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考语文文学作品的考查也越来越热,特别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鉴赏分析成了高考的重点,本文在阐述课本中两个典型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的基础上,其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将课本知识转移到考试中,并能灵活地运用即可。  相似文献   

2.
曼斯菲尔德的作品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孤独的情感,她善于描写人类精神上的孤单与隔阂,儿童的孤独,少女的寂寞,老年的孤寂.<阳阳和亮亮>和<小姑娘>两部作品较为典型.它们通过孩子的视角展现孤独情感主题,使得作品意义更加深刻,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2002年秋季,我市全面推行新教材的实施.这套教材已从内容上进行了大胆的修订,更多地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创新精神,我在使用这套教材中深刻地体会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内涵.我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本人教学的风格使用了“再现典型人物形象,激活政治课教学”这种方法,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4.
贴近受众——提高典型人物传播效益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了目前先进典型人物传播中的常见问题——神化、脸谱化、虚假化、枯燥化。从贴近受众的两个角度——典型人物选择,典型人物传播表达——阐述了提高典型人物传播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文学中极负盛名的女性作家,其娓娓道来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内心的孤独、精神隔绝以及无处遁逃的孤独宿命,使她获得文学界的广泛赞誉。本文以麦卡勒斯的两部代表作品《伤心咖啡馆之歌》和《婚礼的成员》为文本,以宿命论为分析视角,旨在从偶然、巧合、预示和象征这几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宿命意识,探究麦卡勒斯式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真理内涵。  相似文献   

6.
寇茜 《中国德育》2010,(7):26-28
校园文化是学生知识与精神和谐发展的“软食粮”,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需要。典型人物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本质,对学生精神及德性成长施加着隐性作用。典型人物的伦理思考,是对典型人物隐性影响的道德性追问,通过剖析典型人物的非典型化现象,合理地认识典型人物的价值并使其发挥促使学生德性自由成长的作用是和谐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张磊 《华章》2013,(17)
如何让报道的人物鲜活生动,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典型人物的选取,在选取人物时要体现先进性、时代性和贴近个性四个性。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开创了农民形象和知识分子形象的现代表达范式,本文试将这两类形象作一平行比较研究。病苦之状,弱者的形象,被置于舞台中心,独自咀嚼着不幸与寂寞,是这两类人物形象的共同之处;而在形象的多样性、表现手法、作者的身份意识上又存在差异。总体而言,知识分子形象更真切清晰,融入了作者的个体生命体验,丰富了农民形象,但就影响而言,后者更大。  相似文献   

9.
典型是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通过鲜明、独特的个性,集中地概括一定社会生活中某种人或事物的共性,深刻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规律并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是生活现象的结晶,是创作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典型就没有创作,所以典型的存在必然具有一定的审美特征,否则典型人物就不具有存在的必要了。拟就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典型人物,从特征性和艺术魅力两个方面论述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探析典型人物报道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一向注重榜样的学习。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群典型,就是一段良好的社会风气。我国的典型人物报道虽然由来已久,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典型报道局限于固有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教育效果,甚至引起了大众的逆反心理。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在进步发展。近年来,尤其是2005和2006两年我国的典型人物报道呈现出新的喜人气象,从平凡人之中挖掘典型,真实全面地塑造典型人物是典型人物报道的特征。我们在关注报道的同时,也有必要从新闻报道的理论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将报道的效果发挥得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与张爱玲,这两个生活年代上几乎前后相继的作家,尽管他们生活的国度、所处的历史时期、植根的文化土壤不同,但俩人在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和文学创作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是灵魂深处的孤独舞者:孤独是他们生命之歌的主旋律,怪诞是他们呈现给世人的共同特征,写作是他们灵魂深处的舞蹈。  相似文献   

12.
孤独与逃离:陈染笔下的女性形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染是当代文学中一位重要而独特的女作家,她以边缘人的低调自觉远离中心,执着地探索作为弱势人群的生存地位.通读陈染文本,可以发现“孤独”是贯穿其作品的核心因素之一.孤独,作为一种生存状态,是她寻找精神家园的艰难旅程的尘埃落定的诗性表达,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陈染对人生哲学意义的思考和顿悟.陈染的“孤独”意识对我们审视存在、质询自我,具有形而上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高加林代表一代或几代黄土地上的青年,他们奋斗过、彷徨过,面对矛盾而新鲜的一切,也曾不知所措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鲁迅笔下的一些知识分子形象,对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了重新思考。作品中的知识分子被黑暗的旧社会迫害得成病态,畸形,丧失了普通人的思维规律。他们表面道貌昂然,实际上却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不学无术的丈人垃圾,丈人败类,他们是一群孤独者,最终以失败者的身份卷进残酷的社会洪流里。造成这些知识分子孤独的悲剧有社会原因,也有性格方面的因素。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体现了二十世纪初旧式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愚昧、虚荣、自私和孤独。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76):16-17
美国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大师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真实反映了南北战争结束后至19世纪末的一段时间,美国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民生、收入、人权等诸多社会问题,充分刻画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阶段无法回避的多重问题,也对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封建宗法制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痛苦 ,特别是对于中国妇女。《白鹿原》从众多女性命运出发展现这一角度 ,揭露了在白鹿原这一典型环境中封建宗法制度对女性的迫害 ,进而揭示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辨证关系。通过女性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不同厄运 ,让作者从笔下流出了辛酸的眼泪。  相似文献   

17.
从小说的三个主要人物辛格、米克和比夫的分析入手,解读麦卡勒斯式的孤独。哑巴辛格的瓤独源自于他走不出年少时的阴影,最终选择自杀;而男孩子气的女孩米克的孤独在于其对青春期成长过程的不适应:咖啡馆的比夫与孤独斗争的方式是努力实现自我与身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丰满了各类典型人物形象.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敏于接受、乐于使用新媒体.新媒体信息传播放大效应凸显,良莠不齐,而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期,容易受到典型人物的影响.因此,要重塑榜样,强化典型人物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正面引领作用;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体验劳动最美丽,助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20.
李俊 《惠州学院学报》2005,25(5):104-108
近年来, 我国传统的典型人物报道有逐渐弱化的趋势。如何改进典型人物报道? 文献片《走近毛泽东》的成功, 从人物表现方面给了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不同新闻媒介在表现和刻画典型人物时, 要扬长避短, 发挥自己优势, 运用各种传播符号, 增强感染力, 强化传播效果;典型人物报道在突出重要性、显著性的同时, 要加强时新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要素; 在报道视角上, 典型人物报道要贴近当前的时代精神, 选取符合受众心理的视角开展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