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放大器、数字电压表和数字示波器,自制一台数字式气压计,用于分别测量容器中空气的等温膨胀和绝热膨胀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验证玻意耳定律和绝热过程的泊松公式,准确求得气体比热容比,实验误差一般小于3%.该实验可以在高等学校基础物理实验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气体比热容比的测量精度,提出一种新颖的检测方法及实验检测装置。该方法通过测定物体在特定容器中的振动周期来计算气体比热容比,采用压力传感器检测气体的压力和振动周期。实验表明,该方法方便、准确,空气的比热容比测量结果为1.39。  相似文献   

3.
指出传统振动法测气体比热容比实验的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通过改变气流方式以降低振动小球与管壁的碰撞机率,控制振动小球的振幅使之更接近简谐振动.并利用原有的光电计数仪,调整计数次数.测量显示,实验值更接近双原子的比热容比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利用声速测量仪测量空气中的声速,根据声速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气体的比热容比之间的关系,间接测量了摩尔气体常量。首先确定了超声波换能器的最佳工作点,然后分别采用共振干涉法与相位比较法测量了声速,再根据声速与摩尔气体常量间的关系,得出了摩尔气体常量。本实验原理简单,方法可行,实验结果与标准值相比,其相对误差分别为1.93%和1.79%,相对误差较小,表明测量结果较可靠。  相似文献   

5.
蔡钢  陈珍国 《现代教学》2006,(7):106-110
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中,我们把《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物理(试验本)第九章B节)这节内容分成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用日常所见的“充气用品”创设情景,用“压缩空气点燃硝化棉实验”引出描述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通过自主研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确气体的体积、温度与气体压强的概念和国际单位;通过五种典型情形的讨论让学生掌握测量和计算气体压强的多种方法。第二课时利用DIS实验,通过“创设情景、设疑激趣——提出问题、引导猜想——实验探究、得出规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误差分析、拓展联想”五个教学环节实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本案例描述的是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6.
在物质密度测量中,由于有些物质具有可溶性、有些物质具有吸水性、特别是有些物质为小粒状固体,所以体积测量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测量物质密度的新方法,即利用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既可测量不溶性物质的体积,又可测量可溶性物质的体积,还可测量吸水性物质的体积,特别是可以测量小粒状固体的体积.体积测出后,再利用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就可测出物质的密度.这种新方法大大扩大了物质密度的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7.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101kPa时,某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的体积。例如,经实验测定,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约40体积的二氧化硫。1问题的提出溶解度是二氧化硫气体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如何用简易的方法测量出该气体的溶解度呢?这里,笔者利用一次性医用塑料注射器、  相似文献   

8.
智能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实验教学网络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计算机网络化教学管理系统来进行气体比热容比测定实验教学的一些特点与思路。分析了智能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实验仪实验系统的网络结构、通信接口技术和相关的软件功能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采用基于振动法测量原理设计的FB212型气体比热容比测定仪在几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定量测试实验,其结果表明:同一仪器(其他条件相同),发现用打气筒充气比用微型气泵充气所测得的空气比热容比?值要大一些;储气瓶没有密封的比密封的测得小钢球的振动周期要小,但是其空气比热容比?值要大;而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大的其空气比热容比?值一般较小。最后指出了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希冀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Virial形式的Berthelot方程,导出Berthelot气体的比热容比与声速的关系式,其它与实验测定的数值以及理想气体比热容比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Matlab绘制出比热容比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几个例子的讨论,强调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质心”概念,以及“质心参考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语教学中忽视了审美教育。语教学中审美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信心和审美情趣开始。从阅读、欣赏、写作训练等方面着手,达到提高青年学生审美、创造美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就人格权条款的制订提出了专家建议稿,确认了一般人格权,规定了人格权的效力和保护,完善了具体人格权类型,规定了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其中的智慧之光有目共证。另一方面,由于未采取独立成编的立法例,受篇幅局限,相关规定较为简单粗略,未承认法人人格权,未规定人格权行使和保护的基本原则,一些重要的具体人格权未予规定,已有的具体人格权条款内容欠完善。反思和借鉴建议稿中有益成果,铸就人格权立法史上的新篇章,这是我们每一个法律人翘首期盼的。  相似文献   

14.
学作品的深度解读需有完满的审美心理的参与。只有将作品中美的语言对象化于学生的语感和美感,将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才能使学生与作品产生生命的交流与融会。章从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深化主体的审美感受,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方面论述了审美心理机制的建构;并提出审美心理机制的运作须特别关注“澄怀味象”、“内觉体验”、“量质转变”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文学史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是文艺理论研究的重要分支,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激励下,学者们为文学史写作从理论上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模式,带动了文学史写作实践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从多样的文学史模式、文学史写作实践的困境两个方面来总结现阶段文学史理论建构及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心理基础。为了避免社会振荡,新政权在解放初期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凡是没有明显反动行为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被新政权的文教、科技、新闻和政府部门所雇用,对于有影响的、年纪较大的知识分子则给以闲职“养起来”。同时安排知识分子参加土地改革等社会改造运动,在社会运动中接受教育。经历了抗战和内战双重打击的知识分子群体.不仅在经济上陷入贫困,而且对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腐败极端厌恶,面对建国初期新政权的“清明政治”和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善,大部分知识分子认同新政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政策。对自己没有参加革命,却享受了革命果实,知识分子有一种“自责、愧疚、摘了桃子”的心态.他们希望积极配合新政权的知识分子改造政策,成为新政权信赖的建设性力量。少数知识分子对新政权虽然存有“同情了解”的期待,但是他们采取了“观望与沉默”的态度,并不无条件地拥护新政权的政策和主张。总体而言,参与、配合知识分子改造,力图融入新政权是知识分子群体在建国初期的基本心态。  相似文献   

17.
心理理论主要有两个研究范式: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随着心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方向也在不断扩展。目前,对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主要有理论论、模拟论和模块论3种。作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理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同时,一般认为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还可以在毕生发展观、不同人群的发展特点以及在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政治冲突的扩散性是政治冲突中的一种自发的不可抑制的自然趋势,就象哈耶克的自发扩展秩序一样,它是个不可控的政治过程。不过,谢茨施奈德认为政治冲突的扩散虽然具有自发性,但可以通过政治设计予以控制冲突的范围,而不是排斥理性的政治设计。谢茨施奈德认为政治冲突范围与政治冲突结果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政治冲突范围增大或缩小对于政治冲突的结局都会产生实质性的冲击,甚至使人无法根据原有的政治冲突对比对政治竞赛格局进行预测。针对政治主体对政治冲突范围及其路径整合的需要,谢茨施奈德对现有政治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新的政治系统设计,企图使两者能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是一次高扬创新精神的大会,首先是指导思想的创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次是奋斗目标的创新,从现在起20年之内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次是发展思路的创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样的发展必须有全新的思路;最后是党建工程的创新和思想路线的创新,党建工程的创新核心是执政的共产党怎样保持先进性的问题,思想路线的创新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20.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对高考制度改革进行跨学科的理论探讨甚少。论文尝试应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尤其是其中的限制因子法则、"花盆效应"、教育生态位、耐度定律和适度原则等四大基本原理分析我国高考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在这个基础上阐述我国高考制度在考试观念、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