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被广为推广,“惩戒教育”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到了谈“罚”色变的地步。本文结合学生的现状,从需不需要“惩戒教育”、如何理解“惩戒教育”、怎样实施“惩戒教育”三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2.
当前,“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成为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而教育惩戒手段则几乎是教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教师唯恐对犯错误的学生实施教育惩戒被指责为“体罚”或“变相体罚”。那么,教育惩戒究竟算不算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呢?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倡导对孩子的尊重、理解、民主、宽容,并不意味着教育不需要惩戒。[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惩戒”是基于教师权威和师生关系而产生的针对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方式,但现如今,由于缺乏清晰的教育惩戒边界的诠释和有效的理论基础,教师在实际执行教育惩戒权时常常出现各种棘手的问题,表现为缺“情”、轻“威”、无“度”,存在切实的现实隐患。从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来看,教育惩戒处理方式本身不是根本目的,惩戒“高高举起,却能轻轻落下”,能够得到学生内心的真正认可,实现教育惩戒权的理性回归,才是教育惩戒不贬值反而保值、增值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4.
曾怡 《师道》2021,(4):15-17
一、前言新时代呼唤优质教育,办优质中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突破从“普及化”到“品质化”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品格的重要路径。中小学作为一个雏形社会,教育惩戒是教师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必要措施,而优质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度而规范的教育惩戒体系。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法规的逐步健全,社会对于教育惩戒的态度也从“禁止体罚”转变为“提倡教育惩戒”。结合新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惩戒的良性发展,促进教育惩戒走向“法治化”“合理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中,惩戒随处可见.学校场域中的惩戒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以培育“善念”和塑造德性为目的.精准惩戒是指精准的教育惩戒,它除了具有教育惩戒的一般属性以外,还包含三重意蕴,即实现“灵魂转向”、彰显教育正义和传导教育温度.实现精准惩戒的基本路径(原则)为建立师生“惩戒共同体”、找准学生品德“最近发展区”、顺依天性...  相似文献   

6.
教育惩戒对于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维护学校教学秩序,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具有关键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教育惩戒政策经历了由“取缔惩戒”到“恢复惩戒”再到“规范政策”的过程,构建了教师、学校、地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惩戒治理体系。教师层面,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层面,注重营造依恋关系;地区层面,全力提供行政支持。纵观英国教育惩戒政策,呈现出重视学生行为品质、师生和谐关系、多方力量参与以及不良行为预防的基本特征,对我国教育惩戒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惩戒立法让教师惩戒从模糊走向了清晰,为育人创设了良好条件。在个体层面,教师惩戒在实施环节中有较大的“为我”风险,急需明确教师惩戒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这一“为他”的教育立场。在“他者性”视角下,教师惩戒应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师惩戒的合目的性先于合规范性,惩戒情景的个人解读重于共同认识。为实现“为他”的教育立场,教师惩戒应当在非对称师生关系中展开,以“言说—倾听”为基本手段,以师生的自我超越为宗旨。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对教师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惩戒,协调家校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推动教育惩戒从制度走向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从执行教育惩戒的现状出发,合理把握教育惩戒的温度、尺度、效度,让教育惩戒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推器”,学生健康成长的“护航灯”和学生、家长心中爱的“保鲜剂”。  相似文献   

9.
当下我国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正面临缺少系统规制、法律渊源零散、被部分非正式法律渊源滥用等法律规制困境。以兼顾教育惩戒种类多元化和法治化的需求为前提,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应当严格遵循惩戒目的正当、惩戒对象适格、惩戒内容合法等教育惩戒边界。根据我国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发展趋势,由“教育法典”采用“分类肯定列举+兜底概括授权+反向否定列举”的立法技术来统一规定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并仅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配置各自法律位阶所对应的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应当是我国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的理性法律规制方案。  相似文献   

10.
教育惩戒落实到实际教学情境中总是面临各种问题与困境。从当前中小学课堂的特点来看,“罚抄、罚站、罚劳动”这样传统的惩戒方式已经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何将教育惩戒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教育惩戒的实施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阐述教育惩戒的缘起与内涵、教育惩戒实施的合理性等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教育惩戒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惩戒要有“度”:既要有制度的参照,也要有尺度的把握;惩戒要有“爱”:既要传递教育的温度,又要巧用惩戒的方式;惩戒要有“效”:用公正、对话、理解来保障惩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惩戒的运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教育惩戒属性不明导致当前教师教育惩戒实践的困境从“滥用”和“误用”逐渐转向“弃用”,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权力”与“权利”“、教育行为”与“职务行为”属性辨析和古今中外教育惩戒立法与实践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惩戒应是教师的一种法定的职业性权力,其权力属性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要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力的合理实施,应当以育人作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内部规约,以多元主体监管作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外部制约,以法规、校规和班规三规并行作为教师教育惩戒权的操作指南。使教育惩戒回归育人有德的价值取向,让教师敢用、适用并用好教育惩戒权力。  相似文献   

12.
洛克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惩戒思想,他反对体罚,重视惩戒及惩罚的替代方式等对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洛克的教育惩戒思想启示出发,我们应适当的引入惩戒这种教育手段,正确认识惩戒的教育意义并注意惩戒的替代性方式以及对惩戒的“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作为对学生越轨行为的规治手段,“教育惩戒”源于学界对体罚、惩罚现象的批判。伴随教育惩戒的权力失落与呼吁回归,其发展经历了戒尺文化阶段、人道主义阶段、全面抵制阶段,到目前的立德树人阶段。这一历程不仅受制于社会进步和先进教育思潮的作用,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也成为教育惩戒权失落与回归的浓厚底色。如今,教育部已出台《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纲要并正式施行,学界也从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教育惩戒的价值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但教育惩戒仍缺乏实践土壤,面临惩戒手段失当、惩戒程度失准、惩戒对象失变和惩戒干预失重等多重困境。而要促使“惩戒”向“教育惩戒”转变,真正实现为教育而惩戒,使惩戒遵守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需要促进教育惩戒的合法化、加强教育惩戒的合目的性、规制教育惩戒的合伦理性、追求教育惩戒的艺术性。这些或将成为教育惩戒落地生根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4.
蒋健 《辽宁教育》2022,(4):44-46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颁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教师群体。《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作出了规定,给教师送上了一把“戒尺”,但又是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考验,是对教师教育手段和教育艺术的考验。要想用好这把“尺”,教师要掌握好三个关键字,即“本”“度”和“术”。  相似文献   

15.
教育惩戒是教育领域长期关注和备受争议的问题,教育惩戒“惧用”与“滥用”现象频发。教育部对此作出立法保障,但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法律支持,更要确保实施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关怀教育理论构建了充满关怀和爱的教育新模式:重视学生情感历程,提倡建立师生间的关怀关系。为解决教育惩戒难题,可从关怀教育理论视角出发,把握教育惩戒“以双向互动为形式、以关心为情感纽带、以育人为最终目的”的关怀性内涵;明确教育惩戒互动性、连续性、情境性、情理交融性的特征;探索实施关怀型教育惩戒的路径:教师应树立关怀型教育惩戒理念,师生需共建关怀型师生关系,社会、学校、家庭要协同共助教育惩戒落实。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类教师侵权、伤害事件的频频曝光及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倡导,“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呼声甚高,甚至出现“无批评式教育”的论调。有观点认为:惩戒=体罚=虐待,惩戒会导致恶性事件,惩戒会给学生带来心灵的创伤,会让快乐越来越少的学校生活更加痛苦,而惩戒权的享有则会助长教师对学生的侵权和伤害,促使师生关系乃至学校氛围的僵化……于是反对学校对学生的惩戒,反对教师惩戒权的赋予。需要思考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惩戒”本身的不正当,还是运用“惩戒”的方式不正确?惩戒之“恶”究竟源于何处?  相似文献   

17.
前段时间,包括中国教育报在内的各大报刊杂志连续好几期都热烈地讨论了教育惩戒问题,对此有很多肯定的、赞成的意见。笔者也认为教育惩戒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必要的辅助的教育手段。它是指教育机构或教师依法对屡次严重违规违纪并在“温柔教育”、正面教育无果的情况下的对学生实施的以教育为前提、以惩戒为手段、以不伤害学生身心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戒”的行为为结果的教育和惩戒。惩戒、惩罚是其手段;戒除、防止是其目的。  相似文献   

18.
美国教育惩罚对违规行为实行的是“零容忍”制。政府为学校制定了体罚的实体合法性标准和程序合法性标准。教育惩戒遵循的是“有法可依、违纪必究”原则。中国高职教育应借鉴美国教育惩戒机制,明确教育惩戒的合法地位。高职院校在法律规范基础上,建立具体、明确和量化的校规,公开、公正、合法行使教育惩戒权。  相似文献   

19.
齐学红  束雨 《江苏教育》2022,(31):47-51
基于学生立场,从学生生命体验角度开展的关于教育惩戒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教育惩戒”话题的了解程度不高,对教育惩戒必要性与有效性的认识总体持正向态度,对教育惩戒对个人成长和班级管理产生的效果持认同态度,不认为惩戒威慑力的大小与教育效果产生联系,期待更具有弹性的教育惩戒。  相似文献   

20.
周伟 《教育探索》2020,(3):79-83
教育惩戒权是从属于教育管理权的一项应然权,却出现了“不用”与“滥用”并存的悖论困境,根本原因在于惩戒的相关法律规范长时间缺位。教育惩戒行为作为一项法定职责和一种职务行为,其行使原则在于合法合规、育人为本、过罚相当、保障安全等四项。教育惩戒的方式与手段主要有采用正向列举法分级明确惩戒措施、采用反向列举法逐一排除不合法惩戒行为、采用兜底授权来细化补充惩戒规则。以期达到以育人为本,规范教育惩戒权合法正当运行,使教育惩戒权从“应然权”走向“实然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