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已经成为不同层次数学教育重要和基本的内容."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2.
吴辛君  李芳 《宁夏教育》2002,(11):39-40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帮助学生运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调查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再创造”,丰富其数学体验,以成为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的“数学现实”。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问题是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提出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情感,关键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真实性,体验到数学关的特点.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思考真实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之美、感受数学的价值与无奈,从而产生对数学的真实感,进而产生对数学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数学建模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徉,是数学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协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建模活动中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所有参与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将会增强,逐步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数学实验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创新实践,它具有主体性、直观性、过程性和目标性。文章以"一亿有多大"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为例,提出从问题驱动、方法引领、动手操作三个方面让学生的体验有层次、有方向、有建构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8.
开放性试题给予学生充分想象、展现数学素养、发展数学能力的机会,虽然不同学生可能得到不同水平层次的答案,但都能拥有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现行教材中设置了大量供学生课后思考的问题,练习部分设置了许多探究式的开放性问题.近年高考中也已经出现开放性试题.无论是教材还是高考都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出了很高要求.而目前部分数学课堂,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笔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探究式的数学教学,重视问题解决的结果和过程的结合,使学生经历问题提出、解决、发展的完整过程,领略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尝试数学理论的应用,体验数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倡导"尝试、体验、感悟、反思"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11.
虞婉琳 《考试周刊》2011,(49):80-8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设计问题,尽可能地达到提高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目的。本文作者结合具体的高中教学实例,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法,探讨如何设计数学问题,找到数学和培养思维能力之间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进入数学世界体验数学,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无穷的灵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数学意识是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充分运用的重要保证。针对当前学生数学意识薄弱的教育教学现状,从课堂教学的层面,提出强化数学意识的5个环节,即调整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体验数学方法、运用数学及培养数学思维和学会数学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的角度、层次和要求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课型要求等提出不同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使他们在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不仅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体验到应用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就是好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想、实验、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的力量,让不同的人有不同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教学要高度重视数学建模的价值.站在教学的角度来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数学建模过程中认识到模型的价值.数学建模体现着数学学习过程的本质,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模的意义才能凸显出来.数学建模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去引导学生认识并把握模型教学的意蕴.从教学任务、教学时间、教学策略的角度来看,数学建模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论数学体验及其生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数学体验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生成的对数学内容的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数学体验是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学生数学体验生成、获得的教学策略: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建模”活动,鼓励学生在数学体验中主动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中的美学教育有四个层次:美观、美好、美妙、完美.但目前中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基本停留在美观层面.我们认为,从美观到美好,必须以学生对问题的数学实质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为前提;从美好到美妙,则需要以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与感受为基础;从美妙到完美,则只能在经历对数学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之后才能完成.只有体验到数学的美妙与完美,才能对数学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兴趣.因此,数学美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理解、体验与探究.  相似文献   

18.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数学理解不断进阶的过程,数学素养的提升过程也与数学理解的进阶紧密相关。要实现数学理解的不断进阶,需分解对象的要素、划分理解的层次、明晰理解的内涵。围绕认知要素设计合适的数学活动,能增加学生的具身体验;设计恰当的思辨问题,能促进学生深度感悟。以“简单图形的平移”一课为例,可以组织五个层次的体悟活动:一是借助观察体验活动,在辨识中感知平移要素;二是借助操作体验活动,在解惑中感悟平移特征;三是借助画图体验活动,在追溯中掌握平移方法;四是借助想象体验活动,在比较中感悟转化思想:五是借助探究体验活动,在应用中抵达创造生成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崔贵清 《成才之路》2009,(18):100-10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要实现这个要求。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88):65-67
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学的重大任务,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数学活动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展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更主动、高效地学习。进一步将学生的"学习体验"上升为"学习经验",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向更高层次迈进,提高学习能力,增长智慧,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