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彬士  陈姿颖 《收藏》2013,(3):54-63
如同道教与儒家思想,佛教跟随17世纪下半叶大陆地区汉人移民渡海来台的高峰而传入台湾。以今日严格挑剔的艺术鉴赏标准来看,传统台湾庙宇里面祭拜的佛像,其艺术性并非评断其重要性的主要因素。换言之,台湾长期以来佛教艺术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的状态。直到近几十年来,情况才有所改观。这个变化来自于两个主要的因素:其一是宗教,其二是经济。在台湾,佛教获得长足的发展,并且没有受到大陆"文革"导致大批佛像尽毁的浩  相似文献   

2.
朱有仪 《收藏》2013,(10):104-109
佛像是表现佛教教理、教义和弘扬佛教文化的重要形式,因此古人也将佛教称为"像教"。中国古代历朝佛像不仅体现着佛教自身的发展及演变轨迹,而且因为其受到不同时代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使世俗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观念融入其中,从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近20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日趋成熟,古代佛像渐渐被广大藏家所认识,成为独具一格的收藏门类。熟悉央视"寻宝"节目的观众都知道金申。他点评佛像时总是非常具体地解释出这尊佛像的名称、佛经出处、时代特征以及制作风格等,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真赝,所述理由令人折服。  相似文献   

3.
邵颖 《收藏》2012,(20):84-85
佛像因其无尽意的境界、生动的形象和精美的制作,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近几年来,金铜佛造像在拍卖市场中受到了藏家们的大力追捧,成交价格屡创新高,成为收藏市场不可忽视的一匹"黑马"。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火焰背光坐像更是拍出了1.23亿港元的天价,令人赞叹。佛像素有高古佛像和明清佛像之分,高古佛像指明清之前的佛像,也称汉传佛像。经过三次大的灭佛运动,所以已经十分少见。常见的是明清佛像,也就是藏传佛像了,现阶段,汉藏结合的佛像成为新宠,主要原因是自汉传佛教及藏传佛教在中国的融合之后,所制  相似文献   

4.
袁凯铮  王蔚华 《收藏界》2012,(1):108-110
古代铜佛造像,不仅是历史与艺术价值的凝聚,也是古代工匠高超金属加工制作技艺的体现,向来为国内外艺术研究者和收藏家所重视。西方收藏佛教造像的传统,从西方以殖民者的姿态侵入亚洲原有佛教信仰的地区就已经开始。欧美的博物馆和民间目前仍存有大量的佛像精品,这些精品在今天它们亚洲的诞生地已经很难见到。西方对铜佛像开展研究工作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杨华  官居铁 《收藏》2008,(2):100-102
有纪年最早汉传金铜佛像仍在国内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中,佛像雕塑艺术占据极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公认佛教早在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并有佛像遗留,并认为现存美国旧金山博物馆的造于十六国后赵建武四年(338年)的一座鎏金铜佛坐像为我国现存最早有纪年的汉传金铜佛像。  相似文献   

6.
陶瓷质地的佛像其滥觞可追溯至东汉、吴晋墓葬出土的钱树陶座与青瓷魂瓶,然而其上贴塑的坐佛尚属与黄老神仙信仰杂糅并处的中土佛像雏形,历史价值远胜其艺术魅力。嗣后虽偶见如山东博兴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北齐模印素烧彩绘菩萨瓷像为代表的少数早期陶瓷佛像,但真正意义上陶瓷造像艺术实非宋辽元明四代莫数。宋代广东潮州窑、陕西耀州窑制作的神采奕奕的瓷塑佛像,河北易县八佛洼白玉、百花二山秘藏的16尊神容逼真的辽三彩等身罗汉坐像,元代景德镇璎珞严身的影青菩萨及明代德化窑白瓷造像皆名重一时,堪称同时代佛教造像之翘楚。  相似文献   

7.
上海  邵捷 《收藏》2019,(11)
正在"扬州八怪"中,金农书画以奇崛的个人面貌为人所知,艺术成就也比较突出。值得注意的是,金农晚年转画佛教题材绘画,而且态度虔诚无比,这与他特立独行的狂傲个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以传世几件金农佛像画为例,分析金农创作佛像背后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金申 《收藏》2015,(7):96-99
佛像是人们崇奉的法物,供奉祈福,以求平安。古代还没有人是出自爱好而收藏佛像的,这和书画、青铜器等不同。见于史籍的,最早在唐朝,人们即已开始收藏书画,例如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就记载了不少这方面的事例。北宋时人们开始收藏瓷器,可见陆游《老学庵笔记》。宋代赵明诚《金石录》记载了许多历代碑刻,有些属于佛教造像碑,因此也留下佛教艺术的记录。在佛教史上还记载了许多所旧外国佛像,《续高僧传》卷25"僧意传"载:释僧意……元魏中住太  相似文献   

9.
《收藏》2009,(8):121-124
台湾鸿禧美术馆是大陆文博界和陶瓷收藏界耳熟能详的艺术机构,在两岸文物界互相引进文物展览、出版等方面有口皆碑,其藏品丰富,有台湾“民间故宫”之美誉。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12)
正瓷器上的佛教人物图案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与生活观念,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其中的典型代表:佛祖、禅僧与罗汉。佛祖佛祖像包括释迦牟尼佛像、无量寿佛像等,一般被刻划得非常亲切、庄严,尽显其慈祥、宁静之美。就瓷器而言,佛祖形象最早见于三国东吴时期的越窑青瓷,主要采用模印贴塑技法制成,即先用模具翻制出佛像形象,再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金申书画     
《收藏》2012,(11):168-169
金申回族,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文革"中到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1987~1992年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成城大学研究佛教考古5年。1996年7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佛像专家。著作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等20余部、200万余字。  相似文献   

12.
金中书画     
《收藏》2012,(6):168-169
金申回族,1949年生于北京。1968年“文革”中到内蒙古上山下乡;后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1987-1992年在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成城大学研究佛教考古5年。1996年7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佛像专家。著作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等20余部、200万...  相似文献   

13.
视野     
《收藏》2012,(8):12-15
河北出土数千件珍贵佛像佛像级别"史无前例"2012年春节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抢救发掘了一处佛造像埋藏坑遗迹,内部惊现佛教造像近3000件(块)。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遗物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20,(2)
正汉传佛像鉴赏高级进阶班目前在我国收藏圈、文博领域中存在相关鉴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抓紧培养文物鉴定人员成为当务之急也是行业所需。《收藏》作为大陆第一本也是发行量最大的艺术收藏类期刊,特甄选聘请业界理论与实战并重的多位专家,推出系列课程,以飨广大收藏爱好者、艺术品行业经营者、文博人员。在艺术品市场中过去佛像属于杂项领域,未被珍视,时至如今几乎各大拍卖会都已设立佛像专场。许多佛像名品,虽然旧时未被发掘,但现经慧眼识珠,便屡创拍场"天价",成交价甚至以百万元、千万元、亿元计,尤其是汉传佛像内中蕴含巨大投资机会。而相关的系统鉴定与鉴赏知识,更是被广大藏家与艺术爱好者、文博工作者所期冀。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6,(17)
正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电国,后与中原文化互相融合,佛教的雕塑以及绘画等艺术对中国的文化影响深远。佛像形象直观,成为佛教徒崇敬礼拜的对象,同时,塑造这些佛、菩萨像,是解释佛经、弘扬教义,也是便于佛教徒修行实践的需要。中日佛教历史渊源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初派使者到中国留学。往后的250年间,通过来往中国的使节、留学生、学问僧,隋唐两代的中国文化大量传  相似文献   

16.
胡懿勋 《收藏》2009,(8):146-147
与大陆的艺术收藏和市场的环境相比,台湾的艺术气氛缺少如同大陆几个城市大体量的机构和大规模的范围,更集中在北部地区,规模和气氛上也更细致。而台湾的艺术环境更沉淀于都会生活之中,不经意间都能发现些许艺术的气息与历史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20,(1)
正目前在我国收藏圈、文博领域中存在相关鉴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抓紧培养文物鉴定人员成为当务之急也是行业所需。《收藏》作为大陆第一本也是发行量最大的艺术收藏类期刊,特甄选聘请业界理论与实战并重的多位专家,推出系列课程,以飨广大收藏爱好者、艺术品行业经营者、文博人员。在艺术品市场中过去佛像属于杂项领域,未被珍视,时至如今几乎各大拍卖会都已设立佛像专场。许多佛像名品,虽然旧时未被发掘,但现经  相似文献   

18.
开篇语     
《收藏》2016,(19)
正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在高山深峡、圣洁静谧的青藏高原,佛教信仰是这里民众的毕生追求,敬塑、供奉佛像被视为积累功德的善行,"擦擦"便是每个信徒都有能力制作的小型佛像。"擦擦"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指用模子复制的泥质佛像或佛塔,是藏传佛教僧俗心目中消灾祈福的圣物。擦擦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藏民还将擦擦安放于随身佩带的嘎乌之内,以随时随地观想礼赞。擦擦来源于泥土,又像泥土中的种子一样在高原传播、生长。千百年来,经轮旋转之中,岁月更迭而过,意蕴丰富、制作精美的擦擦艺术品传至今日,成为一份宝贵的宗教艺术遗产。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西安文理学院博物馆与榆林吉祥擦擦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西安·首届擦擦艺术高层论坛"暨"丝路遗  相似文献   

19.
塔尔寺     
龙人 《上海集邮》2000,(1):14-14
塔尔寺藏语称衮本,意为十万佛像,在青海省湟中县象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相传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出生时,其母将胞衣埋在大金瓦寺正中,后来这里长出一株菩提树.长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现出狮子吼佛像一尊,其母本着敬爱之心,在此建立一座小塔,后人在小塔的基础上建起了高11米的大银塔,并将以后形成的寺院群落命名为塔尔寺。塔尔寺每年举行四次大法会和两次小法会,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藏、蒙、土、汉等各族的善男信女来寺瞻仰朝拜,从而使该寺成为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20.
线与色是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必要元素.这些线与色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因素.佛教艺术的发展推动了本土传统绘画中对线与色的主观运用,也一定程度地促进了外来的油画艺术中画面元素的发展,从而佛教艺术与本土油画创作二者之间有了相关联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