作者提出以下教学方法:范读,激美感;研读,感悟美;析读,品味美;赏读,体验美;变读,展现美。  相似文献   

3.
正朗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理解课文的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让学生受到文本的熏陶,从而感受到文本中的美感、语感和情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对重音,读顺语调,还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朗读时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结构美、节奏美、情感美,使学生对文中的字词句有整体的感知,从而感受言语之间所蕴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味蕴藏在朗读里。朗读是教学语文的根本大法,丢掉一个‘读’字,几乎什么都不会有了,包括‘人文性’。"教学中,我们应创设美读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情意绵绵的朗读中读活文本,读出诗情,读出画面,品出诗味,感悟诗韵,使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香。教学《山雨》一文,我巧引学生读文想画,品味雨声,体味雨景,读出醇美的语文香。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感受美、展现美、创造美;要让学生耳濡目染,在语文课堂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美的味道。学生经历初读感知课文,读中有"量";精读感悟课文,读中见"巧";诵读拓展课文,读中传"情",就能读出语文的味与美。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一个个生活场景的浓缩。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在生活中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近文本。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在练习中走近文本,在实践中读活文本。  相似文献   

7.
陈明财 《考试周刊》2015,(47):36-37
<正>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曾说:"当一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做到大声、熟练地朗读,不管什么课程,没有学不好的。"这位教授的话很有道理。朗读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又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朗读教学理念,可见语文课堂应该书声琅琅,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的美,在朗读中走进文本深处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学生  相似文献   

8.
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9.
美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美感.实施美感教育,让美无处不在。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形成美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美的语言,并且洋溢激情,让学生充分感悟美的情感,使美感目标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中,仅靠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模仿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真情实感,必须让学生读懂课文,走进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通过发挥想象,感悟课文,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读出真情实感。当然在朗读指导中要教给学生读书技巧,把握语调的轻重快慢,让学生更好地读出文章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正>演读是一种以表演方式进行形象化朗读的方法,多用于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的示范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在课堂上演读能通过分角色朗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从读到演,体验情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和表演天性,让学生在演读中感悟和积累文本的情感语言。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让语文课堂回归学生主体、回归文本、回归语言,让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让语文课堂重新响起琅琅的读书声的理念,日益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研究者的共识。然而,知易行难,现在有不少一线语文教师,是知道朗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的,知道朗读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朗读被边缘化了。比如因为实施朗读教学有困难——怎么范读、怎么指导、怎么自读感悟、怎么美读体验、怎么展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阅读教学的根本宗旨和语文课堂改革新理念出发,构建一种以朗读感悟为主线的阅读模式,引导学生在读中释疑,读中悟出感情,读中自悟自得,与文本作者共振、共鸣,让文本"活"于"心中",感受到朗读感悟的乐趣,创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巢小莉 《考试周刊》2012,(16):37-38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特点,也是理解文本的重要途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朗读的有效性。声音、图像、动画等可以使文本立体生动,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入感悟,与作者互通情感,从而有感而读。情蕴读中,文本才会被读活,学生才能真正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陈雪梅 《考试周刊》2010,(38):36-37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与教师、作者在生动、形象的语文环境中互动交流,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语文教学的"美"。教师应使学生在新课导入中体会愉悦美;在课文朗读中感受情感美;在文本感悟中品味生动美;在语文实践中体味成功美。  相似文献   

16.
读中感悟已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通过师、生、文本三者的对话,让学生感悟文本,培养语感,积淀语言,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已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学生能否有感情地朗读文本,  相似文献   

17.
冯霞 《中国教师》2013,(Z1):100-100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发挥教材的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以读为主,创造有效的教学路径语文教材的美,首先是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到的,因此,阅读是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能力的必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听读、朗读、创读,寻觅、品味、倾诉自己的感悟,理解了文本内涵,提高用口语  相似文献   

18.
训练语文能力就是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短暂的四十分钟,要阅读经典文章,把写挤进课堂,这就要做到整体教学。具体方法是找到本组课文的共同点展开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紧扣"景美情浓",分为:预习课文、欣赏风光、感悟风情、积累运用、复习拓展五个模块。在整体教学中,通过画面美的冲击、语言美的引导、朗读美的提升使文本的美得到诠释与跨越;通过自主学习,扎实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学生接近、理解文字,感受语言魅力的舞台”。文本是一个全息元,只有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质疑,合作释疑,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阅读,才能有更深的感悟。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把重点引向对青海湖梦幻般的神奇美的探究,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激发情感,让学生在纯真的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20.
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建美的环境、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美、鼓励学生表达美、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美的感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