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信息系统采纳后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个体与组织两个层面,阐述了国外信息系统采纳后行为研究在理论发展、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3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与特点,总结了国内的相关研究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黄怡菲  杨兰蓉 《现代情报》2013,33(11):172-177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以武汉市部分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高校学生对移动图书馆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高校学生移动图书馆使用意向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提出的模型加以验证。得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外部影响、人际影响、自我效能、便利条件、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是高校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交互式问答服务用户的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对改进交互式问答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从用户角度出发,在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研究模型,提出了影响交互式问答服务用户行为的因素以及研究假设.随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调研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发现用户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行为意愿,以及服务环境中的促进因素对交互式问答服务的使用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文献数据源,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10—2019年发表的61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试图全面厘清并阐述当前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和学术前沿,为后续研究及推广实践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研究依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且中国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关注较多;研究对象保持多样化,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问卷调查方式;研究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以技术接受模型和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等经典信息技术采纳模型为基础,通过模型扩展以及不同模型之间的整合,为相关问题提供不同理论视角的解释;移动医疗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则可以从个体、技术、环境以及服务内容4个方面进行分类和梳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索科研用户在数字图书馆情境下知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我国科研管理水平,提高知识管理效率,促进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用户的调查数据,借助二元Probit模型,通过设定假设变量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从个体特征、组织特征、环境特征和要素特征四个方面分析团体科研用户和单体科研用户在科研过程中知识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两类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内在异同。[结果/结论]两类科研用户知识采纳行为都受到个体受教育程度、科研活动的研究范围、组织的研究预期以及技术环境的显著影响。基于加强科研创新角度提出提高科研人员受教育程度,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保障科研团队人员的流动与更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美  赵英  谢彩云 《软科学》2012,26(10):140-144
从用户行为角度出发,研究影响用户接受并使用就业信息系统的原因,结合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和用户满意理论,建立用于描述影响用户接受就业信息系统行为的因素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检验,发现了影响用户接受就业信息系统的关键因素,为以后的高校就业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针对员工系统使用过程中的应对和影响机制,研究不同帮助网络的中心度与不同信息系统采纳后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以55个工作团队,220个员工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对整体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应对信息系统常规化使用和创新性使用所产生的挑战,员工获得帮助的网络中心度将产生促进作用,而员工给予帮助的网络中心度将使员工具有更强的影响力,从而有利于员工的创新性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8.
陈鹤阳 《现代情报》2017,37(7):70-78
为解决不同学者对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在程度和方向上的差异,探索影响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普适性的因素,综合已有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32篇实证研究共8725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元分析方法,从四个方面即知识内容特性、技术媒介特性、情境特性和个体特性考虑影响采纳行为的变量。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质量、任务-技术匹配、感知易用性、兼容性、可访问性、主观规范、自我效能、创新精神是影响用户采纳意愿的主要因素,感知成本则对采纳意愿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针对研究结果,结合移动图书馆应用情境从知识内容构建、系统技术保障、营销推广和用户引导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移动图书馆用户采纳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云视频会议能够满足企事业单位开展不同线上业务的需求,但目前学术界对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或行为的探讨较少。通过整合信息系统期望确认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本文提出云视频会议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基于203份有效问卷数据对相关模型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特征和任务特征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任务-技术匹配度和满意度则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期望确认和感知有用则正向影响满意度。此外,任务-技术匹配度和期望确认正向影响感知有用,转换成本则被证实正向影响拒绝改变。本文研究结论能够为服务供应商的平台推广和功能优化等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行为影响显著;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显著;习惯对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对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王双龙  周海华 《软科学》2012,26(12):99-102,107
团队互动过程是影响成员创新行为的重要情境因素,团队的任务和人际互动将有助于强化成员创新活动的主观规范进而促进个体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技术采纳和使用研究的逻辑思路,对TAM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进行回顾,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及对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殷猛  李琪 《现代情报》2016,36(7):63-70
移动医疗发展迅速,医疗健康管理成为研究热点,为了研究用户对健康APP的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本文从技术视角和健康行为改变视角,基于UTAUT理论和PMT理论构建用户使用意愿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和AMOS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研究发现:绩效期望、信任感知、社会影响和努力期望依次显著正向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信任感知正向影响用户的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用户的自我效能和反应效能分别正向影响用户的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和社会影响;并为医疗健康服务商及APP开发运维商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期望匹配度对个体效能变量的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勉  张德  于丹 《预测》2003,22(4):16-21,15
人-组织匹配的观点被用来解释个体效能变量,期望匹配度被作为衡量人-组织匹配的指标。研究以来自西安的742名企业雇员为样本,主要发现期望匹配度对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度和离职意向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发的目标导向行为理论,探讨个体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认为个体对信息技术的满意程度、感知的愉悦程度和使用的经验都会促使使用习惯的形成;而感觉愉悦程度也会影响个体对信息技术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tends the post-acceptance mode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IS) continuance, which is widely used to explain users’ satisfaction and IS continuance intentions. The extended model includes additional variables such as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 attitude, trust, and enjoyment. The proposed model was tested using meta-analytic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MASEM). The analysis included 1,056 observations on fifteen relationships from 214 independent studies with a combined sample of 84,343.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significance of all the relationships proposed in the original model. Furthermor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EOU directly influences perceived usefulness, satisfaction, and attitude. Trust and enjoyment both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users’ satisfaction and IS continuance, wherein the effect of enjoyment was higher than trust. post-consumption satisfaction resulted in a favorable attitude toward technology, which further affected IS continuance.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current study acknowledges the shift in users’ attitude toward technology and emphasizes the hedonic value of IS usage as users report a highe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oward responsive, easy to use, and enjoyable technologies. Marketers should focus on the enjoyment and gratifications derived from technology to increase potential IS usage.  相似文献   

18.
杨丹 《现代情报》2011,31(4):56-61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知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知识工作的效率提升以及质量改进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共识。然而,由于知识工作体系以及信息技术构成的多样性,不同的知识员工对于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效用存在相应的差异。文章对知识员工对于软件系统和网络系统两种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指出,不同的知识员工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效用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频率。使用频率越高,对于软件系统以及网络的评价越高,认为信息技术已成为工作中的“必需品”;而对于信息技术使用频率较低的知识员工,对信息技术的评价则比较保守,认为信息技术对其工作的辅助作用是有限的。文章的研究为信息技术在不同工作领域中的针对性投资和开发应用以及知识工作的效率提升提供了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