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生 《收藏》2013,(11):38-39
陶瓷枕具是古陶瓷收藏中的特色品种,肇始于隋代,造型林林总总,有腰圆形、如意头形、箱形、兽形、人形等多种,以刻花、划花、印花、雕塑、彩绘为饰,题材丰富多彩,有些还配以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用途上,除了实用卧枕,还有作为随葬明器的头枕、脚枕,尺寸极小的则是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它们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古代陶瓷制作与装饰的时代特点,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  相似文献   

2.
正《说文解字》:"枕,卧所荐首者。从木,冘声",说明木枕是古人最早使用的枕头之一,古代还先后出现过玉石。陶瓷,漆器。皮革等各种质地的枕,尤以陶瓷枕流行时间最长,深受人们喜爱。陶瓷枕不仅反映胎釉,烧制等工艺特征,还蕴含了丰厚的美术。民俗、文化等人文元素。陶瓷枕唐代已开始流行,宋金元时期的瓷枕烧造窑口众多,磁州窑系最具代表性。考古出土和传世有大量的精品存世,也见于欧美和日本等海外公私收藏。本专题分为"枕之史""枕之形""枕之粹"三个篇章,每一章节各有侧重,包括发展史梳理,各形枕的源头与造型变  相似文献   

3.
李光辉 《收藏》2018,(6):61-66
瓷枕的造型与装饰不仅蕴含着实用、舒适等功能,而且融合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乃至政治因素,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兽形枕及枕上的动物装饰题材为代表的动物枕更是充分反映出古代陶瓷枕制作者的洞察力和创造性。本文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展出文物为依托,探讨陶瓷枕中的兽形枕和动物题材纹饰的装饰内涵。  相似文献   

4.
李郁 《收藏》2013,(6):72-77
美人枕是我国古代人形枕的一种。人形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枕的形制和人的体形基本一样,这类枕直接用人的身体作枕,背部作枕面;另一种是人物作枕座,其上另设枕面。从内容来看,人形枕的人物多为孩童和女子,男子形象极少。而在人形枕中,美人形枕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以后与女性相关的一些习俗。例如缠足习俗,在美人形枕中就有最直接的展示,它让我们最直观地看到宋以后各个时期女子缠足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5.
盂耀虎 《收藏》2010,(8):60-61
陶瓷虎枕是流行于金代的一种很有特色的生活用具。从考古出土地区看,它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即以当时女真人统治的北方地区及其边缘区域为主。在陶瓷艺术发达的金代,虎枕可称得上是一朵绽放的奇葩。  相似文献   

6.
何伯阳 《收藏》2010,(10):62-63
宋金时代瓷枕生产进入鼎盛时期,南北方各窑口产品各有千秋,最具特色的产品要数磁州窑。金代流行枕式中较有特色者为虎形枕,由于受北方雄健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影响,各种生动威猛、粗犷凝练的虎形枕构成了金代磁州窑产品的特色之一。下面介绍本人收藏的几方虎枕。  相似文献   

7.
陈馨 《收藏》2014,(19):66-71
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得以身至大英博物馆,这里所藏中国文物的精美与珍贵令人震惊和感慨,鉴于篇幅所限,仅对笔者在大英博物馆里看到的中国陶瓷枕进行整理,和大家一同分享。北宋鲁山段店窑白釉划剔花“家国永安”铭元宝形枕(图1)枕呈元宝形,上长下窄似倒梯形,枕面内凹,整体略束腰。枕面装饰分三区,中间区域划刻出双钩文字“家国永安”,其间以细密珍珠地为装饰;右侧划出  相似文献   

8.
枕的故事     
霍雨丰 《收藏》2013,(11):54-57
枕,作为必不可少的寝具,在古代典籍中屡见其身影。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寤寐无为,辗转伏枕"的诗句一一描述的是古今相类的害相思病的少男少女睡不着觉跟枕头闹别扭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枕的故事     
霍雨丰 《收藏》2013,(6):54-57
枕,作为必不可少的寝具,在古代典籍中屡见其身影。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寤寐无为,辗转伏枕"的诗句一一描述的是古今相类的害相思病的少男少女睡不着觉跟枕头闹别扭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三、蒙元时期磁州窑文字枕磁州窑白地黑花长方形枕存世及出土很多,可归纳出以下三个共同点:(1)枕型制统一为长方形,枕面与四壁相接处出檐,枕面有的稍向前倾斜,有的稍平。(2)枕的装饰风格、构图、绘画布局统一,除底面外,其余五面均有菱花形开光画面。枕面随形绘边框,边框内有菱花形开光,多绘主题纹饰,题材多为山水风景、人物故事、花鸟瑞兽、诗浏曲赋等。开光  相似文献   

11.
陈馨 《收藏》2013,(11):44-53
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枕藏品成系列、有规模,纵可囊括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陶瓷枕,横可比较各时期不同地域所生产枕的特色。以下试以其藏品为例,对我国枕的历史与文化形成作一简要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河南出土的红绿彩瓷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峰 《收藏界》2011,(10):49-55
红绿彩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中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品种。它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次在白瓷釉面上以多种彩料装饰瓷器的开始,它的出现使陶瓷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彩色时代,改变了我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的格局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小青 《收藏》2007,(8):57-58
磁县是磁州窑的故乡、磁州窑中心窑场观台窑所在地。磁县的磁州窑博物馆收藏有一方白地黑花历史故事长方枕,长38.5厘米,宽17.7厘米,高14.5厘米。枕前墙菱花形开光内绘墨竹,后墙开光内绘折枝牡丹,两侧绘牡丹花头。枕底面印有上荷叶覆盖、下荷花承托的竖式“古相张家造”窑戳。枕面菱花形开光内绘画历史故事,内容为一行人马过桥,  相似文献   

14.
这款宋代珍贵文物吉州窑酱褐釉印花枕珍藏于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此枕曾于2007年12月在广东顺德博物馆开展的"浔阳遗珍.传世瑰宝—九江市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展"上展出,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因地命名,有着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6,(11)
正歙县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宋绿釉刻蕉叶纹八方形枕,1984年6月曾被一位专家认定为磁州窑产品,而一直按照磁州窑窑口收藏。根据其他馆藏同类藏品排比,结合文献、考古资料,笔者认为该枕窑口应该是吉州窑。该枕长33.7厘米,宽15.8厘米,高11.2厘米,呈立体八边形。瓷枕除底面之外均施绿釉,釉色不十分均匀,枕右部釉色泛黄。器底不施釉,可见胎体为米黄色。枕呈前高后低状,两端微微上翘,以利于头枕。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我在孝感古董市场上从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处购藏到一件白地褐花虎形枕。长26厘米,宽12厘米,高14厘米。虎枕身体作伏卧状,体态丰满,虎尾从另一端盘至腰部,四肢匍匐,虎体微向内弯曲成弧状,虎背正好枕头。虎头侧视,嘴生胡须,两眼圆睁,  相似文献   

17.
文物枕史     
正枕是人们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卧具,而陶瓷枕又是我国陶瓷艺术中一个非常独特的门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自1991年入藏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伉俪捐赠的200余枚陶瓷枕以来,将"陶瓷枕"作为一个特色收藏,在不断扩大藏品的数量与类别的基础上加大对陶瓷枕的征集与研究,到目前为止馆藏陶瓷枕近600枚,涉及国内众多窑口,堪称国内博物馆瓷枕收藏之最。本文以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藏瓷枕为例,介绍陶瓷枕历史中所蕴含的社会生活史、文化  相似文献   

18.
陈馨 《收藏》2014,(10):66-71
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得以身至大英博物馆,这里所藏中国文物的精美与珍贵令人震惊和感慨,鉴于篇幅所限,仅对笔者在大英博物馆里看到的中国陶瓷枕进行整理,和大家一同分享。北宋鲁山段店窑白釉划剔花"家国永安"铭元宝形枕(图1)枕呈元宝形,上长下窄似倒梯形,枕面内凹,整体略束腰。枕面装饰分三区,中间区域划刻出双钩文字"家国永安",其间以细密珍珠地为装饰;  相似文献   

19.
杜文 《收藏》2018,(6):74-76
耀州窑从唐代开始就烧造色釉、器型丰富的陶瓷枕,在唐宋时期曾烧造出釉彩和造型各异的陶瓷枕。唐代该窑也被称作"黄堡窑"。本文主要结合铜川黄堡窑址考古资料,对唐代该窑各式陶瓷枕加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王维一 《收藏》2013,(15):79-81
可以制枕的材料多种多样,自古以来有玉、石、金、银、铜、陶、瓷、木,乃至今天的布、化纤材料等等。在众多材质之中,有一种枕,既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也似乎还遗留于现代人的记忆之中,它就是漆皮枕。漆皮枕是以木为骨、以藤为筋、以皮为表、以漆而髹的一种独特的枕头。它与漆枕相类,但却大不相同。漆枕仅为木胎髹漆而成,本质上仍属木枕一类,历史颇为悠久,比如1957年在信阳长台关的一个大型楚墓中发掘出了大批漆器,其中就有漆枕一类,这说明了至迟到战国时期已经开始使用此类枕头。而巧合的是,在皮革上髹漆也同样在战国墓中可以找到先例,如1952年存长沙五里牌遗址出土的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