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请吃饭     
周末他请三个人吃饭,两个是他的上司,一个是他结识多年的朋友。中午他就打电话跟他们联系,三个人都说:"没问题。"于是他在酒店订好了包间,并提前半个小时赶到。服务生问他:"现在上菜吗?"他说:"上。"服务生问:"标准呢?"他说:"当然是680块钱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群学生聚在牛津的校园里,一个年轻人情绪激动地叫道:毋庸置疑,如果那个家伙不收回他今早对我说的话,我今晚就离开牛津。"下面一片喧哗。"真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一个人敬佩地说。另一个说:"我们要支持他、学习他。"突然,一个女孩问道:那家伙对你说什么了,霍波?"他弯下腰小声说:"哦,呃…呃…,罗斯小姐,呃…他说要我今晚从牛津滚出  相似文献   

3.
数字联     
相传有个秀才,因为路上有事,耽误了考期。主考见他苦苦哀求,便准他补试,让他以"一"到"十"这10个数字做个上联。秀才便借机说明迟到原因:一叶孤舟,坐上二三个骚人,启用  相似文献   

4.
他,一个幽默开朗的大男孩,大学还未毕业,就有电视台开出了年薪80万的高价聘请他,并预言他极有可能是未来十年内中国最完美的娱乐主持人。他,一个被认为是中国最爱"扯"的主持人,俨然将"扯"作为了一种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
我的同桌叫"大肚子"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姓杜,二是他特别能吃。杜养文,别看他那么瘦小,可特别能吃。据他说小时候他最多一次吃了七个馒头。另一位同学说,春游的时候,他  相似文献   

6.
嘘!别忘记     
《同学少年》2014,(12):4-5
<正>嘘!让一颗记忆粒子帮你来一场时空变换的梦之旅……12个月前——"喂,走了!"一声呼喊将我的思绪拉回了现实。走在阳光下,回忆着曾经的数学课,回忆着他的一些"名言":"笑什么笑?‘笑点’这么低,我讲个笑话都能笑死你。"……他是个很严肃的老师,我见到他的第一感觉是"我的数学没救了"。依稀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记得他在黑板上解题的样子,记得他讲关于他孩子的故事。突然懂得,那一刻,站在讲台上的他,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更是一位父亲,一位慈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7.
有三个好朋友,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还有一个叫"有一套"。"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有一套"为了帮他们改正缺点,就带他们来到数学王国漫游,事实证明,"有一套"还真有一套。一、火柴调调,格子变少"有一套"用20根火柴摆成一个含有7个正方形的图形,然后对他的两个伙伴说:"请你们动三根火  相似文献   

8.
幽默与漫画     
三个耳朵某县衙有个文书,常写错别字。有一次,县官让他造个花名册,他把"陈"字的"耳"旁写在右边,结果挨了二十板子。他私下里想":以后可不能把‘耳’  相似文献   

9.
买茶叶有三个人买东西,店主问第一个人":你要什么?"第一个人:"我要一包上等茶叶。"于是,店主架上梯子,爬到楼上拿了包茶叶下来。他又问第二个人":你要什么?"第二个人":一包上等茶叶。"于是店主只好又架上梯子,爬上去拿下一包茶叶。他问第三个人:"你也要一包上等茶叶是不是?"第三个人":不是。"店主听了就从梯子上下来了,他一边把茶叶给了第二个人,一边问  相似文献   

10.
一念之间     
佚名 《高中生》2008,(3):23-25
那一年,她18岁,她喜欢穿白色的衣服,看起来很温婉,是个公认的乖乖女。他比她大3岁,属龙。他鼻子很高,眼睛细长,很少见他笑,看起来很坚毅,带点高傲。平是他们共同的朋友,一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子。一天,平强拉着她跑到他家的院子里,对他说:"我喜欢这个女孩。"他一只手在修理模具,另一只手上缠着纱布绷带。他对平说:"她只不过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11.
枇杷和琵琶     
<正>从前,有个纨绔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他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于是,他从桌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扑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错了两个,"枇杷"被误写成了"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2月10日星期三晴一提起我的老爸,就笑个不停,因为我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大烟鬼",这也是我送给他的美称。他的个子高高的,身材适中,一对像葡萄一样又大又黑的眼睛镶嵌在他那张"坑坑洼洼"的脸上,真逗人!他在我的心目中是个非常"可恶"的爸爸,因为他总是"欺负"我。爸爸还有一个最不好的习惯,唉!那当然是嗜烟如命。有一次,爸爸一连几天都感觉胃不舒服,甚至无法忍受。我和妈妈正好在外面准备和别  相似文献   

13.
襄樊方言存在大量"V 起个 N"格式的句子.如: 1)他靸起个拖鞋到处跑. 2)她披起个头发在那儿疯玩儿. 3)他马起个脸好像别人欠他五十斗陈大麦. "V 起个 N"结构似乎可以理解为"V起一量N",比如例1)可以改换为:他靸起一双拖鞋到处跑.数词"一"常常省略,量词可以换成个体量词"个".然而,对于例2)、3)就不能做此变换:  相似文献   

14.
“猴哥”     
正《西游记》里有个猴哥,家喻户晓,它也是我崇拜的对象。我们班里也有个"猴哥",名叫袁烨,他就像一只"猴子",所以我们都叫他"猴哥"。你看他天生一副"猴样儿":尖嘴猴腮的,大大圆圆的眼睛,骨瘦如柴的身体,手小但手指细长,加上一双灵活的双腿,经常跑得飞快,一溜烟儿就不见了。他的动作十分敏捷。记得有一回,我  相似文献   

15.
“幽默猴”     
我们班有一个"名人"——"幽默猴",他长得又瘦又小,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乌黑的眼珠像算盘珠一样滴溜溜地转个不停,一看就是个特别机灵的男孩。他说话可有意思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幽默猴"。  相似文献   

16.
台湾作家卢苏伟,小时候得了脑炎,他父母都是矿工,没有文化,以为他得的是普通的感冒,直到1个多月后他病危才被转到了台大医院救治。医生说他的脑子已经化脓坏死了,即使救过来也是个植物人。救过来之后,他果然像个植物人一样,什么都不会,无法自己大小便,无法自己吃饭……后来情况慢慢好转,他渐渐地可以控制肢体,自己大小便,慢慢地生活可以自理了。到了五年级,他父母坚持让他上学,他回到学校,整整一年都在学写他的名字,直到小学毕业,他还常常把名字中的"苏(蘇)"字中的"魚"和"禾"写反。有一次,一个老师对他说:"卢苏伟你是猪吗?老师讲了10多遍,就是猪也听明白了,可你还是不懂!"  相似文献   

17.
50次初恋     
美丽邂逅Henry是个喜欢无拘无束生活的人,除了两个喜欢搞怪的朋友外,他的死党就是一只小企鹅和一头大海象了。他喜欢一个人驾驶着一艘帆船在夏威夷的蓝天碧海间自由自在地神游的感觉。那天他的帆船突然在小岛边搁浅,为了在救援车到来之前打发时间,他走进了咖啡馆。咖啡馆里有个大块头的小差,常爱和亨利相互调侃。这次亨利刚进门,大块头就赠他了个"花生酱杯先生"的"美称",亨利也不甘示弱,大叫一声:"嗨,一招要我命先生"以示回击。  相似文献   

18.
他是一名农村教学点的普通教师,他是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贵州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是学生眼中"一辈子值得尊敬的人",他就是贵州省印江县双河教学点土家族教师佘国权。41年,他始终笃志农村这片教育园地,情系孺子,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以校为家,孤身一人撑起一所学校,一个人承担着4个年级的课程;他省吃俭用,把很大一部  相似文献   

19.
纵览历史,凡取得卓越成就者,无一不是执著的追梦人。钱理群先生是一个沉潜于社会深处的智者。过去,他告诫广大青年应有"梦想"。如今,他对广大青年仍以"梦想"相托。他说:"一个人不能没有梦,一个无梦的人生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梦。特别是民族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们做梦,那就更  相似文献   

20.
正事例一:一次全校演讲比赛中,一个参赛的男孩信心满满。为了这一刻,这个男孩已经准备了好几个星期。况且,在前几次同年级类似的活动中他都是第一名,校长和班主任都鼓励他说:"冠军非你莫属。"可随着"四号上台,五号准备"的声音响起,他突然产生一种莫名的紧张,这种紧张使他不能在演讲前去小便。轮到他上台时,早已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