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问题儿童”的形成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等各方面影响,在其不良行为的矫正中,学校应根据自身优势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德育、管理等环节,并协调社会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减少乃至杜绝“问题儿童”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人们把学生赞喻为“花朵” ,把教师赞颂为“园丁” ,一棵棵小苗在园丁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如何使他们在学校里学好知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就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学校的老师就必须面向每个学生 ,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的发展千差万别 ,有相当部分学生的行为会发生“偏差”而成为“德育问题生”。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培养成绩好、表现优的学生 ,更重要的是要把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表现有“问题”的学生转变成…  相似文献   

3.
德育课程的开发在世界上是一个难题。跨入新世纪,我们希望能编出一本有中国特色的教材,在此,我们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问题儿童”是指成长过程中心理发育上有不良倾向和表现的孩子。其中既有品德上存在严重缺点的儿童,也包括性格发展上有偏畸的孩子,如打斗、骂人、攻击、说谎、偷窃、逃学、惧怕、抑郁、易怒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如得不到教师正确的指导和矫正,到了青年时期则可能发生社交无能、社会能力下降、反社会倾向、人格行为障碍,甚至犯罪等等。  相似文献   

5.
学校里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儿童”,对此人们总是“怒其不争”,却很少“哀其不幸”。本将以合作的观点来剖析他们生活、学习环境的特点,寻找“问题儿童”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品德问题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学生全面发展勿庸置疑。然而,在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正处于调整、重构的过程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和道德观念也无不受到影响和冲击,有些中学生的品德问题行为令人堪忧。重视学生品德问题行为的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已成为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扩展与延伸,是重要的教育基地。面对“留守儿童”问题,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进行针对性服务。  相似文献   

8.
个体品德养成深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及家庭环境并称为影响个体品德养成的三大生态系统。儿童期是个体品德养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模仿和从众,而家庭又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在个体品德养成方面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家庭环境的各个要素都会对儿童品德养成产生影响。因此,为使儿童形成良好品德,必须努力优化家庭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9.
高辉  高晓旺 《考试周刊》2013,(89):164-164
“留守儿童”队伍庞大,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政府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关心他们。但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关照不多.有很多“问题儿童”出现了心理问题。由于媒介大多集中在城市,农村的“问题儿童”现象还未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些针对“问题儿童”的对策,有针对性地为学校、家庭教育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袁瑞新 《教师》2010,(20):103-103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而开设的两门新课程,对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调整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生活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场景一:水果会上,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互相品尝着水果的美味,只有他面前一无所有,问及他为何没有准备,他说.“我没带,我不高兴参加!”“反正我带了也没人跟我一起吃!”这是一个被集体、被自我抛弃了的悲哀的声音,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张立东 《甘肃教育》2014,(18):20-20
正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剖析一下留守儿童问题。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国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开家  相似文献   

14.
15.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文章从"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应起关键作用,学校教育应起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场景一: 张老师正教小朋友一首新歌。大家都坐在椅子上,一边听老师弹琴.一边学唱,只有丁丁在椅子上动来动去。他一会儿推推旁边的嘉嘉,一会儿转过身来,趴在椅背上,看着后面的墙发呆。张老师看了看他,没理会。没多久,丁丁突然站起来,跑到张老师身边,在钢琴上用力敲了几下,钢琴发出一串杂乱的声音。小朋友开始笑起来,张老师生气地拉开丁丁,说:“请你回到座位上!”丁丁一边笑一边跑回座位。但没一会儿,丁丁又站了起来,跑到窗户下,拿起桌上的串珠玩了起来。几个小朋友大声叫道:“老师,丁丁跑开了!”张老师看了看他,说:“不要理他,我们就当小二班没有这个人。”说完领着小朋友继续唱歌。丁丁没有回头,专心地玩着串珠。  相似文献   

17.
所谓问题儿童,是指由于非生理性原因造成的具有明显和持久的心理、行为障碍或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儿童。如果任由问题儿童发展,他们的前景令人担忧,会严重浪费社会人力资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并会滋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时下,矫正教育机构层出不穷,令人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诚然,这些矫正教育机构对问题儿童的矫正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大胆的设想、严密的计划、人性化的关爱都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社会教育的发展。但是,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在相关档案、资料的检索、查阅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提高"品德与社会"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从课前准备,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新课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主题学习,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多元评价,激励学生的行为意志;课外延伸,激增学生的良好习惯五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弱智儿童养成健康的品德,成为社会人,需要教师教会他们认识一些常规的准则,逐步形成自己的行动指南,成为控制行为的内在力量。这就是健康品德“内化”效应的本质意义。课堂教学对弱智儿童健康品德养成有以下几点内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智君 《文教资料》2010,(6):139-141
部分“90”后中职生的道德行为游离,道德价值有唯我性与重利性.社会公德自觉与文明习惯的欠缺.道德意志薄弱性且行为具有攻击性。心智发展的特殊因素、社会影响、学校德育低效及家庭教育缺位是他们品德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应通过整合社会德育力量、完善学校德育系统、强化学生的自觉自律及加强家庭教育的方式对他们的品德行为偏差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