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方法、策略,更要关注教学内容。语文教材是具有双重价值的特殊文本,阅读教学内容的取舍应关注言语智慧,内容的整合要突显中心目标,内容的拓展须彰显语文魅力。只有这样,有效教学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陈海堤 《宁夏教育》2003,(12):44-44
有一段时间,感觉低年级阅读教学很简单,认为把课文读熟读好,在理解上没有问题就差不多了。但这样的阅读能符合课程标准“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吗?在新课改中,如何去把握阅读教学的“度”?案例一:以画促读,激趣学文上《咏华山》一课,为增强对重点段(描写华山美丽景色)的形象感受,我引导学生读读画画,以画促读来进行学习。先充分地读课文,接着请几名学生上黑板画画,画出心目中的华山并读出相应的句子。其余学生图文对照,进行评议质疑,同样也需以课文为据。之后,结合黑板画、插画及教师的描述,学生再次想像,…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最根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目标的主要载体。语文阅读教学课怎样处理教学内容,是优化教学过程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如何恰当地处理阅读教学内容的基本程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阅读、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真正让阅读成为“悦读”。下面就此浅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提升教学品质是有效教学的保障。数学教学品质,由低到高分为知识、方法、思维、文化四个层次。关注知识的整体构建,可以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注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可以引发学生探究、反省、评判、察觉、明辨和认同,不断优化思维品质;关注知识的附加值,可以提升学生的认知维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强调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文本进行“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这些都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的批判和超越。本文将就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关键任务。教师在引领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应找准概括时机,教会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在遵循学生年段特征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堂往往就像一台小型的联欢会,说、学、逗、唱,花样百出,学生好像也学得兴致勃勃,但课上完了,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从这样的语文课上学到了些什么,除了懂得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他们真正的语文能力又提高了多少。那么,如何摒弃课堂上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教学活动呢?  相似文献   

9.
说明文教学长期以来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冷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仅就内容做点分析,或者先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说明文被教师肢解得只留下知识的简单堆砌。  相似文献   

10.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如果学生对物理概念掌握不好,那么他们就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物理知识的学习,可以说掌握物理概念是初中生学好物理的基础。但是,很多教师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存在单一化、程序化的现象,导致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效率呢?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改实施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但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仍不理想,高耗低效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重课文思想感情的挖掘,轻表达智慧,表现手法的探究,重文章故事情节的再现,语文知识的积累,轻语言运用的习得。要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实现"三个转向",从重课文思想内容的解读,转向文本的审美解读;从重课文蕴含的思想情感的挖深,转向表现手法的探究;从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转向读写技能的习得。  相似文献   

12.
正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忽视阅读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其实能否上好第一课时,在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二课时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心声作准备。但目前很多课第一课时存在形式单一、目标含糊、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学习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尽量使学生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两方面都感到自己正处在真切的语言空间中,在一个个解决问题、角色转换、实践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语言的深刻体验。  相似文献   

14.
当前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程式化"、"封闭化"甚至盲目、随意的教学现象仍时时处处可见,以传授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式"、"训练式"的主流教学过程仍充斥课堂.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扎实地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因此,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串读、美读、巧读等多种形式把握主要内容、深刻思想感情、感悟写作方法,将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日有幸多次接触了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总的感受是喜忧参半。从理性入手,单看其形式,可以说诸多教学设计结构完整,环节齐全,内容翔实,思路清晰.让人惊喜;但从实践着眼.细看其内涵,绝大多数的教学设计却只有“教”的展示,没有“学”的体现,只有知识内容的罗列,没有学习方法的提炼,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学思维的定势、对新课标理念理解的偏差,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依然存在着三维目标游离、文本解读浅薄、文本处理散乱、文本拓展宽泛、课堂引领无效等低效现象,这些不仅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发展,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笔者仅就自身教学实践整理了创设恰当情境、聚焦中心问题、妙用信息技术等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有效阅读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
正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时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上,一些学生无精打采,心不在焉,对课文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内存在"怯读"现象;而在课外,学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书,常常一下课他们就会拿出来津津有味地读。我们的阅读教学为什么不能吸引学生?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如何让小学生从"怯读"变成"悦读"?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一、小学生课内"怯读"现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一、主体活动不等于自主学习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阅读教学中“满堂灌”、“满堂问”的做法确实已经大大减少了 ,学生活动变得频繁起来 ,或朗读 ,或提问 ,或讨论 ,或表演……主体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然而在这些可喜的变化中 ,我们也要看到有些课堂中的学生的活动是纯粹的为动而动 ,流于形式。比如 ,热热闹闹地读了一节课 ,范读、齐读、自由读、个别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学生却不明白为什么而读 ,读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小组合作学习 ,表面看起来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实际上有时是东扯西拉 ,甚至是嬉闹说笑 ,讨论交流停留在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