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巧好 《收藏》2018,(6):67-73
在种类繁多的陶瓷枕中,有一种陶瓷枕,以优美的造型、多样的装饰和美好的寓意而深受喜爱,这便是以如意为名、以如意头为枕面造型的如意形瓷枕。如意形枕,顾名思义是以如意为造型的瓷枕,是一种俯视枕面造型类似叶片或祥云纹、左右两侧有两到三处曲线对称、上有桃尖的瓷枕类型。如意形瓷枕始于唐末,兴盛于宋代,是瓷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造型艺术。由于瓷枕在明清时逐渐被其他材质的枕所代替,如意形瓷枕也由此式微。  相似文献   

2.
三、蒙元时期磁州窑文字枕磁州窑白地黑花长方形枕存世及出土很多,可归纳出以下三个共同点:(1)枕型制统一为长方形,枕面与四壁相接处出檐,枕面有的稍向前倾斜,有的稍平。(2)枕的装饰风格、构图、绘画布局统一,除底面外,其余五面均有菱花形开光画面。枕面随形绘边框,边框内有菱花形开光,多绘主题纹饰,题材多为山水风景、人物故事、花鸟瑞兽、诗浏曲赋等。开光  相似文献   

3.
陈馨 《收藏》2014,(10):66-71
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得以身至大英博物馆,这里所藏中国文物的精美与珍贵令人震惊和感慨,鉴于篇幅所限,仅对笔者在大英博物馆里看到的中国陶瓷枕进行整理,和大家一同分享。北宋鲁山段店窑白釉划剔花"家国永安"铭元宝形枕(图1)枕呈元宝形,上长下窄似倒梯形,枕面内凹,整体略束腰。枕面装饰分三区,中间区域划刻出双钩文字"家国永安",其间以细密珍珠地为装饰;  相似文献   

4.
陈馨 《收藏》2014,(19):66-71
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得以身至大英博物馆,这里所藏中国文物的精美与珍贵令人震惊和感慨,鉴于篇幅所限,仅对笔者在大英博物馆里看到的中国陶瓷枕进行整理,和大家一同分享。北宋鲁山段店窑白釉划剔花“家国永安”铭元宝形枕(图1)枕呈元宝形,上长下窄似倒梯形,枕面内凹,整体略束腰。枕面装饰分三区,中间区域划刻出双钩文字“家国永安”,其间以细密珍珠地为装饰;右侧划出  相似文献   

5.
耕生 《收藏》2013,(6):38-43
陶瓷枕具是古陶瓷收藏中的特色品种,肇始于隋代,造型林林总总,有腰圆形、如意头形、箱形、兽形、人形等多种,以刻花、划花、印花、雕塑、彩绘为饰,题材丰富多彩,有些还配以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用途上,除了实用卧枕,还有作为随葬明器的头枕、脚枕,尺寸极小的则是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它们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古代陶瓷制作与装饰的时代特点,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6.
耕生 《收藏》2013,(11):38-39
陶瓷枕具是古陶瓷收藏中的特色品种,肇始于隋代,造型林林总总,有腰圆形、如意头形、箱形、兽形、人形等多种,以刻花、划花、印花、雕塑、彩绘为饰,题材丰富多彩,有些还配以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用途上,除了实用卧枕,还有作为随葬明器的头枕、脚枕,尺寸极小的则是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它们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古代陶瓷制作与装饰的时代特点,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瓷枕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我国古代瓷窑如越窑、邢窑、长沙窑、寿州窑、定窑、钧窑、耀州窑、汝窑、磁州窑、井陉窑、长治窑等均烧造瓷枕,其中,宋金元时期河北磁州窑生产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磁州窑中仅瓷枕一类的造型就有圆形、腰形、长方形、如意形、兽形、人形等多样,纹饰题材丰富,涉及人物风景、动物花鸟、诗词格赋、建筑图案等内容,画面简洁生动,平易近人。装饰多以传统的中国画写意手法结合图案变化特点进行布局,纹饰洒脱活泼,突  相似文献   

8.
王樱 《收藏》2018,(6):88-91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窑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瓷窑遗址之一,自唐代创烧以来,窑火千年不息,沿用至今。尧头窑的产品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瓷枕的艺术水平又独具特色。尧头窑瓷枕造型林林总总,有长方形、兽形、人形等,以刻花、划花、印花、雕塑、彩绘为饰,题材丰富多彩,有些还配以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用途上,除了实用卧枕,还有作为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  相似文献   

9.
马小青 《收藏》2007,(8):57-58
磁县是磁州窑的故乡、磁州窑中心窑场观台窑所在地。磁县的磁州窑博物馆收藏有一方白地黑花历史故事长方枕,长38.5厘米,宽17.7厘米,高14.5厘米。枕前墙菱花形开光内绘墨竹,后墙开光内绘折枝牡丹,两侧绘牡丹花头。枕底面印有上荷叶覆盖、下荷花承托的竖式“古相张家造”窑戳。枕面菱花形开光内绘画历史故事,内容为一行人马过桥,  相似文献   

10.
何伯阳 《收藏》2010,(10):62-63
宋金时代瓷枕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南北方各窑口产品各有千秋,最具特色的产品要数磁州窑。金代流行枕式中较有特色者为虎形枕,由于受北方雄健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影响,各种生动威猛、粗犷凝练的虎形枕构成了金代磁州窑产品的特色之一。下面介绍本人收藏的几方虎枕。  相似文献   

11.
蔡声舜 《精武》2014,(36):45-45
少年时期是女子体操运动员发展平衡木基本难度动作的重要时期,也是入选省队和国家队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女子体操运动员对平衡木基本难度动作的了解与掌握对以后的训练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必须使得女子少年体操运动员对平衡木基本难度动作进行准确掌握,为以后发展高难度动作打下坚固的基础。而在该文中,对女子少年体操运动员平衡木的基本难度训练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古时踢足球称“蹴鞠”,有时也称蹋鞠。蹴即踢,鞠是用熟皮革缝制成的球。“美人凌波蹴刀来”,就是元代郭翼《蹋鞠二首》词中对女子足球的描写。女子足球最早始于汉。南阳收藏有三块“女子蹴鞠”的汉代石画像,画中女子高髫(音迢),舒长袖,姿态潇洒。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有女子蹴鞠图形,图中女子穿窄袖襦,着蔽膝(围裙)及(衣夸),球放在一旁,弯腰作蹴鞠前的热身运动。汉古墓画像石有《蹴鞠舞》,伴舞的是拿着弓的男子,表演蹴鞠的是一个穿长袖舞衣的女子,不穿裙而着夸,方便踢球,这种《蹴鞠舞》反映的就是女子的球技表演。  相似文献   

13.
正《说文解字》:"枕,卧所荐首者。从木,冘声",说明木枕是古人最早使用的枕头之一,古代还先后出现过玉石。陶瓷,漆器。皮革等各种质地的枕,尤以陶瓷枕流行时间最长,深受人们喜爱。陶瓷枕不仅反映胎釉,烧制等工艺特征,还蕴含了丰厚的美术。民俗、文化等人文元素。陶瓷枕唐代已开始流行,宋金元时期的瓷枕烧造窑口众多,磁州窑系最具代表性。考古出土和传世有大量的精品存世,也见于欧美和日本等海外公私收藏。本专题分为"枕之史""枕之形""枕之粹"三个篇章,每一章节各有侧重,包括发展史梳理,各形枕的源头与造型变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跳高和跳远运动员中美人居多.原因是这两个项目能够使选手的身体伸展开,最能表现女子的身态美.这种说法正确与否艰难确定.不过,从全世界各国报刊的统计来看,占版面最多的女运动员基本上都是田径选手.她们中既有跳高、跳远选手,也有投掷和径赛运动员.田径场上美人多,看来已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尽管田径场上也不乏虎背熊腰的姑娘.下面介绍的是各国报刊介绍得最多的八位田径美人.  相似文献   

15.
当今女子网坛最缺少的是什么?不是力量,不是美女,不是喊叫,更不是伤病,而是一位在任何场地上都有超强实力,能像费德勒之于男子网坛一样几乎没有弱点、带动女网整体水平达到新高度的天后级人物。虽然想马上找到像费德勒这样的旷世奇才并不现实,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他的“七种武器”为标准,在女子网坛“按图索骥”。  相似文献   

16.
康年 《收藏界》2011,(5):79-79
瓷枕,指的是古人以瓷制作而用于睡眠的枕头,为生活中的寝具。从"枕"字的边旁为"木"字看,可能我们祖先最先是以木作枕的。《诗经·陈风·泽陂》中有"辗转伏枕"之句;《论语》中有"曲肱而枕";《晋书·刘琨传》中亦有"枕戈待旦"之说,均充分说明我国很早就已出现了枕。至于谈及瓷枕,出现于我国唐代,流行于宋元时期,考古发掘中出土有青瓷枕、白瓷枕、青白瓷枕、釉下彩绘瓷枕、点彩瓷枕等,枕的造型有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椭圆形、八角形、银锭形以及孩儿形、  相似文献   

17.
王兴 《收藏》2012,(17):60-65
宋金时期是婴戏图创作的高峰期,对当时的瓷器装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婴戏图不仅在瓷器绘画中十分流行,而且以卧婴为造型的瓷枕也盛行一时。早期的卧婴枕以横卧的婴儿为座,上置枕面,后逐渐发展为以卧婴作枕体,背脊为枕面的象形枕。用作瓷枕的卧婴,造型稚朴天真,形象饱满,生动活泼、姿态传神,洋溢着生命的朝气,蕴涵着多子多福、吉祥美满的喻意,为民众的日常生活平添趣味。  相似文献   

18.
灵动一鸽     
刘世振 《围棋天地》2007,(19):70-73
上海女子围棋有着极为辉煌的过去,华学明、芮乃伟、杨晖这些叱咤世界女子棋坛的人物都是出自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女子围棋称霸一方,无人可望其项背。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上海的女子围棋出现了一段真空期。而唐奕适时的出现,及时地弥补了这个空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梦斋主人 《收藏界》2010,(7):104-105
香港私人珍藏一西晋青瓷人形灯(图1﹚,造型古拙趣怪,十分罕见,聊备小文记之。 该灯由灯盏和灯柱两部分组成,呈上小下大圆筒状;中空,塑一人形,头顶一帽状灯盏,灯盏内正面有一空心瓷管通向盏心,为置放灯蕊之用。人物露牙、突脐及带兽尾,怀中搂一温驯之巨鼠,双手合于鼠口下持一物喂鼠;肩膀两侧各攀附一只长尾猴;两只手臂上各塑一只小老鼠,面向巨鼠作亲昵状。平底露胎,带深褐色窑红及垫饼痕﹙图2﹚。施青釉,局部对称点褐彩,器身遍布无色细开片,莹润如脂。人与各种小动物之间搭配合谐有致,率真自然,隐隐透出一种神秘静谧的美。  相似文献   

20.
陈馨 《收藏》2010,(8):56-59
虎文化在我国很多民族中普遍存在,汉族、彝族、纳西族、朝鲜族等各民族的艺术中都有形式多样的虎纹图案和信仰习俗。虎不仅是凶猛的野兽或者权威的象征,也被人们视为有灵性的保护神,具有驱魔避害等象征功能。南朝梁人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卷六虫兽三品“虎骨”条下就说:“虎头作枕,辟厌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