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王充认识论产生的时代特点王充是我国东汉时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王充生活的时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及其恶性发展的谶纬迷信,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神学目的论“把宇宙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地创造的,它用“天人感应”论和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论,来论证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即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秩序。“谶”是诡称天命、神意的宗教预言,“纬”是对“经”而言,是假托神意、用宗教迷信观点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把儒学神圣化。各经有纬,称为“纬书”。“谶纬”实际上是按照统治者的需要编造出来的,是  相似文献   

2.
孙玉梅 《河南教育》2009,(11):55-56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为政治前途奋斗了一生的知识分子,最终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多次说自己“仕数不偶”“仕数黜斥”(《论衡·自纪》),意思是当官数十年始终没有机会升迁提拔,相反总是遭到排挤斥责。王充善与人异的性格,直道而行的异端思想。是他“仕数不偶”的内在原因。而学者邓红先生在《王充新八论》中说“王充学习那么好,  相似文献   

3.
王充,宇仲任,会稽上虞人,是我国东汉时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后汉书·王充传》记载,王充在京师读书时“师事班彪”,“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他的教育思想也从他的《论衡》一书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4.
王充为什么要倡导“无鬼论”?它的进步意义何在?要搞清上述问题,必须考察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王充生活在东汉初期。汉朝自西汉哀帝、平帝起,就兴起一种“谶纬之学”(谶,是“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纬,是假托神意,  相似文献   

5.
王充是东汉时期的一位优秀知识分子,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在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察举选官盛行的东汉时代却“仕数不偶”。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应是王充的个人条件不符合汉代仕进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桓谭的博学多才、倡古文经学、反谶纬迷信、说形神生死、论为政之道五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这位汉代著名思想家。桓谭尊重经验,崇尚理性,不迷信,不妄断,表现出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这直接影响和启发了王充。如果说王充思想是汉代思想史上一次“壮丽的日出”,那么桓谭思想则是“黎明前的曙光”,是“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  相似文献   

7.
名人书趣     
王充“走读”东汉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文艺批评家王充,年青时家里很穷,没有钱读书,便常常背上干粮到一家书铺去“走读”。王充的记忆力很强,一经过目,就能背诵。凭着这股勤奋劲儿,他通读了诸子百家的著作,为日后撰写我国第一部唯物论专著《论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吴从祥 《天中学刊》2011,26(6):34-37
汉代传世的神话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类型的神话,王充所持的态度不尽相同。王充以求“真”的科学态度对原始神话进行了批判,以求实的史学态度对远古圣王神话进行了批判,但为了颂汉,王充不仅迷信,甚至大力宣扬汉帝政治神话。可见,王充对神话的态度并非完全一致,往往会依其立说目的而取舍,甚至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9.
王充是东汉时期的一位优秀知识分子,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在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察举选官盛行的东汉时代却“仕数不偶”。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应是王充的个人条件不符合汉代仕进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作品以其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层观照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审美世界。七卷本的“王充闾作品系列”收录了他的散文的代表作,集中展示了作家的文学成就和创作风貌。为此,本刊特邀几位学者撰写了有关王充闾散文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对王充闾散文有更深刻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自纪篇》是《论衡》的最后一篇,也可以说是王充的自传。文章记叙了王充的籍贯、家世、成长经历、性格,以及写作《论衡》的原因、目的。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孤高自傲的知识分子形象,王充对世俗的反驳反映了一名知识分子的“不平而呜”,显示了为捍卫理想不懈论争、永不妥协的精神,这对我们理解《论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精神贯穿全书,我们亦可更感受到书中充满愤激与抗争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法,对王充“疾虚务实”传播观念进行阐释,以深化对中国本土传播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研究发现,王充“疾虚务实”传播观念是基于儒家崇尚“正”的传播传统。他试图通过反复强调真实性的重要性,努力抑制两汉的虚浮的文风并恢复儒家的传统传播观念,其“疾虚务实”的传播观念至今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校园幽默     
笨鸟先飞语文课,老师对同学们说道:知道自己比别入差不要紧,只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话音刚落,一位同学站起来反驳道:“不一定吧。昨天的校运会百米跑比赛中,我就是因为屡屡‘笨乌光飞’被取消参赛资格的,”误杀开学伊始的历史摸底测验,其中有一道题是“《论衡》的作者是谁/高云提笔写下“王允”,其实正确答案应该是王充。老师阅卷后批道:“王充何罪,将其斯首?”高云一看,明白自己写错了,便在老师的批语后写道:“暑假睡觉未醒.结果导致误杀。”长时间缺席“早上好!小李。”历史老师和蔼可亲地对我说,‘…  相似文献   

14.
汉代思想家王充的《论衡·累害》和王符的《潜夫论·贤难》专门分析和抨击了封建政治中存在的严重的嫉贤妒能之风,从嫉妒与谗言,嫉妒与陪君,嫉妒与社会风气等方面,对嫉妒给俊杰贤才和政治制度带来的危害作了深人论述。王充认为,嫉妒是贤才或知识分子的外在灾祸,是“累害”即“毁伤损害”之一种。所谓“累”是指这种外来的伤损发生在乡里,即知识分子从政前:“害”发生于朝廷,即知识分子在朝廷从政时。“累害”有如下特点:其一,“累害”是“连遭外祸”,天下万物特别是生命能活动之物,皆是如此,“非唯人行”;其二,“累害自外,…  相似文献   

15.
王充以“疚虚妄”的战斗精神批判汉代儒生们主张的“天人感应”、“谶纬迷信”,并且权衡是非、确立标准。《论衡》集中反映了东汉初年儒生们的学风,对于认识当时的思想帮助很大。王充在《论衡》中将个人遭遇归于“命”,没有触碰到东汉初年豪强政治的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自学目的:学习本文开宗明义地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和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的写作特点.了解文言代词“之”和助词“也”的一些用法.初步了解王充的一些朴素的唯物思想及其进步意义.二、自学提示:本文节选自王充的《论衡·订鬼篇》。王充(公元27—约97),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曾做过几任州郡的属官,生活一直比较贫困,但好学不倦,努力著述,他的主要著作是《论衡》,花  相似文献   

17.
“何许人”一语出自王充,源于司马迁《史记》之“何所人”,“许、所”一声之转。“何许人”是“何等人”之意,不是“何处人”。陶渊明的“何许人也”增语气助词“也”,加大了感叹力度,扩大了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论衡》是王充的一部重要著作。《论衡》不仅以它思想上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因为它是研究东汉时代汉语的第一手材料,而在汉语研究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王充(公元27—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他用三十年时间写成《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缺正文),三十余万字,为我们研究东汉时代的语言,保存和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王充“才高而不尚苟作”,他认为“文由语也”,“口言以明志,言恐灭遗,故著之文字”,“文字与言同趋”(《论衡·自纪篇》)。这表明,《论衡》的语言与东汉当时的口语是一致的。对《论衡》的语言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可以窥见东汉语言断代的一斑,再与东汉前后的语言相比较,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语历时发展中的一环。笔者无力研讨《论衡》全书,仅对《论衡》中的  相似文献   

19.
杏坛大家     
《教师》2010,(15):F0002-F0002
王充(公元27年~公元100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人。祖籍是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系元城王氏之后。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 思想 王充的思想特色是反对迷信,实事求是,用他自己的语言即是“疾虚妄”“务实诚”。强调环境与教育在人的培养中的作用:反对“生而知之”,主张“学而后知”的学习论:反对呆读死记,重视实际锻炼的学习方法:反对复古,重视现实的教育内容:反对“信师是古”.提倡问难探索的学风,等等,这些对以后唯物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虫”在古代的解释比现在广泛得多,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虫者,动物之通名。”王充的《论衡·遭虎》说:“夫虎,毛虫。”虎是一种体魄高大健壮、威武勇猛的动物,它是百兽之王,故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