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每上一节自然课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认真抓好学生的课前观察,紧扣教材,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考察、调查,或有意识地安排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我在教学佣茎繁殖植物》时,把学生带到苗圃看嫁接,在上《杠杆》一课前,我安排学生将学校基建后剩余的废砖及石块集中堆放,一些大的搬不动的石头,引导学生想  相似文献   

2.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自然课的关键,教师必须精心准备好观察、实验材料。这些材料一部分是实验室提供的,还有一部分要靠教师从大自然中获取和自制。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像这样的观察、实验材料应尽量组织学生自己参与课前准备,因为自然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儿童认识一些具体的自然事物,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可以使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为学习研究新知识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 在教《动物和环境》一课时,课文中有两个引导学生认识蚯蚓适宜生活在什么环境里的实验,实验材料主要是蚯蚓。乡村小学的学生找蚯蚓是比较容易的事,课前我布置每个实验小组自备5条蚯蚓,学生在挖蚯蚓时就在无意中获得了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蚯蚓的感性  相似文献   

3.
浅论小学自然课中的观察黄梅县教委周胜(436500)观察是小学自然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学生通过视觉器官有意识地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对形象的东西特别喜欢,记忆也更深刻。小学自然课的观察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教师指导的好坏,是观察课上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我曾听了一节自然课《鸟》。教师教学的内容安排程序合理,教法注意观察实验和实际联系。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点和引导。为了认识鸟的羽毛,将学生分成十二个小组,每组两  相似文献   

5.
作为自然课教师,我们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自然界的规律,简单地说,如何教学生去“搞科学”呢?这个“搞”字,在自然课上可以理解为观察、思考和实践三个环节,然而它们并非孤立的,在自然课教学中,这三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成为教师教学生学到研究科学的本领的有效手段。例如自然第六册第一单元,解“暗箱”这一课型的教学,我将观察、思考、实践融为一体,引导学生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自行探索是指学生在学习自然课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即在自然课上,教师要让学生独立研究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分类,自己观察比较,自己分析综合,自己概括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问题,精心制定研究项目及所需各项材料;课堂上主要是观察学生的研究,倾听他们的意见,不要轻易地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不要用语言或表情去干扰学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1 独立观察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材料之后,不要先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提出这样,那样的观察问题,限制儿童的自由观察活动和观察方法,而是尽量地鼓励他们主动、独立地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提供的材料。   例如:《鱼》这一课教学,为了使学生自行获取鱼的知识,教师为每组提供了一条活鱼,让学生带着对鱼的神秘感和好奇感自由去观察,学生在观察鱼的活动中,喜欢用手摸鱼,用铅笔、小木棍戳鱼逗着鱼玩,对学生的这些活动教师不要加以干涉制止,只要他们是在观察鱼的活动,不论观察方式如何,其实质都是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感受到了鱼的各种属性,获得了鱼的感性材料,教师此时要指导的是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或图像把他们观察到的鱼,观察鱼的过程,观察鱼的方式及观察到鱼的各种特征描述出来。当学生不能很好地描述鱼的特征时,要求学生再反复观察,直到能较全面地、真实地描述为止。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取鱼的感性材料。  相似文献   

8.
上好一节自然课,除了老师准备好有结构的材料很重要外,这些材料什么时候出现在学生面前,把握好这个时度也很重要。在教学中,我就有这方面的教训。 我讲《种大蒜》一课时,课前就把花盆、土、水、蒜等一齐摆在学生面前,结果出我所料,我还没示范完种蒜的步骤,学生的蒜瓣已胡乱  相似文献   

9.
一、组织学生课前参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课程实施做好生活准备。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必须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去发现、体验道德的力量,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如果把《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仅局限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确立开放教学的思想观念,组织学生课前参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课堂教学提供生活准备。我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课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自然课。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虽已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知识,但他们学习中感知的无意性和情结性非常明显,所以在进行自然教学时应强化实物观察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叶》时,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叶形之后,我把课前采集的叶子和平时制作的叶的标本拿给学生着。当学生看到这么多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叶子或叶的标本时,都羹出惊奇的神色。此时,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拨出学过的叶形,学生很快就找出了几种。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学习《电路》这一课时,…  相似文献   

11.
曾兰 《云南教育》2001,(6):36-37
自然学科内容丰富、生动、涉及面广,它的认识对象是各种自然事物,观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笔者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正确激发、引导观察兴趣   一方面,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事物都觉得新鲜、有趣,都有可能引起他们强烈的观察兴趣。但是他们的兴趣往往不持久,容易转移。因此,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观察兴趣,是教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首先解决好的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材第一课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一课实际上是小学自然课的绪论课,…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大纲》精神和教材编写特点,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恰当地组织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实际观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为学生建立表象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近年来,我们就此课题开展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3.
西海固地区,经济不发达,文化比较落后,大部分在校学生知识面狭窄,兴趣不广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结合各学科特点开展一些课外科技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扩学生思路,辅助课堂教学.现在,小学各年级都开设了自然课,在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凡是与当地农业生产有联系的课文,都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有些章节学生就感到抽象,不好懂.如果我们在上课时辅之以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我校三年级自然课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实验和一些科技活动,像种子发芽(还简单讲了计算发芽率的方法),花草和树叶标本的采集、制作,参观气象站,指导学生动手写《天气观察日记》等.四年级自然课讲到“机械”知识时,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诸如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应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在课外动手搞些小制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课是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课。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了解自然中的奥秘,增长自然知识,体验学习自然科学的乐趣。下面谈谈我在小学中年级教学中运用现实生活、生产的事例讲自然课的体会。一、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例如:教学《哺乳动物》一课中,利用幻灯或挂图比较猫、牛、狗、狮子的外形等,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它们在繁殖、喂养后代方面的共同特征──乳奶喂养。又如,教学《鸟》一课,观察鹰、喜鹊、家燕、麻雀、大雁。啄木马等外形上的共同特征。通过比较的方法,学生就能发现它们身体都分为头、颈、…  相似文献   

15.
以操作支撑起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探索,已成为教师处理《圆的面积》一课教学的共识。其基本教学流程为:教师提供等分的圆,学生在教师指令下剪一剪,拼一拼,接着在教师引导下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诚然,操作为学生推导公式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但由于操作过程缺乏学生自主思考的支撑,这使得本课的探究更多地停留在了公式演绎推理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16.
在《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提供事实、引导观察、由果索因、正逆推理、引发联想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好。一、利用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比较具体、形象生动的直观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一课属于科学考察课型,对于缺乏考察条件的平原地区的小学生来讲,如果照本宣科地教学,是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二册《昆虫》一课,我们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法,分三步安排教学。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有意无形地引入新课。课一开始,教师说:“我要大家采集的蚂蚁、苍蝇,蝴蝶……等小动物带来吗?请你们先观察蚂蚁的外形。看蚂蚁的身体分几个部份?每个部份都长着些什么?”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儿童认识自然的开始。教学中应该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自然课的教学中,我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呢?一、在观察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深入细致的感知活动。但是一般学生看东西,往往是无意观察,只注意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隐蔽的重要的特征。为了克服学生的这一弱点,我在自然课的教学中,首先向学生提出观察要求,引导他们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细致地观察。例如,教“怎样认识物体(五)——岩石”一课时,课前先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各种不同的岩石,  相似文献   

19.
一堂好的自然课,不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丰富的教学内容、精心的教学设计,而且应该有好的课堂语言。我认为自然课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突出注意以下几点: 一、规范性 自然课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师必须要用普通话教学,而且要说得正确、流利。切忌方言、土语及口头禅等夹杂在课堂教学之中。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植物的种子》一课(现行教材第二册),在指导学生认  相似文献   

20.
听一位教师执教一年级的研究课《这儿真好》,引发了我对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这节研究课的前半程,教师上得很流畅,学生相当活跃。在这节课的最后十分钟里,老师安排的内容是“精心”指导学生书写好“象”、“极”、“玩”、“年”四个一类生字。按理说,十分钟时间安排写四个生字,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可在教学中,老师先引导学生逐一给这四个生字组词、扩词,然后再引导学生逐一书空识记字形,接着又引导学生逐一观察、评价老师所“范写”的字存在的问题,最后又带着学生温习了一遍“写字歌”。待到教师将上述环节教学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