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虚的人生佛教提出,是以其人心的人文維度作中國近代佛教的新開端。社會時勢發展中的現代性,直接影響了他的佛學理論立場與對弘揚佛法的方法思考。人生佛教的智啓,與儒家的君子修養,目標取向是一致的。《佛乘宗要論》的特點,是以本對化,是佛法應化現代人心之需要。在詮釋中,他總是站在回顧和檢討中國佛教的整個現狀,結合社會的現實狀態。融科學、哲學於佛教,顯示着太虚個人與人生佛教巨大的知識能量。1923年,先後輸送四批人才去各國訪學,是中國佛學走向世界的先驅之路。以入世之覺讓判教圓融人性,讓佛教注入現代性,形成圓融新説,是太虚讓大乘添了新活力。  相似文献   

2.
大乘佛教般若类经典中对于诸法有"十喻"之说,用十种意象来比喻一切法,十喻的本质可以简约为一个比喻,就是影像喻。影像喻的涵义丰富,既是对于所有现象界的形象的比拟,又是大乘佛教重要的现量观照世界的方法,体现了佛教最高的"中道"的哲理境界。佛教中影像喻的探究,对于理解现代人的影像执著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利利他”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它贯穿于全部佛教之中,尤其为大乘佛教和崇尚大乘佛教的中国佛教所倡导。“自利利他”思想具体表现为“四无量心”、“四摄 法”,和“六波罗密”,体现了慈悲为怀、平等利他,以及自利与利他并行并重、辩证统一的精神。它是传统化中的优秀化,对于当今社会正确处理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乃至企业与企业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应该成为普遍伦理原则加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 ,茶叶是僧人坐禅修行必不可少的饮料 ,两者密切相关。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 ,又说茶有三德 :坐禅时 ,通夜不眠 ;满腹时 ,帮助消化 ;茶为不发 (抑制性欲 )之药。它有利于丛林修持 ,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 ,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了不世之功。1.佛教的兴盛与饮茶的传播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乐感的 ,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 ,自汉代传入中国 ,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  相似文献   

5.
孟简,中唐诗人。史载其精于佛学,又极为崇信佛教,时颇讥其"溺于浮图之教",然对于其"溺于佛教"之具体表现,正史中的记载却寥寥无几,语焉不详。本文勾稽正史和佛教史籍,从孟简参与译经担任润文;结交僧人,多方问法和师从重巽,推崇天台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对孟简与佛教的相关事迹进行梳理,以图较为完整地解答这一问题,以祈有助于治佛教史者。  相似文献   

6.
《寻根》2004,(4)
一、居士学者欧阳竟无(1871~1943年),名渐,江西宜黄人,学者多称之为宜黄大师,对中国近现代佛学的复兴和佛教的教育事业多有作为。欧阳竟无在家乡启蒙,接受的是传统儒家式的教育,20岁时还捐了一个秀才的名分。若按一般常理,欧阳竟无将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轨迹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尧 《中国文化》2009,(2):82-91
大家知道,中国有藏传佛教、汉地佛教和南传的上座部佛教三大门派。佛教三大门派,在中国都有传承。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的藏族地区形成与藏区文化结合的特殊形式,然后延伸到蒙古地区、满族地区,在藏蒙满地区比较集中,都信仰藏传佛教。传到蒙古以后,比如现在俄罗斯境内的布理亚特人、卡尔梅克人,都是蒙古人的后裔,也都信仰藏传佛教,到现在也是。  相似文献   

8.
法性,“法”,一切现象、存在。“性”,真实不变的本性。“法性”是指现象、存在的本性和本质。印度大乘佛教认为,法性是空,即一切现象。存在都是空无自性的。在中国传统观念的熏陶下,中国佛教学者对于“空”的理解往往偏离印度佛教,东晋慧远认为,一切现象的本性都是实有的,并把这种实有的本性与人的精神、灵魂结合起来,为阐明众生轮回转世的主体和修持成佛的根据提供本体论的论证,慧远的观点受到当时的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的批评后,中国佛教学者又转而强调法性是真理之所在,法性即是真如本体,并进而将这种真如本体与众生主体合而…  相似文献   

9.
正在佛教鲜明而浓厚的哲学理论中,"空"是一个核心范畴和根本概念。解析佛教"空"论,洞悉"空观"真谛,对于我们梳理佛教理论的基本结构、领会佛教的基本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一、原始佛教的"空"论什么是"空"?"空"在古印度梵文写作Sunya,音读"舜若",意译为"空"。…佛教的"空",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无"或"什么也没有",它有自己特定的宗教内涵。原始佛教关于"空"的阐述集中体现在《阿含经》中。"空"  相似文献   

10.
大家知道,中國有藏傳佛教、漢地佛教和南傳的上座部佛教三大門派.佛教三大門派,在中國都有傳承.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在中國的藏族地區形成與藏區文化結合的特殊形式,然後延伸到蒙古地區、滿族地區,在藏蒙滿地區比較集中,都信仰藏傳佛教.傳到蒙古以後,比如現在俄羅斯境内的布理亞特人、卡爾梅克人,都是蒙古人的後裔,也都信仰藏傳佛教,到現在也是.滿洲人來到内地以後,逐漸和漢地的主流文化合流了.  相似文献   

11.
佛教晋及读物中“佛教祖庭”的基本定义是:“知名高僧大德长期逗留、举行佛事活动或有重大理论创新之地。”“佛教祖庭”的内涵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佛教祖庭”的概念体现了佛教在渊源、传承方面的合理性,而这一合理性则是通过“祖庭”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所起的类似“辐辏”作用来实现的;2.僧、俗学界对于佛教经典、佛教人物的研究逐步深入,可以更详细地厘清高僧们在师传、游历时所经历的佛事、  相似文献   

12.
禅宗是中国本土化佛教的典范,唐初形成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中传播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派。唐末五代时期,禅宗曹溪一脉衍生了“五家七宗”的繁荣局面,使禅宗成为中国汉传佛教的主体,对于当时社会的思想和佛教的未来走势都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南宋初年,国家政权动荡、战争不断,  相似文献   

13.
承认佛教艺术通过滇缅南方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是近10年来学术界对南方丝绸之路“佛教南传系统”研究的成果①。学术界认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三国志·吴志·刘繇传》云:丹阳人刘英、笮融等把佛教艺术带过长江,并且“大起浮图...  相似文献   

14.
南北朝时期佛教达到空前的高涨和繁荣,并进入知识分子的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的隐逸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选取南朝隐逸诗人这一特殊的文学群体,探讨影响他们人生的佛教思想.通过对诗歌中的佛理信仰与题材表现等问题的研究,探索此一时期中国古代隐逸诗歌发展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走向.  相似文献   

15.
圣凯 《中国文化》2013,(2):91-97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信仰与生活,是在吸收印度、西域等地的佛教信仰方式基础上,逐渐采取适应了中国人的信仰心理与信仰方式,从而进行吸收与改造,最终成为中国佛教徒自己的信仰方式。忏悔作为佛教重要的修行方法,随着佛经忏悔思想的传译,忏悔仪式逐渐被纳入中国佛教徒的信仰生活中。但是,忏法之所以具有中国佛教的特色,其原因在於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道教的思想。佛教忏法的形成,是中国佛教高僧在印度、西域忏悔仪式原有仪式基础上,在魏晋南北朝的三教论争中,逐渐采取了适应中国"礼"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人生境界?人生都是有限的人生,但同样是有限的人生,每个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就构成了每个人的精神境界。尽管我们都在生活,都在忙忙碌碌,但是人生境界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发挥佛教的社会功能,起到改造人群、改造社会的作用,是近代佛教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太虚的人间佛教尤为如此。人间佛教既然主要关注人的现生问题,那么,它势必希望人所生活的现世间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即人间净土。而以佛法指导人类生活,佛化人间,建设人间净土,正是人间佛教的重要内容。 太虚指出,净土“意指一种良好之社会,或优美之世界。土,谓国土,指世界而言。其世界凡一切人事物象皆庄严清净优美良好者,即为净土。在佛典中所谓净土,是与我们现所居的秽土比对而言,谓我们所居之土,因有许多秽恶充满,为五浊恶世之…  相似文献   

18.
按照各种佛经的说法:释迦牟尼在跋伽仙人苦行林中悟道成佛以后,首先在鹿野园中为忄乔陈如等五人说法,使五人心悦诚服,皈依佛门.至此,佛教所谓的“三宝”俱足,佛教正式形成.所谓“三宝”:佛宝是指释迦牟尼本身,代表着佛教的膜拜对象;法宝是指佛教教义,表现为形而上的理论体系;僧宝是指弘扬佛教教义的僧众,它是不同于一般信众的稳定的专职集团.“三宝”之间的关系相辅相存,缺一不可:是佛发现了法并且说法,因而有了佛教教理,故法是依存于佛的;但同时,又是藉着发现法、体悟法而才有所谓的佛,离开法也就无佛可言了,故佛又需以法为本质;僧为佛的代表、法的传承,离开佛、法,僧不可能单独存在.由此可以看出,佛教自一创立,膜拜对象、理论体系与僧侣集团就是其存在、发展的三大支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作為一個中國佛教的研究者,我時常思索着如何通過中國的宗教來把握中國人的觀物方式。不過,這裏我只想以中國禪為中心來討論有關禪思想的形成及發展問題。即便在中國佛教中人看來,禪也是非常難以理  相似文献   

20.
邵瑜 《华夏文化》2021,(4):21-23
一、如何见佛性是禅宗的核心问题 中国佛教最重要的命题与"佛性"相关,正如赖永海先生所言,佛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佛教的主线索.禅宗作为中国化佛教的核心成果,自然也与此问题意识息息相关."如何成佛"是困扰禅宗僧侣整个悟道生涯中最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体现在能否了脱生死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见"自身之"佛性",势必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